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丹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毕 丹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对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12例。利用抽签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别名称分别用A1组(观察组56例)以及A2组(对照组56例)表示。A1组:早期康复护理;A2组:一般护理;对比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出现概率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出现尿潴留的概率、出现褥疮的概率、出现肺部感染概率以及出现尿路感染等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 临床选择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降低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老年下肢骨折;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
对于老年人群,因为表现出骨质疏松的情况以及表现出髋部肌群退变的情况,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或者出现了下肢急速扭转的情况后,患者较易表现出下肢骨折的现象。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在此种情况下,患者较易表现出腹胀、便秘、肺部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系列的并发症,针对骨折的临床治疗以及骨折的恢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对此研究有效方法将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降低老年骨折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疾病预后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确定最佳干预方式,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干预效果满意,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12例。利用抽签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别名称分别用A1组(观察组56例)以及A2组(对照组56例)表示。患者的骨折类型为股骨颈骨折、股骨髁骨折以及踝关节骨折等。A1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分布为61~89岁,平均年龄为(73.32±6.81)岁;属于开放性骨折的患者33例,属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23例;A2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分布为62~91岁,平均年龄为(73.45±6.92)岁;属于开放性骨折的患者35例,属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21例。对比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临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针对A2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选择一般护理方法;针对A1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步骤为:
1.2.1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诉说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倾听,针对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将患者的情绪进行有效稳定,将患者针对疾病的认识有效提高,确保患者可以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
1.2.2 对患者实施肺部、口腔以及泌尿道护理:要求患者在每次进食之后,需要漱口,将患者口腔食物残渣进行有效清除;要求患者适当进行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在固定时间协助患者完成拍背,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排除,避免患者肺内部表现出分泌物淤积的情况。在冬季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确保患者的会阴部始终保持干燥以及清洁,禁止患者憋尿,多饮用水,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会阴部进行清洁,1~2次/天[2]。
1.2.3 对患者实施皮肤护理以及有效进行压疮预防:对完成牵引手术的患者以及表现出高危压疮的患者,对其给予气垫床,每间隔2 h,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1次翻身,针对表现为骨隆突的位置,选择浓度为50%的红花乙醇对患者进行涂擦并且进行适当按摩,防止大小便针对患者的会阴部产生刺激,确保患者局部始终清洁以及干燥。
1.2.4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功能康复锻炼:针对完成牵引手术以及小夹板外固定的患者,在第1天,对患者的患肢足趾进行活动,在第2天,要求患者自主活动自身的患肢足趾,对患侧踝关节进行被动活动。2 d后,对患者实施肱四头肌收缩运动等。将患者的患肢抬高,角度为15°~30°,有效选择功能位。观察患者的骨痂有效生成之后或者对患者完成手术将内固定进行有效坚固后,将患者的关节活动程度加大,针对患者的患肢功能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干预,最终对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进行对比[3]。
1.3 判断标准。完全依从: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有效根据医嘱进行,能够做到规范治疗;不完全依从: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基本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偶尔表现出不规范治疗。不能依从: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偶尔根据医嘱进行,难以坚持治疗或者中断治疗。完全依从同不完全依从二者之和为总依从[4]。
1.4 观察指标:对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进行观察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形式表示治疗依从性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等,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依从性: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完成临床干预后,A1组:完全依从45例;不完全依从9例;不能依从2例;总依从率为96.43%;A2组:完全依从28例;不完全依从13例;不能依从15例;总依从率为73.21%;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A1组:表现出尿潴留并发症的患者2例,表现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例,表现出便秘的患者2例,表现出褥疮的患者1例,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为10.71%;A2组:表现出尿潴留并发症的患者7例,表现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例,表现出便秘的患者5例,表现出褥疮的患者6例,表现出肺部感染的患者3例,表现出尿路感染的患者2例,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为46.43%,在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A1组明显低于A2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P<0.05)。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其自身呼吸功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针对患者的肢体需要进行有效牵引,诸多患者只能选择平卧位,难以有效翻身。因为长时间卧床以及受伤后患者的抵抗力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患者较易表现出呼吸道炎症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肺不张以及出现肺炎的情况[5]。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选择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将患者的疾病病死率有效降低。本次研究中,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出现尿潴留的概率、出现褥疮的概率、出现肺部感染概率以及出现尿路感染等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有效证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临床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在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明显,最终成功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预后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1] 欧阳雪涛.浅谈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24.
[2] 程凤敏,郎云琴,梁军波,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 (11):125-127+131.
[3] 廖灯彬,叶霞,刘晓艳,等.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23):1-3.
[4] 李晓妍,汪洋,郑以娟,等.背景音乐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27-29.
[5] 涂春兰,曾萍,徐海玲.下肢骨折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性的评估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6):1525-1526.
R473.6
B
1671-8194(2017)07-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