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师
[摘 要]自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地理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种理论方法的指导下改革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知情统一、有意义的学习等观点,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在解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影响
20世纪50年代,美国兴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并对全球教育、文化、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将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提倡注重人类自身特征,将人的认知、情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强调人的发展潜能和价值。近年来,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自由学习,认为学习活动应该是由学生主动进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价值观等,相信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来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该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并加以同化后的知识才能对学生的个体行为产生影响。而且,只要具备适当的条件,每个人所具备的发现、学习、掌握和丰富自我知识的潜能都能够被激发出来。
(二)强调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忽视了学生情感体会的教学是无意义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应该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开展和学习方法的传授,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
(三)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方式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无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一种能将学生各方面经验都融合在一起,对学生个体认知、情感态度、技能学习、未来选择等都具有显著影响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学习是区别于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的无意义的学习来定义的,是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对传统地理教学的变革作用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了冲击,推动了传统地理教学的改革。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这就要求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说在学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一章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的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的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二)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展综合能力为主。比如在学习“从宇宙看地球”一章时,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等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辨别地理方向。其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除了老师所教内容,还要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学习到“城市与地理环境”时,老师可以以本市的发展为例来介绍,让学生谈谈目前我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在评价时也要融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不仅仅要对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三)对地理教学方式的创新价值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学要知情合一,这对地理教学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单向教学,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探究学习法的应用。探究学习法更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能够达成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升华情感的三大目标,促进学生的自由发挥、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时,老师可以选取本市的某些区域,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来完成本章的学习目标。
三、结语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标准,它不仅仅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还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本论文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贺江涛,张胜前.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城市与城市化”为例[J].地理教育.2015(11):45-46.
[2]张韵.浅析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角度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2(38):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