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乳腺肿瘤诊断及病理结果的分析

2017-01-15 05: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7期
关键词:病理学乳腺检出率

孙 川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彩超室,辽宁 丹东 118002)

B超对乳腺肿瘤诊断及病理结果的分析

孙 川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彩超室,辽宁 丹东 118002)

目的 探究、剖析B超对乳腺肿瘤诊断及病理结果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5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乳腺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B超诊断检查,之后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对病理进一步确诊。最后对肿块进行手术切除,结合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与B超检查的具体情况。结果 患者接受B超检查后,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症进行初步确诊,与临床病理对比后,超声检出率为96.55%,病理学检出率为98.28%,二者吻合度比较高,表明B超影像在乳腺肿瘤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 临床上针对乳腺肿瘤病理,实施B超诊断和检查,取得了较高的检出率,与病理结果吻合度高,值得大力为患者普及。

B超;乳腺肿瘤;诊断;病理结果

乳腺肿瘤属于临床上发病较高的妇科疾病,一般情况下,乳腺肿瘤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为常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临床上该病大多无自觉症状,且无明显、无典型表现,一般患者是在无意中发现,但是,由于肿块生长的速度非常快,此外还会对周围组织构成一定的侵及,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加之该病经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的可能,亦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1]。因此,临床上一致认为,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意义,本文随机选取我院乳腺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的乳腺肿瘤病理,以实验形式展开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5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乳腺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23岁<X<56岁,年龄中位数是(38.2±2.4)岁,此外,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此展开实验剖析。

1.2 方法:对所有被研究对象,均采用B超影像检查,使用的仪器设备为飞利浦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仪器设备中,探头的频率为7.5 MHz,准确检查器械及相关的辅助仪器后,影像人员需将所有的参数设置好,之后取患者平卧位,将乳房部位充分暴露,使用B超探头进行全面扫描检查,具体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对乳房的象限与乳晕位置进行探查,注意在检查过程中,影像人员要对乳房进行仔细扫描检查,检测乳腺部位的回声,乳腺结构以及皮下脂肪组织等,并对相关的数据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参照临床病理学进行确诊[2]。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影像检查时,具体查看患者的乳腺结构、检测乳腺回声情况以及皮下脂肪组织等,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3]。

1.4 统计学处理: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20.0专用软件中输入,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反之,则不具备任何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过B超检查后,对其检出率进行分析,超声检出率为96.55%,病理学检出率为98.28%,二者吻合度比较高,表明B超影像在乳腺肿瘤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 讨 论

乳腺肿瘤是现代女性的常见病,且以恶性肿瘤较多,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加上肿块生长的速度比较快,侵及周围组织或者细胞时,可能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或者出现一系列体征,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了影响,且不利于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尽早遏制肿瘤的蔓延和生长,及时、有效的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4]。随着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乳腺疾病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促使患者尽早确诊,并接受治疗。文中详细探究了B超对乳腺肿瘤诊断及病理结果,最终根据手术切除治疗后,结合病理学分析,对比两种诊断检出率,结果表明:B超诊断在临床肿瘤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于疾病的诊断,值得为肿瘤患者大力普及。

目前,B超在临床上已经普遍被应用,该仪器设备主要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利用其诊断疾病时,将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把超声波射入人体后,通过它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有关病理及生理的相关信息,这种影像设备,以无创性、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可以反复多次检查等为特征,不仅能够取得多种方位的断面图像,而且能够根据声像图的特点对病灶进行定位和测量分析等,基于这些优越性,临床肿瘤科将其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中,以较高的检出率,对于病理确诊有较高的医学应用价值[5]。在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病理时,可以根据该病的囊肿形成及乳腺导管扩张情况,观察患者囊壁情况,最终确诊具体病理;在诊断乳腺乳头状导管癌病理时,影像人员具体观察患者肿瘤部分是否出现乳头状结构,以及间质血管血流情况,最终对病理进行确诊。此外,在对乳腺肿瘤患者实施B超诊断检查时,当发现血流信号,可以根据血管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进而为乳腺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较高的医学价值,促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周期。总体来说,将B超影像应用于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中,以较高的检出率,避免临床上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现象,此外,在检查过程中,要求影像人员要做到仔细观察,重点关注肿块边缘是否有细小毛刺存在,患者间接征象是否正常,且周围组织有无变化等,根据检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进行确诊,这样才能增加乳腺肿物的诊断率[6]。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出率为96.55%,病理学检出率为98.28%,二者吻合度比较高,表明B超影像在乳腺肿瘤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临床上针对乳腺肿瘤病理,实施B超诊断和检查,以无创性、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及反复检查等特征,取得了较高的检出率,与病理结果吻合度高,值得为大力为患者普及。

[1] 韦东明,韦桂兰.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2,11(6):50-51.

[2] 杜东海.术中乳腺肿瘤病理诊断中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的运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44-45.

[3] 仲仕红.乳腺疾病超声征象与剖检切面及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36-37.

[4] 乔锋利,陈雪英,杨艳艳.超声实时应变成像联合乳腺钼靶检查和单项检查对乳腺肿瘤良恶性准确率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8(7):1189-1191.

[5] 付志勇,孙智芳,管湘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普查的价值对比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5):492-494.

[6] 李宏杰,胡新荣.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的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影像与介入,2013,10(23):95-99.

R737.9

B

1671-8194(2017)07-0091-02

猜你喜欢
病理学乳腺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中国纤检(2015年8期)2015-05-08 09:31:55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