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艳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北镇 121308)
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胡凤艳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北镇 121308)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门诊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分别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分别为80.0%、17.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分别为95.0%、5.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疾病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所消化,进而引起超过黏膜肌层的组织损伤,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消化性溃疡[1]。临床中在治疗胃溃疡患者时,其主要目的为消除患者的临床病因,并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现做如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门诊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患者均满足《内科学》中有关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并经病理检查以及纤维胃镜检查等证实;排除严重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患者以及治疗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3、17例;患者年龄为24~58岁,平均年龄为(40.3±2.6)岁。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4、16例;患者年龄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40.8±2.2)岁。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患者疾病史和过敏史进行详细询问和了解。选择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0.5 g,每日2次,克拉霉素0.25 g,每日2次,于早晚饭后,服药2周。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日2次,于早饭前及晚睡前口服,持续用药5周。选择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0.5 g,每日2次,克拉霉素0.25 g,每日2次,于早晚饭后,服药2周。口服泮托拉唑,每次20 mg,每日2次,于早饭前及晚睡前,持续给药5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痊愈:体征、症状以及溃疡炎症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显著缓解,溃疡面积缩小超过90%;有效: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溃疡面积缩小50%~90%;无效:体征、症状以及溃疡炎症均没有变化,或者加重。总有效例数为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观察:经为期5周的治疗,40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1、9、12、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2/40);40例实验组患者中,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5、14、9、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疾病复发情况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时间的随访可知,在40例对照组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复发,疾病复发率为17.5%(7/40);在40例实验组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复发,疾病复发率为5.0%(2/40);在疾病复发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现阶段在治疗胃溃疡患者时,临床常用的方法主要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胃黏膜以及抑酸等[3]。质子泵抑制剂作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能和H+-K+-ATP酶进行非竞争性和特异性作用,进而来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在酸性环境中,能转换成亚磺酰胺活性形式,不可逆结合壁细胞、二硫键分泌膜中的H+-K+-ATP酶,进而来对H+-K+-ATP酶活性进行有效抑制。除此之外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细胞,进而来有效降低壁细胞H+-K+-ATP酶活性,所以质子泵抑制剂能对基础胃酸进行有效抑制,并抑制胃蛋白酶分泌。
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患者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进而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4]。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奥美拉唑,具有比较理想的协调效果,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奥美拉唑的应用非常广泛。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5],在苯并咪唑环和吡啶环上的取代基因方面,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和奥美拉唑相比,泮托拉唑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更强;在微酸细胞成分中,泮托拉唑激活成活性形式环次磺胺的速度比较缓慢,所以能有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在强酸环境中,泮托拉唑能及时活化,提高药物效果,和奥美拉唑相比,泮托拉唑对壁细胞H+-K+-ATP酶抑制效果的选择性也更强。泮托拉唑钠粉针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泮托拉唑联合二种抗生素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疾病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鲁守东.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02-503.
[2] 刘志忠.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89-190.
[3] 郑超.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71-1072.
[4] 何建军,王艳玲.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26):118-119.
[5] 肖咏红.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饮食保健,2016,3(2):76.
R573.1
B
1671-8194(2017)07-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