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麻醉技术在口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15 05: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7期
关键词:局麻口腔科麻药

乔 丹

(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无痛麻醉技术在口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乔 丹

(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伴随口腔临床中对无痛麻醉技术的普遍化运用发展,国内各大医学高校已将这项技术引入外科临床带教活动中。本文以临床带教活动为切入点,对口腔麻醉无痛技术展开运用优势方面的探究。

口腔外科;无痛麻醉技术;临床带教;应用情况

无痛局部麻醉技术给口腔外科操作带来了较大的改善影响,能有效缓解、减轻患者的医疗疼痛感。近些年以来,许多医院口腔科逐步引入无痛麻醉设备,使无痛麻醉的相关技术被普遍践行于外科医疗工作中。为深入探知无痛麻醉在口腔医学带教活动中的运用情况,立足于本院口腔科带教实践,对无痛局部麻醉的具体运用展开集中化研讨,以为后期口腔麻醉带教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现将研讨内容作以下陈述。

1 口腔外科带教中践行无痛局部麻醉技术,能扩宽医学生的学习视野

无痛麻醉在临床中的英文缩写是“STA”,其主要涉及上牙槽前部、中部的神经阻滞性麻醉(AMSA)技术、经腭部进路上牙槽前部的神经阻滞性麻醉(P–ASA)技术、牙周韧带组织麻醉(PDL)技术等[1]。

AMSA技术对多孔疏松的腭部骨形成很好的渗透功效,当药液注射入其中后易于传播至上牙槽前部、中部牙神经丛及有关组织。此法穿刺最佳位置是第1、2前部磨牙之间腭中缝线、游离龈缘的中部,无痛麻醉操作下,局麻药液0.9~1.3 mL,不会对唇部形成麻醉性的后遗症状,为此,AMSA技术大多运用在笑线美容治疗外科术的麻醉操作当中。P-ASA技术首先作用在鼻腭神经组织上,继而转变入针方位,将针尖放到鼻腭神经管内,放入深度在6~10 mm,麻药使用量在0.7~1.0 mL,能对上颌前牙(6颗)、腭部组织及牙周性组织展开一次性麻醉,但不诱发唇部知觉或活动障碍[2]。PDL技术借助专用型的手持式注射针,对牙颊舌侧或腭侧实施近中角、远中角的精准入针,无痛操作系统的视频显示窗口中能见实时警示信息,LED灯闪橙色代表针尖抵达注射最佳位置,另外,STA系统能监测、控制针尖处的实时压力,及时反馈出麻药渗入牙周组织流程中的实际压力值,麻药使用量不超出0.9 mL,且药物不会流进血管内,麻醉操作成效显著[3]。

以上三种无痛型麻醉践行于口腔外科带教活动中,既符合口腔外科的基本麻醉原则,又达到牙科美容的诸多要求,为此,临床医师讲授无痛麻醉的具体医疗知识时,可让学生接触并了解更多、更新的临床操作知识,能扩宽其学习视野。

2 口腔外科带教中践行无痛局部麻醉技术,能提升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比起口腔科的传统局麻技术而言,无痛局麻操作可规避多数的常见风险隐患。这对临床带教活动带来了很大助益。一些学生实施阻滞性麻醉易忘记回抽麻药,使麻药于注射前期渗到血管中,而无痛麻醉系统下的医疗操作,可实现自动化回抽,谨防学生疏忽而诱发严重医疗事故。同时,在任一回抽麻药期间,系统能探查到回抽有无血液,并辅助调整针头方位。此外,无痛麻醉系统当中配置的手持式注射针属于执笔样式,比起传统麻药注射器的外部形状来看,无痛麻醉注射器件属手持样式,其外部形态接近于原子笔,并选用踏板式的注射操作法,能让医学生清晰、正确地握住注射针,并瞄准穿刺方位及入针部位,有助初学学生有效掌控麻药注射的正确程度,谨防穿刺失败及反复穿刺等现象出现[4]。

3 口腔外科带教中践行无痛局部麻醉技术,能增强无痛麻醉推广力度

早于1997年时,C-CLAD第1代治疗设备已经问世,其能消除口腔科患者的较多疼痛感,并可消除其心理畏惧感[5]。然而,当时无痛麻醉并未得到普遍推广,原因关键在于,国内口腔科患者不了解无痛麻醉技术,且我国医患占比情况较悬殊,医师难以向每例患者详尽讲解、解释无痛麻醉的运用优点,加之无痛局麻的医药成本相对更高,势必加重了治疗所需费用,为此,多数患者于当时不能接受无痛性口腔麻醉。但伴随着临床带教逐年发展,见习医学生有较多实践与就诊患者交谈、沟通,这样可提供更多机会介绍无痛口腔局麻的具体优势,让患者更能接受这种临床局麻方式,进而提升医疗麻醉的整体操作质量[6]。

在带教活动中,医师强调要运用多阶段性的输注麻醉系统,使进针前、进针中、注入药物等阶段的各项操作都达到规范化要求,使穿刺前及施药流程中均构建起输药通道,以缓解刺针形成的痛感,免除了表皮麻醉的操作步骤,明显减少了麻醉全过程的不适感受。如此一来,医学生能为口腔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麻醉医疗服务,使无痛局麻系统得以有效推广与进一步运用[7]。

4 结束语

据有关临床试验材料指证,约80%的口腔科患者都对麻醉处理感到害怕或恐惧,而疼痛感正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为消解患者在口腔疾病诊疗中的心理畏惧感,医师推荐患者接受无痛局麻系统下的麻醉注射,这项技术系统引入口腔外科带教活动中,依然具备诸多方面的运用优点,例如,扩宽医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教学活动的安全性、增强无痛麻醉推广力度等,鉴于此,在口腔科麻醉带教实践中积极使用无痛化医疗技术,能使带教活动更具规范性、可操作性,并有助无痛口腔局麻技术的顺利推广。

[1] 李鹏,廖娟,杨孟昌,等.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的镇静效果[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2): 153-157.

[2] 夏斌,王建红,肖雨萌,等.应用韦氏智力量表评估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对儿童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2): 336-340.

[3] 钱靓,季彤,柳正明,等.无痛口腔注射仪在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麻醉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5,28(1): 46-48.

[4] 李榕,吴雪青,刘金柱,等.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门诊小儿口腔手术的临床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439-440.

[5] 王华,丁春艳.阿替卡因肾上腺素与无痛口腔麻醉仪搭配应用于儿童牙体牙髓无痛疗效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4,(16):369.

[6] 王立国.口腔麻醉助推器与卡萨尔必兰麻注射器的临床应用对比[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6):27-28.

[7] 张雪健,邓悦,尹传蓉,等.口腔麻醉助推器与卡萨尔必兰麻注射器的临床应用对比[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109-110.

R4

A

1671-8194(2017)07-0296-02

猜你喜欢
局麻口腔科麻药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3:59:28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脱单
意林(2019年14期)2019-07-25 17:49:24
麻药
喜剧世界(2017年14期)2017-12-01 04:47:17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