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刚 顾光银 崔 虹 张 明
(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江苏东台 224200)
浅谈提高茧丝质量的对策
赵永刚 顾光银 崔 虹 张 明
(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江苏东台 224200)
从蚕种品质不良、桑叶品质不佳、饲养管理水平低、蔟具落后及蔟中管理技术到位率低、蚕茧交售及收烘管理水平差、行业内部整合不力、烘灶设施落后、制丝工艺技术落后等方面剖析了影响茧丝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转型升级、联动发展,良种布局、良性发展,强化服务、创新发展,规范技术、科学管理等提高茧丝质量的对策,旨在提升茧丝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稳定蚕桑产业。
茧丝质量;优良蚕桑品种;养蚕布局;省力化;方格蔟上蔟;消毒防病;收烘管理
在丝绸工业基础原料上,蚕茧具有唯一性。蚕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生丝质量的好坏,如蚕种品质的优劣,桑叶品质的好坏,饲养管理水平、蔟中管理水平、蚕茧交售及收烘管理水平的高低,蔟具、烘灶设施及制丝工艺技术的先进程度等对茧丝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生丝市场起伏较大,然而,高品位生丝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提高我国茧丝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稳定蚕桑产业,就必须提高茧丝质量。本文就影响茧丝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提高茧丝质量的关键措施,供同仁参考。
1.1 蚕种品质不良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家蚕品种经济性状是决定茧丝质量的第一要素。因此,选择适应性好茧丝质优良的蚕品种非常重要。优良的蚕品种,经济性状好,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解舒率高,茧丝长长,茧丝纤度适中。有了优良的蚕品种,还要实行良种良法,才能繁育出优良的蚕种,生产出高质量的蚕茧,从而生产出高品位的茧丝[1]。但据我们调查,目前部分地区由于蚕种市场监管不力,出现了大量的私贩种,造成蚕品种混杂,蚕种质量良莠不齐。而且,有的蚕品种适应性不强,蚕种杂交不彻底,优良经济性状未能得到充分显现;有的蚕种质量不高,卵质不充实,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影响茧丝质量。
1.2 桑叶品质不佳
桑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桑树品种的优劣和桑园管理水平的好坏。“蚕以桑为天”,桑叶营养物质的含量直接决定家蚕丝物质的合成量和叶丝转化率[2]。特别是5龄盛食期,家蚕食桑量大,绢丝物质合成多,丝腺增长快,如选用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适熟桑叶喂蚕,并确保家蚕良桑饱食,蚕茧的产量与质量就会大幅度提高。而桑叶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则取决于桑树品种的优劣和桑树栽培管理水平的好坏[3]。因此,桑叶品质对茧丝质量的影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1.3 饲养管理水平低
所谓饲养管理,就是指在养蚕过程中,人为地营造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环境、气候等条件,以满足家蚕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家蚕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对蚕茧质量至关重要。纵观生产实际,目前不少地区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如:蚕室条件差,或者没有专用蚕室,或者人蚕共室等现象普遍存在;蚕室内没有调节环境条件的设施设备,顺其自然的太多;养蚕技术较差,防病措施不到位,存在诱发蚕病的隐患;大蚕盛食期喂叶不足,导致家蚕饥饿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家蚕发生农药中毒或空气污染中毒的潜在风险增大,致使家蚕无法正常吐丝营茧,造成蚕茧产量不稳,质量下降。
1.4 蔟具落后及蔟中管理技术到位率低
蔟具的优劣和蔟中管理水平的好坏,蔟中管理技术是否到位,对蚕茧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蔟中光线、温度、湿度以及气流影响着熟蚕吐丝的快慢和丝胶凝结的速度,进而影响缫丝过程中的脱胶难易,即解舒的好坏[4],从而影响茧丝质量。蔟中如遇高温闷热、高温多湿、低温、过分干燥以及温度激变等不良因素,对茧丝质量影响很大[5]。上蔟过密,通风不好,会造成黄斑茧、畸形茧、内印茧等增多[6-8],从而使上茧率、解舒率下降,严重影响茧丝质量。据调查,使用先进的纸质方格蔟具,其上茧率、上车茧率和解舒率明显优于使用草笼蔟、塑料折蔟等蔟具[9-11]。
1.5 蚕茧交售及收烘管理水平差
蚕茧收购环境的好坏与蚕茧质量的优劣有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地区,蚕茧收购市场监管难、秩序乱,抢购或压级压价收购蚕茧的现象时有发生,按质论价难以到位[10],导致蚕茧质量下降。如果收购环境好,蚕农分类售茧(上茧、双宫茧、次茧等,分采分装,分类出售),化蛹出售,蚕茧质量就容易保全而确保蚕茧质量优良,反之蚕茧质量则差。如果蚕农采茧时间过早,鲜茧堆积过多、堆积时间过长,用塑料编织袋或布袋等软包装装鲜茧,出售统茧,茧站收购混合茧,甚至是毛脚茧,极易造成次下茧增多,破坏了蚕茧质量。
1.5.1 鲜茧处理不及时 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茧站为节约成本而减少用工;另一方面,烘灶设施不全、维护不力,造成烘力跟不上。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茧站收购鲜茧后,不能及时进灶烘干处理,鲜茧存放时间过长,发生一定程度的蒸热,造成丝胶蛋白变性而影响茧丝质量。
1.5.2 烘茧温度调节不合理 鲜茧烘制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烘茧,“高温急干”或“低温长烘”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丝胶变性。干茧出灶后,堆放不规范,或者打热包,导致蚕茧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5.3 烘茧干燥程度掌握不准 烘茧的干燥程度至关重要,若烘干过老,影响蚕茧质量,若烘干过嫩,又不利于储存。据我们对南通市、盐城市蚕桑主产区部分蚕茧收烘站的调查,随着茧站烘茧工作人员的陆续退休,茧站存在烘茧工作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部分新手技术不过硬,适干把握不准,干茧烘制老嫩不一。
1.6 行业内部整合不力
茧丝绸行业产业链很长,所涉及的农业、工业和商贸业3方各自为阵、彼此脱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11]。蚕农的关注点在于能把蚕养到上蔟结茧,茧站则在乎将茧层和蛹体的水分烘干,而不关心烘茧工艺和质量。生产、收烘和加工三者之间没有利益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蚕及烘茧技术和烘茧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提高,进而影响整个产业良性发展。
1.7 烘灶设施落后
鲜茧收购环节的短期经营性质制约了蚕茧收烘设施的投入和收烘技术的进步。目前,大多数蚕茧收烘站的烘灶仍以煤灶(土灶)为主,如浙江省的73-1型灶、江苏省的83型灶,以及它们的改进型,虽然干茧的适干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但该类土灶在二烘后阶段要降到合适的温度,可是在具体操作时往往难以操作到位。而且,该类土灶在烘茧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粉尘,对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1.8 制丝工艺技术落后
缫丝企业对技术改进投入不足,设备和工艺水平落后,也是茧丝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如选茧、煮茧、缫丝等工艺操作不当,集绪器不标准,不能热茧热缫等。
探讨提高茧丝质量,对于巩固和促进茧丝绸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持茧丝绸产业的应有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2.1 转型升级联动发展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的变化,蚕桑生产要想突破资源、环境和市场等多重约束,需要通过规模经营、高效养殖、多元发展、加工增值等多种途径,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新型的贸工农3方利益相互关联的联动机制,构建产加销3者之间新型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增强产品质量意识,茧丝质量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
2.2 良种布局良性发展
桑园高产优质、蚕种优良,是提高茧丝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茧丝质量的关键。
2.2.1 推广优良桑树品种 大力推广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桑树品种。因地制宜地做好桑园的发展规划,新建桑园要集中连片,远离污染源;并结合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快低产桑园的更新改造;同时,抓好新健桑园的树型养成,形成丰产骨架,促进优质高产。
2.2.2 推广优良家蚕品种 在蚕种繁育上,必须加快多丝量、抗性强、性状优的蚕品种繁育,严格原蚕饲养标准和蚕种繁育技术规程,做到杂交彻底,严格卵质检验。在蚕茧生产上,大力推广和应用茧丝性状优良的蚕品种,建立健全优良蚕种供应体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12]和《蚕种管理办法》[13],依法做好蚕种市场管理,从源头上把好蚕种质量关。
2.3 强化服务创新发展
2.3.1 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加大对蚕桑产业公益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和蚕桑生产技术水平为目标,加快蚕桑生产服务的创新,扩大蚕桑生产技术普及率和实用技术应用覆盖面,形成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体系,促进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东台市通过推行“八统一”全程社会化服务[14]、“蚕信(事)通”信息化服务[15]、“科技超市”式服务[16],增大了蚕桑生产实用技术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使东台市蚕茧总量和茧丝质量等多项蚕桑主要指标名列江苏省第1、全国前茅[17],今后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东台市的蚕茧产量和茧丝质量。
2.3.2 合理安排养蚕布局 科学布局是保证蚕茧生产高产优质的关键。要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科学统筹规划全年养蚕批次、各期(批)蚕种饲养量以及饲养时间。近年来,江苏省蚕桑主产区南通和盐城地区养蚕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东台市基本上已将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五改四、三秋改二秋”的全年养蚕布局调整为“两大带一小或二小”的全年养蚕布局,即:以1期春蚕和1期秋蚕为重点,蚕种饲养量各占全年饲养总量的40%~50%。夏季是桑树旺盛生长时期,在不影响树势和桑叶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安排一定的养蚕量,这样有利于树型养成和桑树恢复生长势,夏蚕饲养量以约占全年饲养总量的10%为宜。在秋蚕布局上,重点养1期秋蚕,或养2期秋蚕按“一大一小”布局。蚕桑生产地要根据自身劳动力状况、气候特点以及粮棉油菜等农作物生产布局,规避农田治虫用药高峰,围绕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因地制宜,科学制定适合本地的养蚕布局。
2.3.3 建立和完善省力化养蚕体系 随着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改进落后的、传统的饲养方法,减轻繁重的手工劳作方式已刻不容缓。小蚕饲育阶段,应加大推广以少回育为主体的有孔薄膜覆盖育、炕床育,大力推广温湿自动控制设备加温补湿饲育小蚕技术。大蚕饲养阶段,主要推广室外大棚育、简易蚕房地面育、蚕台育、条桑育、斜面条桑育等各类适宜规模化、省力化、轻简化的养蚕方式方法。加快推广和应用省力化机具,如切桑机、伐条机等,提高养蚕劳动生产率。通过生产方式的调整,提高劳动工效,促进蚕农提高茧丝质量的意识。
2.3.4 推广应用优良蔟具 加大推广应用优良蔟具,如推广应用纸质方格蔟、木制方格蔟等,坚决淘汰草笼蔟、塑料折蔟等蔟具。要按照熟蚕结横向茧的要求,规范方格蔟使用技术,正确扎制蔟片,提高横营茧比例和茧丝质量。
2.4 规范技术科学管理
2.4.1 把好桑园管理关 在桑园肥培管理方面,要重视施用有机复合肥,改变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的桑园施肥方式。在桑园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重视使用桑保专用农药,不购买、不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和蚕桑技术推广部门发布的配方治虫用药以外的农药。
2.4.2 把好蚕病消毒关 在消毒防病方面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消毒防病并贯穿于整个蚕期,彻底杀灭病原。养蚕前的消毒,要严格遵循“一洗、二刷、三消、四熏”的操作程序,以确保消毒彻底。养蚕期间的消毒,要从防交叉传染、防混育传染、防食下传染、防扩散传染4个重点环节把关;蚕体蚕座的消毒,小蚕期重视“三七糠”(3份石灰兑7份焦糠)、大蚕期重视新鲜石灰粉的使用,并坚持提青分批,及时淘汰迟眠蚕和弱小蚕。养蚕结束后,要重视“回山消毒”和方格蔟消毒,千方百计净化养蚕环境。
2.4.3 把好科学饲喂关 小蚕饲养以共育为主,坚持目的温湿度,1龄期温度为27~28 ℃,相对湿度为90%,2龄期温度为26~27 ℃,相对湿度为90%,3龄期温度为25~26 ℃,相对湿度为82%~88%。大蚕饲养一般以地面育、平面育和条桑育为主,饲养过程中,坚持既要轻简化、省力化和科学化,又要避免过于粗放的原则,尽力营造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饲养环境。蚕室南北要有对开的窗子,下部要有通风口,并配备纱门纱窗。坚持稀放饱食,及时扩座,避免蚕头过密,保持蚕座平整,保证每1头蚕都能吃饱吃足桑叶,为提高茧丝质量打下基础。
2.4.4 把好蔟中管理关 推广“室外预挂、室内营茧”技术,上蔟初期,移方格蔟于室外预挂,待熟蚕排出尿液、入孔定位后,适时移方格蔟于蔟室内营茧。搁挂的方格蔟,蔟片之间要保持10 cm的距离,蔟片底部要离地面至少40 cm。蔟中保护,一般以23~24 ℃的温度和70%~75%的相对湿度为宜,开门开窗,通风透气,蔟室气流以0.3~0.8 m/s为宜。适时采茧、分拣,使用通气性良好的硬包装袋装茧(不得使用塑料编织袋装运蚕茧),努力保全茧丝质量。
2.4.5 把好蚕茧收烘关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蚕茧收购政策[18],蚕茧收购实行“优茧优价、劣茧低价、按质评价、以级定价”。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标准,拒收人情茧、毛脚茧、嫩蛹茧和过潮茧。做好收烘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严格烘茧程序和工艺,把握好烘茧温湿度、烘茧时间,杜绝高温急干,不烘过嫩茧和过老茧,确保烘茧质量。在干茧的贮藏过程中,要规范堆放,不打热包,定时开窗换气,适时翻包,防止鼠害和蚕茧发霉。
2.4.6 把好工艺设备关 蚕茧收烘单位要及时改造传统的、落后的收烘设备,加大热风循环烘茧机等先进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缫丝生产企业要加快技术革新,加大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改进落后工艺和设备,提高丝织装备技术、工艺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配备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缫丝设备,深入挖掘提高茧丝质量的潜力。
[1] 俞学良.影响蚕茧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0(增刊):79-80.
[2] 朱红涛,刘建波,杨红丽.浅谈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08(增刊):69-70.
[3] 朱良均,姚菊明,闵思佳,等.方格蔟上蔟的环境条件与茧丝质优劣的关系[J].纺织学报,1999,20(4):230-232.
[4] 佚名.次茧的发生及预防[EB/OL].广西蚕业信息网,(2007-07-17).http://www.gxcy.gov.cn/hysg/ShowArticle.asp?ArticleID=8611.
[5] 杨愉.桑蚕不良茧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EB/OL].中国农业推广网,(2011-10-28).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0966.
[6] 杨立军,刘斯宇,单晓飞,等.防止产生桑蚕次茧的技术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4):18.
[7] 傅淑清,魏贵林,王亮.方格蔟对蚕茧产量、质量与饲养效益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3(3):334-337.
[8] 徐俊,桂干林,梁财,等.不同蔟具对蚕茧质量影响的试验总结[J].蚕桑茶叶通讯,2012(6):5-6.
[9] 朱良均.论优质茧丝生产技术[J].中国纤检,2010(6):32-39.
[10]贺臻全.优化收购环境 理顺收茧渠道 提高蚕茧质量[J].四川蚕业,2000,28(4):49-50.
[11]张志峰.谈提高我省蚕茧收烘质量[J].江苏蚕业,1991,13(2):1-6.
[12]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15修订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6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2006-06-30).http://www.moa.gov.cn/zwllm/tzgg/bl/200606/t20060630_640331.htm.
[14]顾光银,赵永刚,杨晓君,等.全面推行社会化服务 大力提升蚕业产业化水平[J].蚕桑通报,2012,43(1):46.
[15]杨斌,贲坤杰,崔虹,等.拓展信息化服务平台 加快蚕桑新技术推广[J].中国蚕业,2014,35(4):67-68.
[16]崔虹,杨斌,丁志用,等.东台市蚕业科技超市式服务模式的构建与运行[J].中国蚕业,2014,35(2):69-71.
[17]周建群,崔虹,曹勇,等.东台市蚕药统一配供服务模式及其运行效果[J].中国蚕业,2014,35(4):59-6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商务部关于做好取消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后续工作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2016-04-12).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h/redht/201604/20160401295904.shtml.
2017-06-05;接受日期:2017-07-06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 CARS-22);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 SXGC〔2017〕153);2017年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
信息:赵永刚(1973—),男,江苏东台,本科,高级农艺师。 Tel:0515-88108832,E-mail:48031995@qq.com
信息:顾光银(1965—),男,本科,高级农艺师。 Tel:0515-89561661,E-mail:dtggy@163.com
[S88-9]
C
1007-0982(2017)03-0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