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
评弹艺术作为中国曲艺的瑰宝,自清中叶以来始终是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已经深入了生活中。人们对评弹的印象与江南息息相关,古典园林、悠悠古镇、临河茶楼、吴侬软语……江南人惬意、怡情的慢生活,午后沏上一杯茶,听说书先生娓娓道来,拨弦吟唱那每天连续的精彩长篇。虽然它讲述的语言吴语地域以外的人很难听懂,但是被誉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评弹音乐却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青睐甚至痴迷,由此评弹的知音遍布大江南北及海外。
评弹唱腔,起源于江南读书人吟诵诗句的吟诵调,后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丰富,发展至今已拥有二十多个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评弹音乐优美而雅致,充满了灵秀的特质;评弹音乐灵动而自由,具有充分的想象创造空间。我的老师赵开生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已运用评弹音乐谱唱了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数十年来传唱不衰。这首作品也让评弹这门地方曲种成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曲种,所以说评弹流派唱腔除了原汁原味的自弹自唱表演形式以外,通过创新、交融、嫁接等多种方法,对评弹的传播和发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完美融合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娱乐结合,流行音乐歌手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完成融合创新任务。我受邀参与了这档节目的录制,与我配合的是以唱《High歌》出名的歌手黄龄,我们合作了《茉莉花》和《花好月圆》两首曲子,并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进行了成功融合。传统艺术通过现代传媒进行展示往往容易吃亏,因为我们习惯了在书场演出,我们有我们的表演方式,说噱弹唱演,两个小时,很过瘾。多年来,评弹在与其他艺术门类合作或在录制电视节目时,我都有一个宗旨,就是必须尊重它,必须对传统艺术有所敬畏,而不是把传统艺术作为一种应景的摆设或力图改造破坏传统,就像在2016年央视春晚表演《山水中国美》时,我坚持要用原汁原味的评弹流派唱腔作为节目开头评弹表演时段的演唱,并且一定要把评弹基本演奏乐器——琵琶、三弦的过门加入。因为我的坚持,评弹特色得以保留,艺术魅力得以彰显。
同样,在《叮咯咙咚呛》节目的录制中,《茉莉花》这个作品是将江南民歌《茉莉花》作为基调,前半段运用了评弹蒋(月泉)调的代表作《西厢记·莺莺操琴》,由我演唱,黄龄用《茉莉花》的唱来映衬,再加上布景灯光所体现的江南画卷,让人恍如来到了江南,耳边弦索叮咚,眼前茉莉绽放。我身着长衫,手捧三弦,评弹所要表达的形式美感,浓浓的江南气息尽在其中。有意思的是下半段曲风一转,水乡古镇霎时变成了繁华都市,当爵士风的《茉莉花》节奏响起,我与一袭白旗袍的黄龄共同演唱,一股时尚之气跃动起来,着实让评弹high了一把。出乎意料的是,评委嘉宾居然对评弹艺术都不陌生,赵忠祥老师现场讲起了苏州话民谣,李谷一老师提议让黄龄唱评弹,大家共同弘扬传统文化,从而实现节目的真正目的。建议非常好,但难度十分大,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评弹的流行音乐歌手,要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段,不太现实。最后我们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合唱一首上海老歌。黄龄抱着琵琶身着旗袍用苏州话来演唱,颇有评弹女演员的气韵。黄龄是上海人,上海话也属吴语区域,然而上海话和苏州话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苏州话在唱腔语调咬字口型,特别是尖团音的运用等方面十分讲究,我努力地帮她一个字一个字的拨正。这首歌的编排可谓别具匠心,是将《花好月圆》和《西湖春》两首老歌糅合而成。第一段我用苏州话演唱;第二段黄龄用苏州话演唱,我用三弦为她伴奏,她掌握了苏州方言的甜美和软糯的特点,怀抱琵琶唱得十分投入;第三段我拿三弦她抱琵琶相视对唱,气氛达到高潮。细想这个过程,虽然是对一首上海老歌的演绎,但运用了评弹的表演形式和语音腔调,体现出了评弹唯美、典雅的特点,评弹作为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年轻粉丝们的关注与喜爱。
必须强调的是,纵然我们的跨界创新获得了赞誉,但一个传统艺术的坚守者,一个评弹艺术的传承者,必须对艺术本体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深谙其艺术内涵,熟练掌握基本功,及至具有一定的造诣,创新起来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从业者要让评弹艺术跟上这个时代,成为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员,吸引更多的非传统固定受众来关注评弹,其自身就必须有所为。这个“为”没有预设的模式和照抄的路径,而是有很多选项可以选择;选项并非是统一的方向,创新也可以有多种方式,我们只要立足传统、开拓思路、融入时尚、体现品位,那么有丰富底蕴而又表现灵动的评弹艺术就能在新的时代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新民乐评弹成功试水
我在评弹音乐跨界创新的路上已走过了十余年,而这却源于一次偶然的机遇,它迫使我必须动脑筋、做出改变。2004年我们应上海新天地“透明思考”舞台的邀约演出,台下观众是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评弹表演虽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是毕竟很多观众从未听过评弹,对我们弹唱的流派唱腔难有共鸣。第一个节目尚能压得住,表演到后面就散神了。因为评弹演员是坐着静态演出,观众看到一成不变的节目形式慢慢就觉得乏味了。这完全不同于我们针对老观众的演出——语言无障碍,流派全精通,最原生态的演出也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这在“透明思考”的舞台却完全行不通。
其实曲艺演员是最能够根据现场气氛和观众状态进行应变的,这也是演员的意识和功力所在。第一场演出结束后,我们和运作方一起商量办法,可喜的是包括杨惠珊、张毅等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爱和推崇令我钦佩,他们认为评弹这门代表江南文化的精湛艺术必须要演下去,但是要有所改变,要有符合这个舞台和新受众的模式,而评弹的自弹自唱、体现流派特征、弘扬经典等基本要素不能丢,这是我们双方的共识。他们认为,可以在形式上更加唯美和注重江南特质,在音乐上不削弱评弹主体唱腔同时丰富乐器的组合。台湾知名作曲家张弘毅是电影《玉卿嫂》的曲作者,毕业于美国波士顿柏克莱音乐学院,第一次听过评弹后激动地跟我说:“我不敢动它,怕动坏了。”我听后很有些自豪感,这说明评弹虽然是民间曲艺艺术,但它的魅力无限。我把想法告诉了张先生,认为评弹可以动:“原汁原味的东西都在,如果我觉得动坏了,那我们就回去,回到原生态。”我们就是在不断的磨合和沟通中改编出了许多作品,涉及俞调、蒋调、祁调、严调等一些经典唱段,还运用评弹曲牌【山歌调】、【道情调】、【乱鸡啼】、【大九连环】等创作出了一批新作品。舞台上复古的服饰、幽雅的灯光、朦胧的纱幕呈现出一种江南的古典美。大幕徐徐向上,音乐响起,弦索叮咚,评弹乐器配以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从演员的唇齿间唱出的这九啭三回、呖呖莺声令人陶醉。
这台以“新民乐评弹”命名的演出效果极好,影响很大,一周演出五场,甚至周五和周六晚上还要加演。很多评弹老观众都是慕名前来,甚至因为座位紧张,我们经常要为朋友们开后门订位。因为新天地是上海的地标,再加上这台节目把民族传统艺术做成了一场精彩的表演秀,所以我们还作为展现上海文化的窗口接待了很多国家政要和海内外名人,如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就曾多次前来聆听,连战先生在访问大陆的上海行程里,也安排了到“透明思考”听评弹。
摇滚评弹与爵士评弹,两道改良式艺术大餐
我们在对评弹音乐的改编创新中还创造了“摇滚评弹”这一表演形式,来源是评弹曲牌【乱鸡啼】的名段《三笑·祝枝山看灯》,其中的赶板叠句和摇滚RAP相似;我们又把首尾和中间的唱腔与过门进行改造,增强其节奏动感和跌宕感,重新填词创作了摇滚评弹《灯花辉映上海城》。在这个作品中,我们更大胆了一步,对演出服装进行了改良,以长衫为基础,在色彩和款式上增加了创意,并且改坐唱为手捧三弦站着唱,使得整个演出更有活力。这个作品不但在上海的多个重要场合表演,还应邀参加了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曲艺节的演出,荣获精品节目奖。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回暖复苏,不少在时尚文化界颇有建树的人士开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和新乐府音乐机构合作创造了“爵士评弹”,一般人会觉得爵士乐和评弹风马牛不相及,根本做不到一块儿,其实不然。爵士乐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是它有个特性,就是讲究即兴。爵士乐是很灵动的,评弹作为曲艺,它的音乐唱腔也是灵活而自由的,所以二者交融也能产生有新意、好听的作品。有一首根据经典改编的《王魁负桂英·书房夜读》就是我很喜欢的选曲,这首曲子原创者是评弹大家周云瑞先生。他突破了原来评弹唱腔的技法,在唱腔处理上更有意境感,可谓声情并茂。在改编过程中,我在处理对景物的渲染上充分运用了音乐的气氛烘托。其实最重要的是这首曲子不是把音乐做成简单的过门叠加,唱也不被框死,而是根据音乐的感觉而进出游走,尝试唱时不拘泥于过门,像过去读书人之吟诵调一样由情而发有感而唱。这是一种境界,目前来说也只是一种尝试。正如我国著名音乐人卢中强所说:“评弹就像一个人,在每个时代,他的五官、四肢等是不变的,但他穿的衣服可以随着时代去改变。只是困难在于,我们如何找到一件合适他的衣服。”这个改变应是恰当而合理的,绝不是粗暴的。
今年4月,我与搭档陆锦花携手新乐府及十三月唱片,共同打造了新专辑《腔调》,包含《天涯歌女》《王魁负桂英·情探》《莺莺操琴》等七首作品。通过爵士与评弹之间的音乐对话,共同探讨了不同艺术形式的相遇、碰撞、包容、共生,西方爵士和东方评弹在自由、即兴的节拍中不谋而合,而二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又激发了别样的火花。这道全新的“改良式”艺术大餐,渗透听众的耳膜,完成了“新乐府|评弹”从新奥尔良到苏州的北纬30度穿越之旅。在评弹创新之路的慢慢摸索中,许多音乐都给了我灵感,我在听过法国的香颂之后,觉得和评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后有机会也可以尝试一下。
做合格的新时代曲艺工作者
十余年来,我做过不少在评弹音乐上有所改变的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称赞也有批评。其实我并不是个时尚前卫的人,骨子里始终觉得原汁原味的评弹最好听,觉得酣畅淋漓地演唱传统给老观众听更过瘾。但是时代在前进,以一成不变来面对这个时代肯定是不行的。有一批人在为评弹艺术的发展创新而努力,就像最近上海评弹团推出的新编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在形式呈现和表演方式上都在传统的基础上显得更有新意更有时代感,特别是主题曲《再别康桥》,是著名艺术家沈世华老师根据丽(徐丽仙)调创作的一首用现代音乐方法诠释又不失评弹传统音乐美感的作品,深受欢迎,传唱者甚众。这是创新的典范,值得我们后生好好学习。
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始终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曲艺工作者面前的题目,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齐头并进,各有所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这些年来无论在传承经典还是创作新品时,我总会想起2005年参加第五届中国曲艺节演出时的一幕:时任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的姜昆老师带队去北京门头沟慰问演出,我们的摇滚评弹也在其内。演出完毕合影时,姜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摇滚评弹团队讲:“要做好新时代的曲艺演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时代在发展,曲艺演员要跟上时代,但是对待老一辈艺术家留下来的宝贝也要继承好,说白了就是你们能追求时尚把摇滚评弹创作出来,很不错,但是老观众们需要你们说长篇大书时,一件大褂、一把三弦,原汁原味,让他们能满意,这样的演员才是合格的新时代曲艺工作者。”
从摇滚评弹到爵士评弹,从央视春晚的《山水中国美》到《叮咯咙咚呛》的《茉莉花》《花好月圆》,一路走来,不胜感慨。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无愧于钟爱的评弹事业,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