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
[摘 要] “互联网+”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在此大潮之下,高等学校实施“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创业就业质量的必由之路。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师资力量缺乏、课程建设不足、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和社会参与度不高、政府投入不够和政策不明晰等问题。只有政府、高等学校、社会各方发力,并能做到协同合作,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结出硕果。
[关键词] 高等学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2-0149-12
近年来,“互联网+”和“创新创业教育”两个新名词见诸各类媒体的频率不断升高,深深吸引着公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眼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对此是青睐有加,纷纷拿出有力措施,将其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并积极组织实施,有的已初见成效。事实上,“互联网+”和“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它们自诞生之日起便有着天然的联系,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于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并处理好教与学,课程与学时、学分、学制,理论与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待遇等方面的关系,才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提高创业就业质量。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理念的,是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2012年11月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于扬指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一种思路找到若干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杭州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具时代性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5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表达了他及他的同事们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建议案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建议使“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说明“互联网+”已获中央政府认可。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应着力“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协调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7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这里所指的各行业,理所当然包括教育。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此间在举行“互联网+”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至此,“中国互联网+联盟”正式成立。
(二)“互联网+”概念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是基于各类信息网络(互联网或物联网)基础设施之上而开展的产业创新,旨在实现生产、研发、营销等流程的在线化与分布式,创新服务与制造方式,形成新业态与新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率与产品服务多样性。“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新业态与新模式的集成[1]。
“互联网+”概念的中心词是互联,它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发点。“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以互联网医疗为例,互联网力量进入医疗产业,并不会导致医疗行业的萎缩,恰恰相反,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创新力量,互联网医疗将催生一个全新的市场,促使一些新的产品和应用不断出现,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和选择。同样,互联网与零售业的结合又可明显促进电子商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而释放庞大的内需消费潜力,推动我国流通业在覆盖地理范围、覆盖人群上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得益于交易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命,流通业的效率和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提升[1]。
(三)“互联网+”的功能
“互联网+”是新业态的铸造器、新消费的催化器、新模式的孵化器、新经济的连接器,因而能有效催生传统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2]。
1.“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如果能实现即时通信,那么,其效果就能畅通无阻。譬如当下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或者视频交流;譬如交通领域,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打车拼车专车软件的推广;譬如在金融领域,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再譬如在零售、电子商务等领域,过去这几年都可以看到和互联网的结合,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还譬如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的发展;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诸如此类和接踵延伸的未知各类,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原有的传统行业都起到或都将起到很大的升级换代作用[1]。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马化腾指出,“互联网+”已渗透到工业和农业领域[1]。不久的将来,“互联网+”还会延伸到其他方方面面。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将提升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层次,而且将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新的机遇、希望与挑战。如此大潮之下,“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必将对环境、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管理、教师发展、学校组织等教育主流业务产生系统性变革影响,促使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样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新教育业务流程,可实现灵活、开放、终身、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培养满足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所需的各类创新性人才[3]。
2.“互联网+”推动新兴产业地位升级。在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前,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在目前主要是关注“培育”,还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近两年情况看,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到传统产业,包括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以及家电等传统制造业等等,如果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相结合之后,必将推动新兴产业地位升级,使之成为主导产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
创新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早在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教授就率先以MBA学员为对象开设创业课程。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创造性开发”课程,为创新教育之始。上世纪70年代,创业教育在美国蓬勃兴起。进入新世纪后,就在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之时,美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为拉动高端制造业、创造工作机会的引擎。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地位。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大会首次提出并讨论创业教育的概念,从此,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被称之为21世纪教育的3张通行证,是未来人们应该掌握的3本教育护照。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中国积极响应会议和宣言的精神,从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无不加紧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1998年,清华大学学生发起并主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专业,并积极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随即“创新创业”这个名词很快进入公众视野。10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在2010年开始火热起来。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目标与基本要求,同时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九大任务。接着,即同年6月2日在京举行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教育部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创业群体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它的对象不仅仅是在校学生,还包括全社会所有求学者,即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及成功创业者。当然,由于笔者身份和所处环境的原因,本文所论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象主要是指高校在读大学生。
三、“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助推作用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早于“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出现则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变革,这主要表现为:
一是翻转课堂、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及时、大量地掌握、理解创新创业的知识、信息,有助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是互联网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渗透性。从博客、微博,到APP应用平台和微信,可依托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便捷,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等手段让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并与之融合,因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参与性[4]。
三是网络平台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其优质资源可供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从另一方面讲,高校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创业基地并鼓励学生参与[4]。
四是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广泛参与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互联网+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实践计划,更为拓展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基础。网络创新不断被开发出来的各种需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及其效果,也更能诱导大学生发挥其创新创意能力,进而有效引导鼓励他们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4]。
四、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竞争态势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各个国家都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毕业生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难题的重要途径。契合这一难题,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识别机会能力、整合资源能力、承担风险的勇气、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恰恰符合了社会的要求[5]。以美、英、日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确定这一路径并坚实实践这一路径已日益得到政府、学校、社会的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
1.美国——案例教学,师生互动。时间回到200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政府、金融、科技、教育等各界开始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以推动制造业升级,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2009年美国知名企业家、投资人以及大学校长等联合成立了全国创新创业顾问委员会。2011年,3名主席之一的密西根大学校长科尔曼联合其他141位大学校长给当时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写了一封信,信中列出了若干建议,推动基于大学的技术转移。作为回应,商务部下设的创新创业办公室组成了18人的研究团队,用两年时间访谈了这些校长里的131人,并于2013年发布了长达百页的题为《创新创业大学:聚焦高等教育、创新与创业》报告,明确将大学里的创新创业归纳为学生创新创业、教师创新创业、积极支持技术转化、促进校企合作、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五大方面,且每一方面都提供了已经在大学中“落地”的创新创业案例,总结出了每所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项目并及时予以推广。
美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性”,反映出了美国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体现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问责制”文化和企业早已植入的“创业基因”。正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大学里的新内核。
哈佛大学在创业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譬如在课程内容开设上,不仅包括创业必需的基础知识类课程,如财务、营销、商务谈判等,还包括领导力、有效领导等行为科学方面的课程,紧密联系商业实践,重视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在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很快成为其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借此必须提及的是,斯坦福大学积极参入硅谷事业,做出了良好贡献。据相关人士估计,在1988-1996年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在这一过程中,正因为教师带头,融入社会,学校与硅谷之间才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互动效应。
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是其他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范本。
2.英国——情景模拟与创业实践相结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创业教育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的创业教育会在特定学科学习中把能力发展进行情景化模拟,使学生获得创业能力的锻炼;而课外的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学校的创业实践,加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技巧。他们在学校有团体性的商业辅导,要修满20个学分,学校实验室内有晚间交流研讨会制度,学校为创业学生提供1000英镑资金支持,为创业学生提供免费圆桌交流场所,开发有创业游戏,挑战“领导能力”,控制花费,维持利润等。
3.日本——与本地区产业紧密结合。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与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相结合,依托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高校常常设置产学合作中心,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为企业开展项目咨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注重创新成果转化,在校内建企业。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国外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如下特点:一是在课程开设方面,有完善丰富的课程体系,涵盖创业意识、融资、营销、管理、商务谈判等内容。二是师资力量强,有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注重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三是在规章制度上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配套政策健全。四是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五是注重与当地产业结合,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优势。六是关注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
紧跟世界高等教育潮流,中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2010年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并初显成效。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创新能力掌握水平(54%)比2013届(53%)、2012届(50%)略有提升。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2.3%)高出0.6个百分点,比2012届(2.0%)高出0.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届(1.2%)高出了0.8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比上届(3.3%)高出了0.5个百分点。从近3届的学生创新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估算,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这些数据说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一方面,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创业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悖论。数据显示,中国的创业者大部分集中在中学以及高中学历群体中,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创业者群体总数的9.2%,青年创业者中也只有12.2%的人拥有本科学历。而在美国,创业者群体中的51.7%以及55.5%的青年创业者拥有大学学历。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呈现出类似特征: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毕业生。这就说明,学历越高者,创业积极性越低。
二是大学生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而且大多从事低端行业。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仅有不到2%的青年创业者是基于中高技术的创业。作为青年创业者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其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服务、餐饮、零售等行业,创业项目所在行业和大学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对大学生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即他们的创业项目多集中在人们常说的低端行业,而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创业的案例屈指可数,这反映出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许多高校仍是短板。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
1.领导层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大作用,没有将之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是作了表态性的反应,因而不会去研究、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因而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学分认定、学业评优等方面只能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难以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特质和应有地位。
2. 组织体系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清。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证方能顺利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高校并没有按这一要求成立领导小组,没有建立工作机制。有的高校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工作机制的影响,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放在招生就业部门,甚至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拆开,创新教育放在教务部门,创业教育放在招生就业部门。组织体系不健全、多头管理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完善和发展。
3. 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引领创业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而不能只顾及一方面而不及其余。譬如一些高校尽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但因无相关的专业、课程做支撑,创新创业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再说,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独创性、实践性、风险性和复合性等特点,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创业激情,高度创业意识,勇于探索,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创新创业高级人才?唯有各高校不断探索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才能在实际上有所作为。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但在实际上,有关创业就业的话题更多,即使将创新和创业并提,也往往偏向创业一边,大学生创业的创新因素很少。学校鼓励有科研潜质的大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科研团队,考虑更多的是为他们今后考研、从事科学研究做准备,而没有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创新创意活动中来,没有将创新与创业关联起来。
如何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实施好创新引领创业?各个高校都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4.师资力量匮乏。创业不同于传统的工商管理,创业学以创业者、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创业初期的相关问题,涉及到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法律、税务、金融等相关学科知识,但侧重点是研究商业组织初期的活动或行为。作为一件新鲜事物,高校教师在受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尤其是创业方面的教育,更没有这方面的实践训练。现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他们只能另起炉灶,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实践教学是其短板,其知识结构、经历单一,学科之间、专业之间交流、跨界、融合存在较大障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之间,对前者熟知的程度高些,他们能够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设计制作PPT课件、SPOC(小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并运用于教学;于后者,他们则相对陌生。目前,高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要是学院(系)副书记、辅导员这支队伍,他们的阅历、经历还不足以承担起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
5.课程资源缺乏,学时、学分少。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大学推进创业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并将逐步成为连接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创业行动的重要桥梁。
目前各高校缺乏创新创业的系统课程,现有的课程主要围绕创业基础展开,而没有深入到创业企业的运营和创业人才的成长实践中,学生创新创业所迫切需要的训练发散性思维、资本经营运作、市场开拓与营销、创业机会识别、网络创业知识与技能、税收、电子商务与法律等方面内容的课程则很少开设甚或为空白。即便已开设的相关课程,其学时也严重不足,加上学分太少,因而远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
6.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中有能力、有意愿从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还不强,创新创业文化还未形成,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郁。
教师方面,开设一门新课尚需所在学院做大量的工作,何况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特殊要求的创新创业课程,对长期呆在象牙塔中的他们而言,确实有相当大难度。同时,学时、薪酬对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更要命的是,教师职称评审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在高校以科研论英雄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此想让教师像外界期盼的那样真心地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是很难做到的。至于学生方面,功利驱动不可否认,而创新创业意识、欲望不强则是关键。为了更好的就业,他们蜂拥在考研的独木桥上,或者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备考公务员、考各类证书,而需要各种资源和付出艰辛努力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创业,除了有家庭背景、本身对创业有着天赋的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对创业采取的是观望或者不闻不问的态度,上创新创业课程只是为了拿学分。
7.政策不明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创新创业的学生“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但具体放宽多长时间,不明确。目前,一些地方和高校细化了规定,如有的省规定学生可以保留学籍8年休学创业。但就学校和想创业的学生而言,都希望国家层面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媒体报道,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此,我们充满期待。学生人头经费方面,政府目前还是按惯例对高校划拨,没有因创新创业教育所需增拨经费。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平台建设、实操训练、活动举办、经费支持等,对高校而言,都是新增列的,需要大笔开支,政府没有考虑。对帮助、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公司,也没有制定明确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方面,如何减免,减免多少,没有具体规定,这导致他们与高校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只是出于业务往来、校友关系而表现出一种姿态。
五、在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之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督查,检查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督查专班,到各高校检查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以了解学校领导是否重视,是否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是否建立工作机制,有无具体实施方案,是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牵头部门是否明确,工作运转是否畅通。而且必须明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做得好的学校必须予以鼓励,做得不到位的学校应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将检查结果与招生计划划拨、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安排等挂钩。
2.强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只有训练有素、学有专攻、术有专长的教师队伍才能担当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好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一是聘请企业、行业中创新创业取得成功的人士到高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并给予他们相应职称和报酬。二是高校要加强自身的教师队伍建设。可将教师送到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做得好的大学进修学习;或安排教师到创业业绩突出的企业、公司学习锻炼。
3.加强课程建设,增加学时学分。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核心。高校必须组织由校内外有关各方参加的课程建设团队,精心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定制专门的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发现问题、头脑风暴、功能设计、用户需求调查及新产品构思方面的课程。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MOOC)、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以“互联网+”为导向的精品课程资源服务体系[6]。要将一些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相关课程作为选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学时学分。
4.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搞好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学时、薪酬计算上,其权重比一般的新开课要高。在职称评审上,应单独拿出职数,制定专门的评审条件,而且同类情况下,优先考虑这些教师。学校要拿出专门的经费,加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对其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
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真心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就会失去其本真意义。高校必须采取有力举措,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创新创业不仅与个人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紧密联系。二是在评先评优方面,对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倾斜。三是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定期举行政策讲解会,普及创业政策和贷款流程,及时通报国家、学校针对创业的相关政策;对调查中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实现精准推送。四是提供专门的经费、场地、设备设施,并积极与企业、公司联系,开展丰富的创业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练手,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潜力点。五是积极举办创业比赛、模拟创业活动,让学生参与创业项目,积累一些自主创业的体验,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六是成立创业社团,引入头脑风暴,寻找创业伙伴。七是引入企业家讲座,让准创业者知晓更多创新创业知识。八是发挥校友优势,为更多创业者铺路。校友会资源是高校得天独厚的资源,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渠道的信息、人脉,市场因此得以延伸。校友为创业初期的在校生提供扶持和帮助,通过高质量的校友活动创造沟通交流机会,形成良性的校友创业生态链。
5.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对创新创业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剖析创业的业务流程,把握创业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环节,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和方案,找出创业活动的客观规律,从而创立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理论和方法体系,更好地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6.政府的支持必须到位。政府要成立由发改委、财政、教育、工商、税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每个部门要拿出具体、细化的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激发社会广泛参与的方案,并积极协同。譬如教育、财政部门,要考虑增拨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譬如税务部门,对帮助、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公司,要拿出具体的税收减免政策。
六、结语
创新是民族之魂,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历史的机遇,也是时代的召唤,高校应顺势而动,积极作为。在具体实施中,应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少走弯路;应结合国家政策指导,剖析创新创业本质,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全方位打造创新创业能力;应结合创业失败的教训和创业人士的谏言,全盘设计课程,打造平台、团队,营造氛围,组建专班和指导教师队伍,引入案例式指导。同时,应解决好关乎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如何借鉴国内外高校在此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如何引入第三方评估,使得这项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持续的生命力,如何提升创业学生比例,如何保障创业的存活率,如何提升创新创业的技术含量,如何衡量创新创业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就业人口和生产总值的贡献度,等等。如果将上面提到的措施真正做到了,上述问题就能得到很好解决,那么,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创业就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王 振,等.互联网+: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2]安 晖.“互联网+”的作用、核心与着力点[Z].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2015-03-26.
[3]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Z].俊杰在线,2016-
10-18.
[4]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5]徐小洲,等.美、英、中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Z].道客巴巴,201
4-01-06.
[6]李晓华,张丽萍,王晓凤.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责任编辑:马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