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建议

2017-01-14 09:48:31李勇
中国果菜 2017年5期
关键词:杞柳郯城郯城县

李勇

(山东省郯城县农业局,山东郯城 276100)

郯城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建议

李勇

(山东省郯城县农业局,山东郯城 276100)

农业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本文通过分析郯城县农业品牌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强化宣传指导、筑牢品牌理念、加大品牌培育、优化创牌环境、强化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

郯城县;农业品牌;现状;建议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南部,地处鲁苏交界,为山东“南大门”“齐鲁之通衢”,是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为鲁南“咽喉”之地,是“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和“沂蒙草莓之乡”。郯城县属沂沭河冲积平原,总面积1189km2,辖1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97万人。耕地面积7.16万hm2,小麦、水稻、玉米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郯城县先后荣获“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素有“鲁南粮仓”之称。

1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1.1 产品资源丰富,优势产品突出

郯城县是鲁南重要的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有:郯城银杏、姜湖贡米、郯城杞柳、郯城草莓等[1]。

1.1.1 郯城银杏

郯城县是著名的“中国银杏之乡”,银杏栽培历史已有3000余年,境内至今仍保存着规模宏大的古银杏群落。目前,银杏绿化面积2余万hm2,其中成片林面积1.33余万hm2,定制银杏1500万株,各种规格苗木3亿余株,年产银杏果200万kg,银杏干青叶800万kg。近年来,依托“郯城银杏”区域公用品牌资源,以绿源银杏、仁和制药、安泰生物等企业为龙头,发展银杏果、叶加工企业40余家,主要开发了银杏白酒、银杏啤酒、银杏茶、银杏八宝粥、白果罐头等8个系列3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

1.1.2 郯城杞柳

以杞柳为代表的柳编制品快速发展。围绕李庄、庙山杞柳种植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万亩杞柳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基地面积达2667hm2,有“大红头”“庄坞柳”“大青头”“小红头”等优良品种。依托丰富的杞柳资源,形成了柳编专业村23个,柳编专业户近万家,建立了以市级龙头企业万全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杞柳加工企业60余家,其中24家拥有自营出口权。4000余种柳编工艺品,远销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逾3亿元,人均增收8000余元。

1.1.3 姜湖贡米

郯城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33万hm2,涌现出“姜湖”“野壮”“郯国香”“爱友”“都堂”“晶如玉”等六大品牌系列。其中,临沂市姜湖贡米米业有限公司的“姜湖”品牌产品有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2007年8月,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并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业部绿色食品A级认证,是山东省目前有名的稻米加工类绿色品牌。在第七届中国稻博会上荣获“中国优质稻米”的荣誉,被评为沂蒙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

1.1.4 郯城草莓

近年来,郯城县草莓种植面积迅速发展,港上镇、花园乡是鲁南苏北有名的草莓生产专业乡镇,以向阳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狼湖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现种植反季节大棚草莓2000hm2,先后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绿色认证,并注册了“郯香”“狼墩”等品牌。与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大中型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年产值5000余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可观。

1.2 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品牌体系日趋完善

1.2.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

近年来,郯城县注重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2]。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00个,家庭农场320家,种粮大户50户。

1.2.2 “三品”认证强力推进

着力打造“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大品牌、知名农产品集体品牌和知名企业产品品牌,提升郯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认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截至目前,全县农产品“三品”认证数量达到50多个。

1.2.3 品牌宣传深入拓展

积极鼓励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与江浙沪客商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整合特色农产品开展营销公关,使一批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农产品进入配送中心和超市[3]。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及合作社参加各类国家、省、市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使郯城农产品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显著提升,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

2 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郯城县在推进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土地分散经营,不同农户、农场、企业之间在技术、资源和生产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业品牌组织化程度比较低[4]。

2.1 品牌发展不平衡,结构建设不尽合理

从注册的农产品来看,初级粗加工产品品牌比重较大,而深加工型产品品牌比重较小[5]。就总体而言,虽然郯城县品牌发展较快,已经拥有了“郯城银杏”“姜湖贡米”等几个“叫得响”的品牌,却没有全国名牌产品,只有“姜湖”一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这和郯城县拥有的资源优势十分不符。

2.2 多数产品有名无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郯城具有生产稻米、草莓、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多数农产品有市无牌,没有商标,没有包装标识,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三品”认证的产品少,一些产品被外地商贩收购后,装入印有外地品名的包装,如柳编产品多被临沭县企业外销,导致产品销售渠道受限、知名度差;一些优质产品规模不大,难以满足大市场的常年供货需求,稳定性差,销售渠道窄,经营效益不佳[6]。

2.3 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推广应用率低

各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后,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标准化技术推广、质量检测手段落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标准化覆盖的深度、广度有限;一些农户、农场、企业存在生产、加工等环节仍沿袭传统做法,不注重标准的实施,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关键技术环节,如生产、包装、检测、冷藏等方面与出口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4 品牌龙头企业偏小,辐射带动力不强

目前绿源银杏、仁和制药、安泰生物和姜湖贡米等企业在品牌建设上虽有一定建树,但横向比较来看,还属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有限的企业;同时,现已形成的品牌产品大多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少,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在产品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发展后劲不足,品牌效应不高。

3 推进农业品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农业品牌建设事关郯城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事关郯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事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3.1 强化宣传指导,筑牢品牌理念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推动和引导各类农业企业争创名优品牌。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网络的导向作用,开辟专栏,加大对优质农业品牌和商标重要性的宣传,营造“农业看品牌”的观念。另外,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品牌建设主体的指导,通过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增强品牌建设意识,树立“争品牌、创名牌”的理念。

3.2 突出资源优势,打造重点品牌

突出区域布局。根据郯城县农业经济布局,要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把“郯城银杏”“姜湖贡米”“郯城杞柳”“郯城草莓”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以资源优势布局来实现规模效应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整合农业品牌资源,打造一批全省到全国有名的农业品牌。

3.3 强化基地建设,保障持续发展

按“基地带产业、产业树品牌”的思路,从现有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银杏、稻米、杞柳、草莓等)出发,尽快制定农业品牌基地发展规划,按照品牌各自的发展前景、实际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以示范基地带动特色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培训,积极开展“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郯城县银杏、稻米、杞柳、草莓四个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为郯城县农业品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代健康.加快会泽县品牌农业建设的思考[J].云南农业, 2010,(6):9-10.

[2]任善贵,程江锋.广西富川县品牌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1,(9):71-73.

[3]张明沛.“三大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J].人民论坛, 2003,(5):8-9.

[4]吴永志,钟玉萍.挖掘城郊农业优势潜力,发展农业品牌经济[J].广西农学报,2007,5(22):69-73.

[5]沈建军.慈溪市农业品牌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4,(24):173-174.

[6]宋凤巧.滦县农业品牌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5):326.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Agricultural Brand Construction in Tancheng County

LI Yo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Tanche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Tancheng 276100,China)

Agricultural brand building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is an important choice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brand development in Tancheng county,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for example to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guidance,to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cept,to brand development,to brand increase optimization environment and to strengthen the base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brand economy in Tancheng county.

Tancheng county;agricultural brand;present situation;suggestion

F323.5

A

1008-1038(2017)05-0041-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5.012

2017-01-25

李勇(1973—),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品牌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杞柳郯城郯城县
解放战争时期还乡团的由来、危害与瓦解——以郯城县为中心的考察
不同激素对彩叶杞柳扦插的影响
江西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4:31:36
My Mother Taught Me About……
“银杏红茶”助农增收
郯城县渔业养殖现状分析及对策
临沭县杞柳生产机械化收获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初探
山东郯城:多肉种植成花卉苗木产业“新宠”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丰收
早春土豆播种忙
杞柳皮综合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