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冬梅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1)
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研究
单冬梅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1)
目的 研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
作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高血压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1-2],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由于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本研究以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均符合高血压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炎症、痛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狭窄、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和心房纤颤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2岁,平均(51.42±11.39)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3例,3级高血压8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52.38± 12.16)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4例,3级高血压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钙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专业知识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耐心接受患者的咨询;日常行为干预: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心态稳定,控制体质量,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进行慢跑、步行、气功和太极拳等运动。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限制钠盐的摄入,保证每天的摄入量低于6 g,并摄入充足的钙、钾和蛋白质,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进食水果、蔬菜、豆类以及粗纤维类食物。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舒张压值恢复至正常范围或降低≥20 mm Hg;②有效:收缩压值降低≤20 mm Hg或舒张压值降低<10 mm Hg;③无效:血压降低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显效13例,占32.50%,有效16例,占40.00%,无效11例,占27.50%;观察组显效16例,占40.00%,有效20例,占50.00%,无效4例,占1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
2.2 两组血压对比:对照组干预前收缩压为(161.35±6.78)mm Hg,舒张压为 (103.31±6.33) mm Hg,干预后收缩压为 (131.54±8.75) mm Hg,舒张压为(84.32±6.17)mm Hg;观察组干预前收缩压为(162.42 ±6.53)mm Hg,舒张压为(104.72±6.54)mm Hg,干预后收缩压为(120.32±7.68)mm Hg,舒张压为 (74.12±5.37) mm Hg;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5],并且长期的高血压对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该种疾病的认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6-7]。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高血压的方法,而患者普遍缺乏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知,需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引起重视[8]。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1] 郑刚.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展及最优降压策略的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06-108.
[2] 喻文琴.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99-101.
[3] 王亭君.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9(11):133-134.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5] 齐国娥,杨老虎,于瑞彦.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5,31(7):961-963.
[6] 谢云燕,秦俭,牛秋丽.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 370-373.
[7] 徐钦娟.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122-1123.
[8] 陈慧,张煜,唐梅芳.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381-383.
R544.1
B
1671-8194(2017)07-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