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 焦 晶 王临青(山西省运城市中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115例疗效观察
王永江 焦 晶 王临青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肛瘘;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较常见且治疗较为复杂的疾病之一,包括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和蹄铁型肛瘘。各型肛瘘主管道位置复杂,支管道纵横交错,若手术方法不当,手术后换药不规范,则不能达到一期根治的目的,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采用切开法、挂线法、对口引流法、术后中药坐浴熏洗、中药换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1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为2011—2014年运城市中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18~68岁,平均46岁;病程1~18年;低位复杂性肛瘘7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1例;1个外口67例,1~3个外口42例,超过3个外口6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排除结核性肛瘘、炎症性肠病肛瘘、化脓性汗腺炎、会阴部尿道瘘、有全身性合并症及瘢痕体质病者。
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于术前一晚及术日晨各灌肠1次,采取骶管麻醉或腰麻,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截石位。术野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麻醉后,消毒肛管及直肠下段,据术前瘘管造影检查或美兰染色,用探针分别从各个外口探入,并用食指伸入肛管内做引导,探察瘘管走向、数目、各外口的关系、主管道走向,并探明有无分支。检查时需轻重适宜,防止造成新的瘘管和内口。若主管道走向直接沿纵轴向肛管内延伸,则于外口相对应的齿线处探出内口。若主管道绕肛周跨越一段距离再进入肛管,则在管道弯曲处与肛门之间呈放射状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一般称为开窗,切口即为“窗口”,找到通向肛管内的管道,用探针伸入管道探查,在对应的齿线部位,即可找到内口。探针指检判断瘘管的深浅,若为低位肛瘘,则用电刀沿探针直接切开窗口至内口之间的皮肤、皮下组织及瘘管,修剪切口两侧组织近齿状线处,齿状线切口两侧用弯止血钳钳夹并结扎,清除内口附近病变的肛窦,使创口呈“V”型便于引流。若为高位肛瘘,则用电刀沿探针切开窗口至内口之间的皮肤、皮下组织,修剪切口,使引流通畅,用探针引出橡皮筋,收紧并结扎完成挂线术。若瘘管位置较深,跨越肛门直肠环且探针最前端距直肠壁有较厚间隔时,只需清理管道内腐败组织。高位瘘管予以旷置,然后处理各外口及支管道。若有两个以上外口,用探针探明各外口之间的关系,如相通且间距不超过1.5 cm,则用电刀沿探针直接切开,清除管道内的腐败组织并切除外口周围瘢痕组织。若超过1.5 cm,先用电刀切除外口处的瘢痕组织,拨开管道内的腐败组织,用探针于两外口之间引出橡皮筋,并不收紧,挂浮线,使橡皮筋在瘘管内活动自如以便引流。接着用探针于外口至窗口之间引出橡皮筋,同样挂浮线,完成对口引流术。若有外口通向另一内口且位置较浅,如前法直接切开;如位置较深,则用探针引出橡皮筋,同样挂浮线,使浮线在瘘管内可自由移动,2~3周后再次行挂线术。手术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各部位创口及管道,保证引流通畅,查无活动性出血,油纱条覆盖创面,塔形纱布包扎。对口引流橡皮筋7~12 d后取出,挂线橡皮筋1周左右后自然脱落。
术后处理:术后控制大便24 h,嘱患者术后第1天即正常饮食,忌食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必要时服三黄片、麻仁丸等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第2天用中药熏洗坐浴。药物组成:苦参、黄柏、黄芩、苍术、大黄、红花、蒲公英、金银花、芒硝。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次,每次20~30 min。
术后换药:术后7 d左右为祛除腐肉阶段,腐肉祛新肉生。换药时局部使用“八二丹”纱条贴敷于各切口瘘管壁上。7 d后局部创口换药改用“生肌散”纱条,促进局部创面愈合。7~12 d若瘘管引出物明显减少,局部有肉芽生长,即剪去对口引流线。若肉芽组织突出,虚而不实,则用刮匙刮除。挂线若7~10 d不脱落,则视情况紧线或直接剪除。管道每次换药时用盐水冲洗,直至伤口愈合。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痊愈:创面愈合,流脓消失,无疼痛、下坠等症。显效:创面愈合,流脓消失,局部有坠胀不适感。有效:创面未愈合,流脓基本消失,局部坠胀,疼痛明显减轻。无效:创面未愈合,伤口仍流脓,局部瘙痒,下坠,有时伴有疼痛。
2.肛门功能:肛门括约肌节制功能判断标准,参照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肛瘘疗效标准[2]。正常:控制正常大便和稀便,不漏气,漏液,与正常人无差异。较好:能控制正常大便和稀便,不漏气,漏液,但比正常人稍差。较差:仅能控制成型的大便,对肠气、肠液、稀便不能控制或污染内裤。
3.结果:115例患者全部痊愈。肛门外观基本正常,无肛周、肛缘及肛管组织缺损,无肛门狭窄发生,肛门局部无大的瘢痕形成,无肛门畸形后遗症。肛门括约肌控制大便功能正常,创面愈合时间20~35 d,平均愈合时间26 d,随访1年均无复发。
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较为难治的肛肠疾病之一,手术治疗即是首要选择。传统手术采用主管道切开或挂线,支管道全部切开的方法,但手术创面大,愈合时间长,且局部愈合后瘢痕较大、较多,肛门或周围结构变形,甚至影响肛门控制大便的功能。
笔者将传统手术切开挂线的方法加以改良,高位用挂线法,低位用切开法,支管道之间采用瘘管旷置,放置可自由活动的橡皮引流条,形成对口引流。改良后手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寻找和处理内口:根据索罗定律,结合肛门指检、探针探查法观察局部情况、注射亚甲蓝液等措施准确判断内口位置。若不能顺利探出内口,则应在对应的齿线附近找到最薄弱的地方穿出。根据探针的深浅判断瘘管位置的高低。若探针经过1/3以上的肛管直肠环则用挂线法,否则直接切开。直接切开的优点是疼痛较轻,内口病灶清除彻底。如遇两条瘘管同时存在,有不同内口时,最好不要做同一手术中的两处括约肌的挂线切开,以免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②有效合理地处理瘘管:若各外口之间相通且距离小于1.5 cm时直接切开;若各外口之间距离大于1.5 cm应挂浮线行对口引流;若有多个外口,则从窗口到各外口之间均应挂浮线做对口引流。浮线应活动自如,以便换药时自由拉动,以利引流。
肛瘘术后创口换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笔者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药坐浴熏洗。因局部术后仍有毒邪残留,故用苦参、黄柏、黄芩、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术后局部经络阻滞,气血瘀滞,用大黄、红花、芒硝、苍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燥湿。换药时根据伤口的不同阶段用“八二丹”“生肌散”调制成不同类型的中药纱条祛腐生肌,可明显减轻伤口疼痛,使局部腐肉早脱、新肉早生,有效预防伤口感染,同时随时清除不良肉芽组织、残余窦道,及时处理过早愈合的假道形成和伤口缩窄及内翻,尤其防止肛瘘内口挂线处的粘连,保证良好的引流,加速伤口愈合,缩短病程。
经过笔者长期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既可保护肛门局部功能,又避免局部大面积瘢痕形成,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张有生.肛肠科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8.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