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28例临床观察

2017-01-15 16:54张保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温胆汤黄连半夏

张保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卫生院,河南 三门峡 472100)

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28例临床观察

张保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卫生院,河南 三门峡 472100)

失眠;半夏秫米汤;黄连温胆汤;痰热扰心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失眠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研究显示[1],河南省失眠发病率约40%。中医认为失眠是由饮食、情志、劳倦、年高等内感或外伤病因致使机体阴阳不相交和,致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难以再入寐的一种病证。笔者采用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并以西药阿普唑仑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卫生院内科门诊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9~70岁,平均59岁;病程0.5~10年,平均(5.48±0.62)年。对照组24例,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28~70岁,平均48岁;病程0.5~11年,平均(5.50±0.8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不寐的标准进行诊断,即轻者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重者彻夜难眠,多伴有神疲乏力、头昏沉、心悸、健忘等症。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痰热扰心证标准。①主症: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多梦;②次症: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口中黏腻,口干,口苦,头重,大便不爽;③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腻或黄厚腻,脉滑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2周内未使用治疗失眠的相关药物;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不寐症状由其他疾病所继发者;④有其他心、脑、肾等严重疾患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5 g,秫米15 g,陈皮9 g,茯苓12 g,枳实10 g,黄连5 g,竹茹12 g,神曲15 g。每日1剂,早晚温服。

对照组:阿普唑仑片0.4 mg,每晚1片,睡前0.5 h口服。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2周后统计总有效率,4周后统计复发率。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戒烟忌酒,下午5点后不喝浓茶、咖啡等。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9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1)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28例,其中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24例,其中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4周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4.28%。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45.83%。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4例出现口干、恶心等症状,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5例出现头昏沉、乏力、心烦、食欲减退等症状,发生率为20.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自行消失。

讨论

《灵枢·口问》中有:“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不寐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主要病位在心、肝,与脾、肾、胃等相关[3],可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诱发[4]。《素问·逆调论》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理论。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进一步阐述“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景岳全书》亦有言“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所伤,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指出痰火内扰是导致不寐的常见原因。脾胃同居中州,胃主降,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输布精微,二者一升一降,气血得以化生输布,精神得以安顺。脾胃为升降之枢,为水火相济必经之所,有通上达下的作用。若心肾之气阻于中焦,水火不相济,阴阳不交,而发为不寐。脾胃运化失常,酿成痰湿,郁而化热,痰火内扰,神志不安。黄连温胆汤由《备急千金要方》中温胆汤化裁而来,为清化痰热、调畅气机之要方。方中黄连清心降火化痰;半夏和胃化痰降逆;竹茹微寒,清热化痰,止呕除烦;陈皮理气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全方温凉并用,寒热并调,化痰与理气并重,清热化痰治痰湿之标,且兼健脾以绝生痰之源。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专为不寐而设,由半夏、秫米组成。半夏辛温,味甘,入胃经气分,能通阳,降逆能通泄卫气;秫米性味甘寒,能益阴养营,色赤入心,安心神[5]。二者相合,可通阴阳和表里,用于湿痰内盛、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失眠症,有祛痰和胃、化浊宁神之功。本观察结果证实,半夏秫米汤与黄连温胆汤合用对痰热扰心所致失眠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阿普唑仑,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1]谢忠礼,李杰.河南省普通人群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医学,2010,25(1):131-13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3]司富春.失眠中医证型和方药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9):520-523.

[4]高霖,陈少玫.失眠症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5):1083-1085.

[5]付春梅.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5,36(12):56-57.

2016-12-15)

猜你喜欢
温胆汤黄连半夏
温胆汤在明清时期类方的衍化发展❋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不一样的“双黄连”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小矮子”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