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李慧
(黑龙江省济仁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卢芳,李慧
(黑龙江省济仁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属中医“痹证”范畴。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标实为浊瘀阻络;故治疗以“利湿治泄浊化瘀通络,调补肝肾气血”为大法。现将痛风之起源、病因病机、中药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佐。
痛风;中医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因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其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1-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在经历了长期的西药治疗痛风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西药虽能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也仅以纠正高血尿酸为主要目的,且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3]。然而其不良反应也限制了该类药物长期广泛的应用,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尚未有安全而理想的药物及方法。而中医药治疗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逐渐开始被医学界所重视。现将痛风之起源、病因病机、中药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佐。
“痛风”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在中医典籍中也早有记载。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中即有“足阳明之下,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而)枯悴,善痿厥足痹”的记载。而梁代则有医书明确记载“痛风”病名,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到:“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唐代《外台秘要》中提到有类似痛风的病症:“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元代名医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提到:“彼痛风者,……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丹溪心法·痛风》也记载:“四肢百节走痛是也”“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还指出:“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后世医书对“痛风”一病也多有记载,由此反映中医学对于此病的认识及实践历史久远。
2.1 浊瘀阻络
对于痛风的病因,中医认为多因平素过食膏粱厚味,滋生湿热,湿热流注关节,瘀阻经脉,气血不能畅通,不通则痛。而气血郁于骨节,则灼热红肿,功能障碍,痛不可触。久病遂使瘀血凝滞阻络,以致关节畸形;是发病于阴,起病于阴经、夜间;表现为阳,关节红、肿、热、痛之本虚标实证。《黄帝内经·素问》:“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朱丹溪在其著作中也提及痛风因血热而起,且“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热毒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则热、赤、肿、痛也”。痛风不仅属痹症,且为热痹,而现代临床上也常用清热祛湿法来作为治疗的基本方法。朱良春于1989年提出“浊瘀痹”的病名,认为较切合痛风病机[4]。指出痛风“症似风而本非风”,寒湿虽是其诱因之一,然非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湿浊之邪生于内。患者多为形体丰腴痰湿之体,且有嗜酒、喜啖肉食之好,以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为浊瘀,滞留于经络而发病。
2.2 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虽然湿浊瘀滞内阻为痛风的主要病机,但多数医家则认为正气不足才是痛风的发病根源。正气不足则体现在气血不足和肝肾亏虚两方面。《黄帝内经·灵枢》曰:“足阳明之下,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而)枯悴,善痿厥足痹”的记载,则明确指出了气血不足之人易患“足痹”的现象。《金匮要略》中对痹症的脉象的描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也说明了肝肾不足是痹症的病因。因为肝主疏泄而喜调达。肝气调节全身气机,维持血运通畅。肝乃罢极之本,藏血主筋。如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致全身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产生湿浊、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
而肾司开合,开则多余的水液和代谢产物可化为尿液排出;合则机体所需津液得以存留体内。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下焦如渎”。若肾气本弱,或浊毒内蕴,耗伤气血,肾之气化不利,开合无权,则浊毒留而不去,深伏血脉。陈德济教授亦认为痛风反复发作,病久必致肝肾阴血亏损,骨失所养,不荣则痛[5]。
3.1 实验研究
张氏等[6]探讨痛风灵方对大鼠实验性痛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观察痛风灵方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大鼠软组织V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痛风灵方组大鼠软组织VCAM-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结果说明痛风灵方可通过抑制VCAM-1的表达而抑制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生。安氏等[7]观察痛风停1号方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及肾脏b FGF的影响。结果发现痛风停1号方可以抑制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b FGF水平,降低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姜氏等[8]观察补肾利湿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腔滑膜组织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URAT1)的影响,探讨其降血尿酸及防治痛风性关节炎骨损伤的机制。结果发现补肾利湿法可能通过下调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腔滑膜组织URAT1的蛋白表达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防治痛风性关节炎骨损伤。张氏等[9]观察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可能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痛风泰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来治疗痛风。姜氏等[10]通过观察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性指标MMP-7的表达水平,探讨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补肾利湿法中药复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MMP-7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对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作用。陈氏等[11]探讨抗痛风胶囊(AGC)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AGC可明显改善AGA大鼠关节症状,降低AGA大鼠关节软骨组织、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水平。寇氏等[12]通过观察十五味乳鹏散对尿酸钠(MSU)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环氧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十五味乳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结果发现十五味乳鹏散可以增加关节滑液及滑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伴有COX-2,PGE2水平的增加;说明十五味乳鹏散可能通过降低COX-2的表达,降低COX-2,PGE2的水平产生抗MSU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谢氏等[13]探讨忍冬藤痛风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忍冬藤痛风颗粒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脏XOD活性有关;忍冬藤痛风颗粒能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尿酸、减少关节软组织MMP-3及LP-PLA2的表达有关。
3.2 临床研究
范氏等[14]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方加减并外敷芙蓉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说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更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荆氏等[15]观察七仙骨痛方联合维骨力治疗痛风疗效。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1例服用维骨力;治疗组41例给予七仙骨痛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七仙骨痛方联合维骨力治疗痛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赵氏[16]观察犀角散联合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治疗湿热瘀阻痛风疗效。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方法简单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2例给予秋水仙碱1 mg,4次/d;布洛芬300 mg,2次/d,早晚饭后服用。治疗组22例给予犀角散治疗,每日1剂,水煎150 mL,分3次口服;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大椎、双侧肺俞、双侧俞、双侧脾俞、双侧膈俞、双侧太白、双侧曲池和双侧足三里。观测临床症状、血尿酸、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犀角散加味配合穴位放血治疗湿热瘀阻痛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艾氏等[17]观察骨洗方配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骨洗方配合加味四妙散内服;对照组采取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治疗组CRP、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采取骨洗方配合加味四妙散内服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显著,疗效优于单纯秋水仙碱治疗。陈氏等[18]观察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将7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及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80.6%(P<0.05)。结果说明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李氏等[19]探讨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机理。将接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兼血瘀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清热利湿通络中药治疗组58例与非甾体抗炎药对照组58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治疗,治疗组予清热除湿方内服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1的结果。结果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1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治疗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1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清热利湿通络法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抑制炎症作用,能够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兼血瘀证)患者的关节症状,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目前,中成药应用也日益广泛。如中成药克痹骨泰胶囊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痛风疗效显著。克痹骨泰胶囊由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延胡索、没药、血竭和土鳖虫等七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其中石见穿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本草纲目》记载:“主骨痛,大风,痈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本草纲目》曰:“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没药、血竭、土鳖虫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专治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泄浊化瘀通络之功。
痛风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继而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足,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致,故在应用克痹骨泰胶囊清热利湿,泄化浊瘀的同时合以益肝肾补气血之法。治标同时应注意培本,补养气血,调补肝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足则百病不侵。故应用克痹骨泰胶囊联合乌鸡白凤丸同治。乌鸡白凤丸以气血双补,调补肝肾见长,方中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微温,甘而不苦,为滋阴补肾主药”。山茱萸,滋肾益肝,《神农本草经》认为:“能逐寒湿痹”[20]。山药、牛膝、党参滋阴补肾养血,故诸药合用,可补气养血,疏肝补肾[21]。克痹骨泰胶囊联合乌鸡白凤丸,可清热利湿,泄化浊瘀兼调补肝肾气血,攻补兼施,故于临床上治疗痛风疗效显著。
由上述病因病机可知,痛风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继而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足,肝肾功能失调。肝主筋,肝经起于足大趾之端;肾主水,而肾失气化导致水液代谢失调;肝肾亏虚,水津输布气血运行失常,生痰生瘀,痰瘀胶结,又不能及时排出,酿生浊毒,流注经络骨节,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疼痛,并以第一跖趾关节剧痛最为常见;甚则痰瘀浊毒附骨,出现痛风结节也就是痛风石。故而治疗痛风的基本原则在于清热利湿泄浊,化瘀通经络治其标;调补肝肾气血培其本。
通过总结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于治疗痛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疗效确切[22-26],且毒副作用低,逐步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1] 陈灏珠,钟南山,陆在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56.
[2] 吴东海,王国春.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1.
[3] 李慧.五藤痛风饮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血尿酸/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4] 高江勤.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114-115.
[5] 张春.陈德济教授治疗痛风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187.
[6] 张荣华,张春,唐怡,等.痛风灵方对急性痛风时VCAM-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1011-1012.
[7] 安阳,钟琴,马武开,等.痛风停1号方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及bFGF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6):187.
[8] 姜德友,刘彤彤,常佳怡,等.补肾利湿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腔滑膜组织URAT1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6):52-56.
[9] 张剑勇,王辉,谢静静,等.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大鼠IL-1、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6,48(12):201-203.
[10] 姜德友,邹丽,隋方宇,等.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MMP-7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5,35(12):1264-1267.
[11] 陈应康,田培燕.抗痛风胶囊对AGA大鼠血清、关节软骨和关节液中TNF-α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2):1628-1632.
[12] 寇毅英,李永芳,杨梅,等.十五味乳鹏散对尿酸钠致大鼠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COX-2,PGE2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117-120.
[13] 谢兴文,王春亮,徐世红,等.忍冬藤痛风颗粒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MMP-3和LP-PLA2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2):6-8.
[14] 范海霞,刘健,黄传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7):987-989.
[15] 荆夏敏,巩玉虎,荆欣,等.七仙骨痛方联合维骨力治疗痛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2):1-3.
[16] 赵梁.犀角散联合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治疗湿热瘀阻痛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1):101-103.
[17] 艾亮,陈柳丹.骨洗方配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1):89-90.
[18] 陈国忠,王兴民.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210-212.
[19] 李为,尹羽薇,李泽光.清热除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5):117-119.
[20] 姜玲玲,刘灿坤.乌鸡白凤丸的药效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31-33.
[21] 田华,顾冬梅.朱良春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0,42(9):132-133.
[22] 高立珍,孟彪.赵和平辨治痛风经验[J].中医药信息,2015,32(2):89-90.
[23] 孙晶,于永军,陈宝忠. 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5,32(5):126-129.
[24] 佟颖,陈德欣,李延,等.痹宁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3):64-66.
[25] 佟颖,刘亚芮,陈德欣,等.痹宁汤对痛风患者MTHFR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2):57-60.
[26] 丁红平.冯世纶教授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经验[J].中医药学报,2016,44(1):131-132.
2016-10-05
2016-12-26
卢芳(1939-),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神经内分泌代谢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工作。
R255.6
A
1002-2392(2017)01-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