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家风滋润心田

2017-01-13 22:15蒋文钧
醒狮国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霍家汉宣帝霍光

蒋文钧

我是农家子弟,小时候家境贫寒,孩童时衣衫敝旧、粗饭裹腹,每当小伙伴们穿上新的衣服时,心里总是羡慕不已。那时父亲对我说,不能比吃穿,要比志向。

父亲是50年代的初中生,他时常提醒教育,内心深处也慢慢地认同了他的观点,生活无论怎样的贫困,内心总是坚守着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我对家风家教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通过家教、家训、家规的培育而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行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这种风尚和德行往往由一家之长逐层传递,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态度、处世方式等。

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比较有文化素养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经商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体现了好家风。好家风是以孝为本的家文化作为基础,蕴涵的是父慈子孝、和谐美满、天伦之乐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家庭成员之间孝、慈、敬、爱成为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

坏家风往往会给家庭带来灾难。西汉重臣霍光在世时功绩很大,扶持过一个皇帝,立过两个皇帝。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汉武帝去世后,霍光开始搞改革,汉朝慢慢地恢复了元气。但他死后三年,霍家被灭门。

扳倒霍家的人是当时的御史大夫魏相。霍光死后,一次,魏相的家人赶着车在路上走,恰巧碰到霍家的人赶着车在对面过来,双方在拐角处撞到了。魏家的人认为应该他们先行,因为他们是直行。霍家的家奴马上跳了起来,说天底下的人都要让他们,还跑到魏家,一脚把大门踹开,还把魏相臭骂了一顿,最后骂到堂堂御史大夫跪下来给霍家家奴磕了两个头才算完。从地上爬起来后,魏相马上给皇帝写了奏章,因为魏相手上握有霍家人的罪状。当朝皇帝汉宣帝的皇后在临盆生产时,霍光的老婆买通女医下毒,借难产的名义,把皇后弄死,然后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汉宣帝知道后决定收拾霍家,霍氏亲族连坐诛杀数十家。

“养不教,父之过”,家风与长辈息息相关,是长辈给晚辈一种美德的言传身教。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品质,传承给后代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诸葛亮的《诫子篇》,信虽短,但语重心长,意义很深刻。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诸葛瞻担任过行都护卫将军,一次与魏军的战斗中失利退守,魏军将领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琊王”。诸葛瞻大怒,他率兵迎战魏军,战败死于沙场。诸葛亮长孙诸葛尚也是一位忠君报国之士,为国捐躯。诸葛亮次孙诸葛京官至江州刺史,为官受到称誉。

相反,追名逐利而忽视修养自身的人,很难保持家族长盛不衰的。清朝末年,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他不想留下太多的钱财让子孙挥霍,于是,便在长沙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楼阁,想给后代留下一些房产。这些建筑采用的都是上等材料,富丽不亚于皇亲国戚的府第。他以为,房产是移不动的,比金银留给子孙更牢靠。左宗棠总是担心工匠们偷工减料,便每天拄着拐杖亲临工地监工。有位上了年纪的工匠对他说:“大人,请您放一百个宽心吧,我做了几十年的工匠了,造过无数的高宅豪第,从没有倒塌过的。但是,屋主易人可是常有的事情啊。”一句话就把左宗棠呛了回去。

黟县西递古民居“履福堂”木刻有一幅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如果说非要给儿孙留点什么的话,不如留个好家风,教给子孙后代老实做人的品格和踏实做事的本领,这才是好馈赠。

家风绝不是某个家庭的私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风不仅影响着家庭的和谐美满,更关乎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家国同构,家国难分”,家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家族的振兴和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同样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汇聚的力量。

猜你喜欢
霍家汉宣帝霍光
霍光:废立皇帝的大臣
救人一命最重要
救人一命最重要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燕王的信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