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①

2017-01-15 14:10邓永安郭家奎于金栋王东平孙熙罡林翠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12期
关键词:肌电图面神经面瘫

邓永安,郭家奎,于金栋,王东平,孙熙罡,林翠茹

面瘫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①

邓永安1,郭家奎2,于金栋2,王东平2,孙熙罡2,林翠茹2

面瘫临床评价方法可分为功能评价量表、神经电生理检测及面瘫计算机评价系统三大类。常用功能评价量表包括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GS)、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Nottingham系统、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及临床面瘫评价(FaCE)量表等。常用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面肌电图(EMG)、神经电图(ENoG)、瞬目反射(BR)、神经兴奋性试验(NET)等。计算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不同,主要分为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计算机评价系统及基于生物医学图像识别技术的计算机评价系统。本文从评价的敏感性、稳定性、准确性、易操作性及经济学等角度对上述常用面瘫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面瘫;临床评价;方法;综述

面瘫属临床常见病,不仅会导致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还会影响容貌,给患者躯体和心理造成双重伤害;而早期准确评估面神经及肌肉功能,对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面瘫评价方法包括功能量表、神经电生理检测及面瘫计算机评价系统等。本文对上述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及优缺点做简要分析。

1 功能评价量表

量表作为一种相对简单易操作的评价工具,在面瘫评价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量表有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Burres-Fisch 面神经评分系统(Burres-Fischfacial Nerve Scoring System)、Nottingham系统(Nottingham System)、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及临床面瘫评价(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FaCE)量表等,这些量表在评价面瘫静态、动态、继发性损害及社会心理状态方面各有侧重,在易操作性、客观性、稳定性等方面各有优劣。

1.1 面瘫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1.1.1 HBGS

HBGS于1985年被首次提出[1],是目前评价面瘫的最常用量表之一,分为总体评分和局部评分两部分。该量表通过对面瘫患者前额、眼、颊和口角静态、动态及联带运动的评估来评价患者的面神经运动功能,简单易操作,被临床研究者广泛应用。

缺点与不足:①由于该量表总体评分部分将前额、眼、颊和口角的动静态情况相关联,使得在实际评价中存在一定困难,因为面部各区域(额、眼、颊和口角)的损伤程度虽大多具有平行性,但仍有部分患者各区域的损伤程度轻重不同,与总体评分的各级描述均不相符,需要评测者综合其他区域的运动情况做主观取舍,确定总体分级,这大大降低了总体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使得总体评分和局部评分相符率降低,Yen等[2]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②笔者在使用时发现,该量表局部评分分级欠精细,在疗效评价中很难反映细微变化,灵敏性较差。

1.1.2 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及Nottingham系统

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于1986年由Burres和Fisch共同提出,现又称线性测量指数。该量表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评价更加客观准确,易于比较。

缺点与不足:①整个评价需要在面部设立9个点,经过7个步骤的测量和计算才能得出评分,因此相对其他量表显得繁琐、费时;②联带运动很可能会影响测量数据,对评价结果造成干扰[3]。

考虑到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的不足,Murty等于1994年提出Nottingham系统,在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基础上简化测量内容,增加继发性改变(痉挛、联动等情况)、泪液分泌及舌味觉变化的评估,使量表更加完善,缩短了量表评估时间。但这两个量表有一个共同缺陷就是不适于双侧面瘫的患者。

1.1.3 SFGS及其补充

SFGS是由Ross等[4]在1996年提出的一种新的面神经功能综合性评分法,该量表从动静态两方面对面神经功能做了较综合细致的评价,尤其是在动态功能评分部分,对抬额、闭眼、微笑、耸鼻及唇吸吮五个动作及其联带运动做了较精细的评估。Ross等通过研究证明,其敏感性、信度及效度令人满意。Neely等[5]认为该量表各级之间的选择对于测评者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因此,首次为该表制定了更加明确的分级标准,对各级进行明确定义说明,使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由原来的0.890提升到0.927,这对于测评者快速、准确、客观评分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缺点与不足:对继发性面神经损伤评估只引入了联动一项后遗症,而面肌痉挛及鳄鱼泪等其他并发症则未被考虑。

1.1.4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

该量表是由国内学者杨万章在2005年首先提出,目前已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量表将抬额、闭眼、皱眉等10项面部表情动作的完成度分为正常(10分)、减弱(7.5分、5.0分、2.5分)、消失(0分)五个等级,相关研究表明,该量表面瘫评定标准的分级评定具有良好的评定员内部和评定员之间的重测信度,与HBGS具有较高的相关性[6]。

缺点与不足:①虽然分级较细,但减弱项的2.5分、5分、7.5分三项无明确界定,测评人员很难准确把握,这大大降低了量表的客观性和准确性;②缺少对联动等继发性损害评价,因此笔者认为该量表更适于急性期面瘫分级及疗效评价。

1.2 面瘫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1.2.1 FDI

FDI是一种与面部神经肌肉功能有关的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的简单自评式问卷,是评价面部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患者生活能力的主要量表之一,分为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两大部分(各5项)。Vanswearingen等[7]的研究证实,FDI在评价面神经疾患患者的生理损伤、功能失用及心理损伤方面优于SF-36量表,其信度及效度令人满意。

缺点与不足:①主观性较强,患者的生活习惯、既往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等对测评结果尤其是社会功能评分干扰较大,导致部分患者面神经的损害程度与FDI评分缺乏关联性和一致性;②该量表问题答案选项欠具体,患者很难准确把握。例如在社会功能评分部分,答案选项包括“所有时间”“大部分时间”“相当部分时间”“有时”“少许时间”“没有”等6个级别,但这些描述均未量化,这就造成患者不能准确自我评分;③有学者[8]认为,该量表并非为评价面神经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专用评测工具,其针对性较差,而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7],发现该量表是对患者近1个月躯体和社会心理状态的评价,因此并不适于病情发展较快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评价。

1.2.2 FaCE量表

FaCE量表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眼耳鼻喉医院和贝勒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合作研制,于2001年首次发表。该量表共计15个条目(分值0~5分),包含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眼睛感觉、泪液分泌、社会功能等6个维度,通过公式计算总体及各维度的分值(0~100分),分值越低表明健康状况越差,而各维度的评价能够弥补HBGS、SFGS量表等功能评价量表所忽略的信息,帮助临床医生明确患者需要治疗或处理的特定方面,并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8]。研究证实[9-10],FaCE量表对于面瘫患者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李阳等[11]通过对FaCE量表的引进、翻译和调试,形成中文版FaCE量表,严格测试证明中文版FaCE量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性。

缺点和不足:FaCE量表在国内引入较晚,目前国内临床研究应用较少,中文版FaCE量表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 神经电生理检测

神经电生理检测作为一种客观的检查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此方面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oG)、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神经兴奋性试验(nerve excitability test,NET)等。

2.1 面肌电图

面肌电图主要检查整个运动系统尤其是下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状态,能够反映面神经的连续性。许多临床研究[12-13]的证实,面肌电图可以判断面神经损伤类型及程度,判断预后。当面神经脱髓鞘病变时,面肌电图多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募集电位干扰程度减弱;当面神经轴索断裂时,面肌电图多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波幅降低;而当失神经支配2~3周后,肌电图可记录到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自发电位,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但面肌电图属于有创检查,且操作相对复杂,在此背景下,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逐渐得到广泛应用。sEMG是通过从肌肉表面引导和记录在肌肉活动时神经肌肉系统生物电变化的一种电生理评价方法,具有无创、方便、客观等优点。患健侧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比值是目前sEMG评价面瘫的常用指标,比值越小,面瘫程度越重。有不少临床研究[14-16]结果显示,sEMG与HBGS对于面瘫的评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尚存在着电极贴放位置不统一,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

2.2 ENoG

ENoG是对出自茎乳孔的面神经干施以电刺激,从其各周围支支配的表情肌记录整块肌肉的复合动作电位来判断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程度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神经传导潜伏期尤其是M波波幅改变是目前ENoG判断预后最有意义的指标,当面神经损害时,ENoG会出现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汤晓芙[17]认为,患健侧对比M波波幅下降>50%,则预后较好。林瑞声等[18]对92例特发性面瘫患者进行ENoG检测,结果患健侧波幅比<30%的17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留有面瘫体征,而患健侧波幅比>30%的66例患者中51例患者体征基本恢复,说明患健侧波幅比值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3 瞬目反射

瞬目反射是通过面部叩打、光、音、角膜以及电刺激,借助于三叉神经来刺激脑干的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所诱发的保护性反射,是一种无创性的客观电生理检测指标。其敏感性明显优于面肌电图,不少研究表明[19-2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瞬目反射异常率达100%,敏感性非常高。此外,结合ENoG检测,在除外三叉神经受损的情况下,R1与M波波幅潜伏期比值(R1/M)有助于确定面神经损害部位[22]。

但瞬目反射对面瘫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的参考价值,各学者意见不一。戴晓蓉等[20]对10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测,发现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认为瞬目反射各波消失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电生理指标。谢丹丹等[21]根据瞬目反射异常类型将58例贝尔麻痹患者分为完全传导阻滞组(各波缺如)及不完全传导阻滞组,经治疗后不完全传导阻滞组好转率高于完全传导阻滞组,这与冼珊等[23]的研究结果及结论一致。余青云等[24]应用瞬目反射检测对25例贝尔麻痹患者进行面瘫程度分级,经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与HBGS分级一致。总体来说,瞬目反射对于周围性面瘫检测敏感性已得到业内学者的公认,但其对预后评估的参考意义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

2.4 NET

NET是测定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电流刺激强度(兴奋阈), 并与健侧对比,从而判断受试者肌肉神经功能的一种检测方 法。资料显示,一般患健侧阈电流差值<3.5 mA提示神经生理 性阻滞,预后较好;患健侧阈电流差>3.5 mA则考虑有部分神 经变性,预后较差。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便 于推广应用。但在测定过程中,需要人肉眼观察肌肉的收缩情 况,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以上电生理检查方法各有优劣,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合理 联合选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对于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 的程度及部位,并提高敏感性、准确性[25-27]。

3 计算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

计算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接受患者面部信 息,并对患者面部信息进行量化处理,通过患健侧的不对称度 对面瘫进行分级的一种自动评价方法。根据传感器的不同,目 前主要有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计算机评价系统及基于生物医学 图像识别技术的计算机评价系统。

3.1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面神经功能评估系统

红外热像技术是利用红外热像仪摄取人体的温度分布,并 经热成像技术形成热像图来研究诊断疾病的一种影像学方法。 研究表明,面瘫的红外热像呈现不对称性的特点,两侧面部温 度差别与面瘫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有关[28],因此面部两侧 局部对称区域的温度差别大小可以反映面瘫的病情程度。高宇 红等[29]对4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头部远红外 热像图中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面颊区及舌区5个测温 区的辐射热温度值进行采集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行针刺 治疗的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上述区域的温差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提示采集该热能所形成的远红外热像图,可较好地 反映头面部供血状态及代谢水平变化,为临床提供周围性面瘫 疗效动态观察的评估指标。刘旭龙等[30]的研究表明,其采用径 向基神经网络作为面神经动能分类器的红外热成像辅助面神经 功能自动评估方法,面部感兴趣区定位准确率高达90%以上, 面神经功能自动分类准确率高达94.10%,已达医学临床应用 标准。

3.2 基于生物医学图像识别技术的计算机评价系统

基于生物医学图像识别技术的计算机评价系统是利用数码 相机等专业设备采集患者面部表情动作图像序列,通过计算机 图像识别技术对这些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和特征采集,并通过分 类器进行分析评分的一种面瘫评价方法。该方法较量表具有快 捷、方便、客观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面瘫评价领域的研 究热点。He等[31]采用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的生物医学图像识别技术的自动评估系统对197例面瘫图 像进行评估,分级准确率达到94%左右。吴昊等[32]用自主研发 的计算机评价系统及HBGS对面瘫患者进行评估,选取189例 次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整体和各局部等级相关系 数均>0.7,说明面神经功能计算机评价系统与HBGS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但是以上两种计算机评价系统的面部观测点定位方式、软件算法(图像处理及分类器)及参数标准各异,缺乏统一标准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其准确性、灵敏性、稳定性尚待进一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软件算法的优化与完善,评价标准的统一,具有高效率、客观等优势的面瘫计算机评价系统必将在面瘫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其他

除上述方法之外,面瘫评价方法还包括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技术、镫骨肌反射等方法,由于研究文献不足、临床应用较少及笔者自身水平等因素未被列入进行具体分析。

5 小结

目前关于面瘫评价方法众多,但尚无统一标准,以上面瘫评价方法在敏感性、准确性、稳定性、易行性及经济学方面各有侧重和不足。因此在临床治疗及研究中,评价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面瘫类型、严重程度及面瘫所处阶段等)、经济水平及评价目的选用最佳评价方法组合。

为保证面瘫评价的准确性及全面性,笔者建议以下几点: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上述各方法的特点,适当联用两种及以上评价方法,弥补各自的不足;②尽量选用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或业内学者公认的评价方法,保证研究结果可信度的同时,利于数据的横向比较;③在量表评价中,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是目前临床研究所欠缺和忽视的,因此在关注面瘫患者面部生理病理变化的同时,适当增加对患者生活质量问题的评价有助于临床医生及研究者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疾病信息,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House JW,Brackmann DE.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5,93(2):146-147.

[2]Yen TL,Driscoll CL,Lalwani AK.Significance of House-Brackmann facial nerve grading global score in the setting of differential facial nerve function[J].Otol Neurotol,2003,24(1):118-122.

[3]李予鲁,高志强,倪道风.面神经功能分级现状[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4,28(3):174-178.

[4]Ross BR,Fradet G,Nedzelski JM.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clinical facial grading system[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6,114(3):380-386.

[5]Neely JG,Cherian NG,Dickerson CB,et al.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reliability and criteria for grading[J].Laryngoscope,2010,120(5):1038-1045.

[6]吴芳,杨万章,陈传煌,等.面瘫分级评定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初探[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1):984-985.

[7]Vanswearingen JM,Brach JS.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sability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disorders of the facial neuromuscular system[J].Phys Ther,1996,76(12):1298-1300.

[8]Ng JH,Ngo RY.The use of the 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 scale as a patient-based grading system in Bell's palsy[J].Laryngoscope,2013,123(5):1256-1260.

[9]Kahn JB,Gliklich RE,Boyev KP,et al.Validation of a patient-graded

instrument for facial nerve paralysis:the FaCE scale[J].Laryngoscope,2001,111(3):387-398.

[10]Lee J,Fung K,Lownie SP,et al.Assessing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 of facial paralysis in patients with vestibular schwannoma[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3(1):56-60.

[11]李阳,姜鸿,王棵,等.中文版FaCE量表评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11-16.

[12]李志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神经电生理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2,6(23):3516-3517.

[13]宋春霞,谢增辉,何芳梅,等.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治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2012,29(4):349-352.

[14]刘立安,孙湖,朱云红.表面肌电图检测在评价周围性面瘫预后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946-948.

[15]江雪,王可人,叶玉琴.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面瘫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119.

[16]薛桦.表面肌电图检查对脑卒中后面瘫患者病情分级的评估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155-156.

[17]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18]林瑞声,李凤英,余昌明.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临床及预后评估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5):298-299.

[19]孙海峰,沙彦妮,周立民,等.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肌电图在Bell′s麻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65-66.

[20]戴晓蓉,王继华,陈杰,等.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价值[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4):421-425.

[21]谢丹丹,李晓松,刘元元.瞬目反射在Bell麻痹中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6):1045-1047.

[22]Esteban A.A neuro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brainstem reflexes.Blink reflex[J].Neurophysiol Clin,1999,29(1):7-38.

[23]冼珊,陈健梅,区翠玲.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2):105-106.

[24]余青云,洪铭范,程静.贝尔麻痹患者早期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的改变及其与面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7):663-666.

[25]丁远英,周贻,肖莉.神经电生理检测在Bell麻痹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131-133.

[26]柯将琼,李勇,王小同.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在Bell's麻痹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7,9(1):21-22.

[27]陈兰,赵新.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J].四川医学,2005,26(12):1458-1459.

[28]刘旭龙,洪文学,刘杰民.基于红外热成像与形式概念分析的面瘫病情客观评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34(4):932-936.

[29]高宇红,薛毅珑,罗芸,等.远红外热像变化可作为针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评价指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14(13):2373-2376.

[30]Liu XL,FU BR,XU LW,et al.Automatic Assessment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based o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J].Spectroscopy&SpectralAnalysis,2016,36(5):1445-1450.

[31]He S,Soraghan JJ,O'Reilly BF,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ial paralysis using local binary patterns in biomedical videos[J].IEEE Transact Bio-medical Engineer,2009,56(56):1864-1870.

[32]吴昊,刘立安.面神经功能计算机评价系统评估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25-27.

Advance in Clinical Evaluation Methods of Facial Paralysis(review)

DENG Yong-an1,GUO Jia-kui2,YU Jin-dong2,WANG Dong-ping2,SUN Xi-gang2,LIN Cui-ru2
1.Graduate Schoo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00,China;2.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50,China

LIN Cui-ru.E-mail:linda7675@163.com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methods of facial paraly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unctional evaluation scales,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and computer evaluation systems.The commonly used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s include House-Brackmann Grading Scale(HBGS),Burres-Fisch Facial Nerve Scoring System,Nottingham System,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Degree of Facial Nerve Paralysis Hierarchical Scale,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and 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FaCE)Scale,etc.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mainly consist of facial electromyography(EMG),electroneurography(ENoG),blink reflex(BR),and neural excitatory test(NET),etc.The computer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enso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computer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thermal image technology and the computer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biomedicine image recognition.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facial paralysis evaluation in terms of sensitivity,stability,accuracy,ease of operation and economics.

facial paralysis;clinical evaluation;methods;review

R745.1

A

1006-9771(2017)12-1407-04

[本文著录格式]邓永安,郭家奎,于金栋,等.面瘫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2):1407-1410.

CITED AS:Deng YA,Guo JK,Yu JD,et al.Advance in clinical evaluation methods of facial paralysis(review)[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7,23(12):1407-1410.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No.2015119)。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市30010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300150。作者简介:邓永安(1990-),男,汉族,湖北恩施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脑病的针灸治疗。通讯作者:林翠茹。E-mail:linda7675@163.com。

10.3969/j.issn.1006-9771.2017.12.008

2017-08-21

2017-11-08)

猜你喜欢
肌电图面神经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中耳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的临床分析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