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东 刘 勇
(营山县中医医院骨科,四川 营山 63770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龚小东 刘 勇
(营山县中医医院骨科,四川 营山 637700)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钙流失加重,老年人群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能也越来越大,目前对其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主要方法为采用内固定方法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内固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同的内固定拥有不同的适应证及优缺点。
股骨转子骨折;老年;内固定;研究进展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往往丧失行为能力,长期卧床又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可导致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较多,主要有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方式不当等原因[1]。内固定系统可分为髓外及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中动力髋螺钉(DHS)最为常见,髓内固定包括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PFN)、Gamma钉等,本文现将内固定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治疗方法分为两种,保守治疗一般以床头牵引自行愈合为主,但保守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愈合和僵硬等症状,长期卧床进行床头牵引可引发压疮等严重并发症,老年患者发生此类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往往较为致命;手术治疗往往具有更好的恢复速度,且可进行早期活动,可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
2.1 Gamma钉:Gamma钉在所有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中应用较早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的特点,可以旋转和短缩移位且固定可靠,其缺点主要为:并发率较高,为1%~8%[2],操作过程中由于Gamma钉尾端粗大对股骨近端扩髓可造成股骨颈血运不良。
2.2 DHS:DHS在钉板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其在EvansⅠ、Ⅱ中应有较多是因为其对骨折块具有较好的加压作用。其并发症主要有髋内翻、钢板断裂、透镜螺钉切割,临床中大多主张对股骨近端后内侧股骨质的连续性进行重建,且认为后内侧结构能否保持完整是骨折稳定性的基础[3]。对于DHS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后得出,骨质疏松和较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患者若DHS过度压缩,可致螺钉穿出股骨头,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2.3 PFN:PFN比Gamma钉出现时间稍晚,是经过Gamma钉改良的产物。相比较Gamma钉,PFN固定更为坚固,且增加的防旋螺钉可有效改善抗旋及抗压能力,在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的应用中较为理想。易发生“Z”效应,两枚防旋螺钉中的一枚承受张力的同时另一枚承受压力,若拔出其中一枚,另一枚则可能穿透股骨头。
2.4 PFNA: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流血少等多种优点,且较适合股骨头细小和骨质疏松并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后患者大多并发症较少愈合较快。首次提出于2004年,由PFN改进,PFNA采用了螺旋刀片锁定技术取代了PFN的两枚螺钉。与PFN相比,PFNA具有多种优点,近端只有一枚螺钉,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且可减少PFN术后“Z”效应发生率;PFNA可增加锚合力;滑动能力、抗旋转能力较好,且可减少内翻发生的可能。有学者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PFNA和DHS手术方法对比治疗,结果证明PFNA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32例DHS术患者发生髋内翻和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颈各1例,36例PFNA术患者发生1例主钉退钉[4]。
2.5 人工股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可用于不符合其他内固定物手术或骨质疏松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早期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没有其他内固定手术所可能引发的螺钉切割、髋内翻等不良反应,且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不会发生压疮、肢体废用萎缩等并发症。由于其具有创伤大、费用高、相关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并不适合所有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股骨头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材质有骨水泥型双极、陶瓷、碳-钛组合、碳化钛喷镀金属[5],以上材质组成的人工股骨头因各自材质不同而拥有不同特性:①氮化钛喷镀金属生物相容性高,较耐磨,耐腐蚀且硬度较好,其制成的人工股骨头可较好地适应人体环境,且可有较长的使用期。陶瓷具有耐磨性、高强度、高浸润力、低摩擦力、惰性等优点,使用该材质制成的人工骨股骨头可较少磨损率增加使用时间,假体松动的发生也会减少。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是一种新型材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对高龄患者可以减少髋臼磨损程度,可以缓解、及时稳定症状。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适应证如下[6]:患有的转子间骨折分型为EvansⅢ型且不稳定,患者年龄>70岁,诊断为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且不适合其他大部分内固定手术;若患者患有髋关节炎较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术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目前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最佳,随着科学进步内固定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物。若患者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以及粉碎性骨折,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 刘凤祥,唐坚,孙月华,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影响因素[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6,37(3):141-144.
[2] 仇正鹏,颜连启,吴旭东,等.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早期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5,41(21):2610-2611.
[3] 卓乃强,万永鲜,叶俊武,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6):550-554.
[4] 杨屯其,晋琼玉,黄亮,等.股骨近端抗眩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华西医学,2012,27(12):1840-1841.
[5] 甄平,李旭升,周胜虎,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补救性髋关节置换术[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8):724-726.
[6] 杨先腾,田晓滨,孙立,等.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10):931-936.
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