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五种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制定严明的适合本班实际的班规班纪,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建立融合的班级环境,师生同心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 中职班级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69-02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两大点,一是班级管理者也就是班主任,二是班级成员即学生。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管理一个班集体, 涉及到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水平、责任心和爱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职生存在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不仅不如意,而且还沾上很多不良习惯。他们养成的诸多不良习惯长期积累下来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组织纪律和思想品德差。他们目无尊长、好吃懒做、打架斗殴、通宵玩游戏、逃课旷课、上课打瞌睡,等等,这些不良表现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家长觉得他们年纪还小,社会阅历少,如果就此让他们流落社会,那么他们可能容易被居心叵测的坏人所利诱,会做出让社会让家庭受损的事情,因此,家长就会找一所中职学校,让他们在学校继续待两三年,等他们年纪大一点,懂事一点才让走出社会,这是一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来报读中职的最初想法。带着这种混日子的想法来读书,当然不会认真学习。一个班集体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有这种想法,而又没有得到好好引导,那么这个班将会是一个糟糕的班集体。作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经验的班主任,我们要懂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到校,班级组建后,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思想主导行为,只有把学生的思想观念摆正了,才能更好地把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学生也才会愿意接受教导。知识技能可以慢慢教,慢慢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树立好。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按学校要求每周两次班会外,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除了周末,笔者几乎天天晚上都到教室给学生上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理念教育课。从一开始就向他们灌输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就业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就业才能保证健康的正常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没人能帮你一辈子,只有你自己努力了,将来的人生才有希望。现在努力了,两三年后你的人生是选择题;现在不努力,两三年后你的人生就是填空题。离开初中来到中职学校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努力把这个转折点变成一个自我发展的新开始。班主任要在这一个新开始帮助学生逐步脱离原来不良的思想倾向,转变不良的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与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得到升华,并在学校中共同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让大家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制定严明的适合本班实际的班规班纪
我们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里,自然就有校规校纪,班纪班规。一个班集体的班规除了要有学校统一的有关班级管理的规定外,还要有适合本班级特点的规定,因此班主任要与全班同学一起共同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班级内部使用的班规。在制定班规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有的时候班主任还得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好好观察和了解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等,然后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的班规。班规制定出台后,还要制定一个班级管理量化表,对班规中的条条框框进行量化,以便具体实施。这样,通过量化表就可以比较客观地考查每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每周公布一次量化结果,并由全班同学共同监督每一个学生执行班规的情况。为了使班规能够得到严格执行,把平时的量化结果作为期末评优的主要参考依据。
班规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指针,能不能有效执行班规,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管理质量。因此,严明的班规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严格执行班规是班级管理的保障。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制定、执行班规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要适当地依时依事的变化而改变,使班规能与时俱进,更好地管理班级,使整个班集体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
教师行业里有一句话,看一个班主任的为人,就知道他的班级。笔者从事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十几年,经常听见这句话,也深深地体会了这句话。一个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跟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及班主任个人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班主任是一个要求严格、雷厉风行、责任心强的人,那么他带出来的班级就会是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学生责任心强的好班级。相反地,一个漫不经心的班主任,带出来的班级也会是松散的一盘散沙的班级。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家长和学生择班读书的原因。从这一点来看,家长和学生选择的其实是这个班主任的人品。从教育来看,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胜于任何一个科任教师。这是因为班主任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更加全面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个人的言行。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都懂得这样一个原则,言传不如身教。一个教师讲得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示范,那么所讲的话都将是无效的。中职生特别是一年级的中职生,他们绝大部分是15至16岁的年轻人,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来说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如果班主任是一个言不符实的人,那么他所讲的话,所做的事都很难服众。班主任只有把自己修炼好了,言行一致了,才能要求学生去遵守班规,营造出一个向上的班集体。笔者在管理班级中坚持奉行这样一句话,“做不到的就不要说”,并把这句话当作班级每天早训的口号。每天早训,全班学生都要喊一遍这句口号,要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务实的人。同时也以此提醒自己,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今天你打算要做什么,能做到吗?不能就不要乱承诺,比如,请假外出能按请假单的时间归校吗?上课能坚持不打瞌睡吗?能按时作息吗?特别是午休和晚修能按时吗?上实训课能认真训练吗? 笔者这么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以身示范。
四、建立融合的班级环境
一个融合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团结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大家是师生关系,课堂下大家是朋友甚至是亲人关系。心灵相通,相互交流。要让学生感受得到班主任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是值得他们信任的。师生之间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和谐的氛围,使大家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班主任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然后才能把握到处理问题的尺度。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班主任都不要着急,也不要听别人一说不是就上火,而是要先听听学生怎么说,让学生把事情跟班主任讲清楚,然后再去解决和处理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尽心尽力地跟班主任共同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相信自己的班主任,主动找班主任来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维护好班级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起融合的班集体。
建立融合的班级环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始终把这当作管理班级的起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因此,在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十几年中,极少出现因本班学生主动挑起的事端,更不会有学生在本班上闹事,滋生不和谐因素。
五、师生同心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社会,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一个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班级成员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建设一个班集体。让学生知道,一个班级的好坏不是某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知道,不能把班级工作或班级荣誉感认为是班主任的事情,或者是班干部的事情,而是整个班级的事情,是每一个班级成员的事情。在管理班级方面,班主任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有的时候甚至制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一些班上的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艰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因此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知道班主任既然能把这项工作交付与你,就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处理好,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管理班级,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共同维护的良好局面。也让学生知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举全部人员之力,互相信赖,共同管理的结果。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班主任要做好领航人,学生要做好护航人,共同把班级这艘船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周红梅.中职学生班主任工作浅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4)
[2]黄苗.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
[3]罗正华.班主任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林广康(1986— ),女,汉族,广西北海人,本科学历,助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