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飞
(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 , 辽宁 鞍山 114002)
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小飞
(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 , 辽宁 鞍山 114002)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在取得同意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1个月的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精神状态、响应能力、疼痛指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人性化护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人性化护理;恶性肿瘤;护理;生活质量
尽管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差,时时刻刻忍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对临床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本研究中,我们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年龄在48~76岁,平均年龄(66± 3.5)岁。所有患者在常规诊断治疗后有清醒意识和稳定生命体征,并愿意接受评估和配合随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了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对疼痛非常敏感。要求护士在实际的临床检查中根据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进行开导和安慰,积极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关怀,降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此外,还请医师对患者进行科普宣传,解释疼痛发生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安慰。②药物护理。通过观察和控制服药时间来对患者的用药量等进行个性化的记录和指导,确保监督患者做到按时用药,依据个人特色来控制患者血药浓度的正常稳定。当患者出现药物并发症时,要根据患者症状给予人性化的药物控制,帮助患者稳定病情。③手术护理。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手术指导,尽力减少患者在手术中承受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在术后请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度的按摩,这可以增加患者的血液流速,从而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④作息护理。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详尽的调查,掌握患者的饮食爱好,从而可以实现对其饮食进行干预控制,指导遵循合理健康的作息规律,对患者复健进行正确合理指导,帮助患者从作息调整方面尽快恢复健康。
1.3 评价指标:通过制定肿瘤患者护理评估表,在护理人员的耐心解释和指导下由患者填表,问卷完全回收。应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两个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表包含身体功能、精神状态、响应能力、疼痛指标等4个指标。每个问题根据其重要性赋予相应的得分比例,并将得分转换成百分制计入。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以P<0.05为显著性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价等级比较,观察组样本容量54例,身体功能(94.52±9.61),精神状态(90.16±7.74),响应能力(88.06 ±6.89),疼痛指标(89.55±8.15);而对照组本容量54例,身体功能(81.24±8.49),精神状态(78.25±8.64),响应能力(71.58± 6.22),疼痛指标(70.09±5.7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P<0.05。
恶性肿瘤的发生可以位于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内,对人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此外,被免疫系统所破坏的坏死的恶性肿瘤细胞如果在组织中积累,则会造成组织器官的坏死和病变。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可以得到营养的供给,并且极其容易随着血流而转移,导致人体内出血和坏疽的出现,这样还容易诱发许多其他的并发症和严重的免疫反应[3]。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思维方式为出发点,运用将心比心的心理学原理,要求护理人员换位思考,这种护理模式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过来的心理学。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在于,医护人员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后可以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将患者当做家人一样看待。由于人性化护理包含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4]。
人性化护理在当前临床治疗中正在被广泛推行,并且不断创新应用在护理的各个领域。在本研究中,关于在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对患者的医疗效果进行加强,提高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效果[5]。通过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细致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烦躁等情绪。在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树立将患者的需要作为护理的核心的观念,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在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癌症知识的教育,使其心理上更易于接受往后的医疗护理,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来提高患者在后期护理效果,在人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实现患者的自我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6]。通过本次研究的临床结果可知,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实行,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痛苦和精神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1] 刘慧.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人性化护理应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6(5):330-331.
[2] 张倩.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145-146.
[3] 王宁,韩宇洲,贺敏,等.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3,13(2):209-211.
[4] 田丽华.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9):1037-1039.
[5] 郑美华,罗斌,黄育玲,等.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75-7876.
[6] 李翠.优质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47-248.
R473.73
B
1671-8194(2017)09-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