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2017-01-15 06:15:01游海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阿莫西林服用

游海涛

(岳池县人民医院药,四川 广安 638300)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游海涛

(岳池县人民医院药,四川 广安 638300)

目的研究探讨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6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4例的A、B两组。A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B组患者实行雷贝拉唑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那个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多种疾病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阿莫西林;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多见的具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常态下是一种结晶的白色粉末,可以微溶于水。在临床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1]。如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膀胱炎、皮疹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治疗需要应用该种药物。但是患者服用该种药物后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以及荨麻疹等多种不良反应[2]。根据阿莫西林在临床使用中表现出的临床反应,有必要研究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文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22~80岁,平均年龄为(45.2±9.8)岁。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34例的A组和B组,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常规治疗措施,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莫西林予以治疗。A组患者每次服用阿莫西林1.0 g。每天2次。B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予以治疗。即每天服用2次的雷贝拉唑,每次服用的剂量为10 mg。患者连续治疗7 d。

1.3 疗效判断标准:患者治疗7 d后,观察其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全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幽门螺杆菌冥想改善;有效:在经过7 d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出现改善,腹上部疼痛减轻;无效:治疗7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5%,其中A组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21例,治疗有效的有11例,治疗无效的有2例;B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16例,治疗有效的有10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即A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B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半合成的广普雷青霉素,在抗菌活性与抗菌谱上与氨苄西林药物作用相类似。而临床实践中同时证明阿莫西林耐酸性明显强于氨苄西林药物,杀灭细菌的速度更快。但是对脑膜炎患者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3]。该药物的半衰期大约为一小时。同时这种药物在酸性环境下稳定性表现的风味明显,肠道吸收率非常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细菌内发生作用的时候与其体内的青霉素结合产生作用,青霉素结合蛋白是细菌质膜一种蛋白质。阿莫西林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杀菌作用,可以穿透细胞壁,通过和大分子的青霉素相互结合,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就会迅速的水解,形成肽键,继而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这样就能够将转肽酶合成糖肽键切断,继而产生膨胀裂解的效果。

作为临床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抗菌类药物,杀菌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患者服用该种药物治疗疾病的时候,并不会破坏胃酸分泌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吸收性。临床实践证明,患者服用阿莫西林的时候,联合红霉素一起,可以明显增强药物的效果。患者服用该类药物后,非常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4]。为减少这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患者服用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使用药物时间与剂量。本次研究活动,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6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4例的A、B两组。A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B组患者实行雷贝拉唑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那个发生率。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多种疾病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尹彬.康复新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6):317-318.

[2] 陈格,余琼娥.不同晶型阿莫西林原料对制剂溶出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36-137.

[3] 徐松银.阿莫西林辅助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8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58-159.

[4] 何启峰.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口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242-243.

R978.1

B

1671-8194(2017)09-0071-01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阿莫西林服用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52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服用抗过敏药物须谨慎
如何正确服用胃药
服用降压药警惕不良反应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50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32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