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鑫蔺芳芳
(1 彰武县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200;2 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1)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张 鑫1蔺芳芳2
(1 彰武县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200;2 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例98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部分,回顾性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将选取的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病例则在上述的基础上使用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参照组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观察组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治疗联合注泮托拉唑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同时病例病死率也比较高,对病例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早期的表现症状为胸闷、咳嗽等,晚期的表现症状为喘息、体质量下降等,对病例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部分,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例98例,在完成检查之后,所有病例均符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将选取的98例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将其随机分为2组: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病例49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64岁,年龄最大为84岁,平均年龄(74.43±2.42)岁,参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为63岁,年龄最大为87岁,平均年龄(74.71±2.13)岁。比较2组病例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该组病例使用常规治疗。严格按照病例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对病例进行适当的氧疗,在上述的基础上,选取使用广谱抗生素,例如:第三代的头孢类、B内酰/酶抑制剂等,促使病例的身体状况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促使病例生命体征时刻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下[1]。
1.2.2 观察组:该组病例在上述的基础上选取使用注泮托拉唑治疗,每日1~2次,每次40 mg。使用药物之前,将1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冻干粉小瓶内,促使药物进行溶解,在溶解之后的药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对病例进行静滴,要求15~60 min内滴完。严格按照病例的病情变化来调整药剂量的使用。病例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2]。
1.3 评价指标。显效指标: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消失明显,同时存在的胸闷以及喘息等症状缓解明显[3],其对病例产生的生活影响较小,显著改善了病例的生活质量。有效指标: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只有部分消失,同时存在的胸闷以及喘息等症状只存在部分缓解情况,会对病例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病例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指标: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无消失情况,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严重影响到病例生活,对于病例的生活质量无改善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两组病例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以t检验,检验组间计量数据采用(),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
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在接受治疗之后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分析病例的情况得到,参照组病例,无效有11例,有效有8例,显效有30例,所以,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观察组病例,无效有0例,有效有5例,显效有44例,所以,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外在影响因素较多[5],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炎性反应,对肺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病情进一步恶化后,将会威胁到病例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需要对病例实施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使病例病情尽快的恢复[6]。所以本次研究选取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例作为主要的对象,对病例进行分组治疗,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且无1例病例退出研究。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病例治疗总有效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完成治疗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常规治疗联合注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赵李荣.三种临床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26(23): 122-124.
[2] 邹云良.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2(11):153-155.
[3] 曹辉英.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5):256-257.
[4] 姚成军.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头孢菌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5,12(52):89-90.
[5] 贺宇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5):100-101.
[6] 万小兵,陈宇洁,陆海英.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9(20):96-98.
R563.9
B
1671-8194(2017)07-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