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光而不耀 至人无己

2017-01-13 05:17陈志凤
财政监督 2016年22期
关键词:杨斌教授老师

●特约记者 陈志凤

杨斌:光而不耀 至人无己

●特约记者 陈志凤

杨斌: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学科(财政学)学术带头人之一,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主要从事宏观经济问题、财政税收理论与税法的研究与制度设计。

成长篇:真实淳朴,独立自主

采访的那天,厦门狂风骤雨不止,杨斌老师却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整理资料。这是我第一次与杨斌老师接触,华发袭头,精神饱满,目光坚定,严谨稳重,给人不苟言笑的感觉。出乎意料的是,杨斌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为了顺利采访,他整理了电脑里的相关素材并将其完善后再发给我,可见其严谨对事,亲切待人。我们的采访便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杨斌,1962年出生在福建省连江县一个干部家庭,少年时期在农村一个大家庭长大。祖上是附近著名的居家道士,道观就是住所。1949年前爷爷奶奶跟着太爷爷布恩施德,帮助那些罹患疾病的穷苦百姓,因此家中常常门庭若市,多则上百人。爷爷温厚敦良,勤劳负重,言语不多,但常常念叨不能做坏事、不能损人利己。奶奶是当家人,虽是白丁,但心存大义,对于上门求助的人都会妥善安排衣食住行,彰显出其极高的统筹管理能力。奶奶爷爷膝下共有8个子女,家里人丁众多,家境困顿时,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想方设法维持生计的同时,依旧坚持助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家族。奶奶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嫁入杨家后便深受太爷爷熏陶,接受了老子道教思想影响,上善若水,淳朴善良,对邻里之间和家族内部的矛盾纠纷,总是能够很有谋略地加以协调处理。

杨斌自小由奶奶带大,奶奶的言传身教对他日后的成长影响深远。她那“真实淳朴、乐观开朗、干脆利索、统筹协调”的精神融进了杨斌的骨子里去,形成了他独特的管理理念。在农村的生活经历,以及长期与农民交流的经历,特别是体验感悟中国传统社会重“面子、人情、关系”的文化,帮助他日后能够得心应手地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解决“三农”财税问题的方案,从中国现实文化角度研究财税制度设计和运行,从而在财税理论上独树一帜。

杨斌12岁开始便与父亲住在县税务局大院里。一方面,父亲常常外出,他便养成了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住在单位宿舍,他坚持每日看报纸,还读遍了单位分发的学习资料;常听父亲的同事闲谈,得到很多学习体悟的机会;养成天天收听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旁听”工作会议、参与父亲的工作活动,俨然是一个“小公务员”;目睹了单位个人之间的矛盾恩怨、人性的善良丑陋。这样的经历,使得杨斌从小耳濡目染政府与人民关系、征税人与纳税人关系的生动实际的情景,以及政府机关的运作方式,培养了他得天独厚的政治素养,特别是为人处世的政治思维,有利于他日后探索中国政府的性质以及财税的特殊现象。

1979年,杨斌以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在厦门大学就读研究生时,邓子基老教授就说:“你父亲是税务局局长,你干脆就研究这个东西。”在老教授的指导下,杨斌教授从此走上了财税研究的道路。

育人篇:为师如父,责任如山

在厦大旅港校友会庆典活动上致辞

杨斌教授在学生的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学生说:“我感觉杨老师是严师也是益友,一方面他在学术上对我们严格要求,从研一入学就给我们列了很长的书单,其中不仅有经济学经典著作,还有逻辑学等领域训练学术思维的书籍,大量的阅读让研一一年的积累非常充实,到了研二杨老师则要求每月定期汇报论文进度并加以悉心指导,所以现在毕业论文进展很顺利,给即将面对的紧张求职阶段大大减轻了负担,而不至于到时候事情堆在一起手忙脚乱,所以非常感谢老师这样的时间安排。虽然和老师探讨学术的时候他很严肃,但平时很关心我们,也很和蔼可亲。尽管老师很忙,却非常欢迎当我们有自己想法的时候主动与他交流,最让我感动的是有次凌晨看到我发的邮件也能立刻回复。记得研二那年的中秋节,还邀请了整个师门去他家里吃饭,一起玩游戏、闲聊生活、畅谈人生,气氛其乐融融,是很有人情味的老师。”

杨斌教授曾经在一次教师大会上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了新阐释。他说,你当一回老师,指导一下论文,上一门课、上半年的课,甚至还上得不怎么样,学生就要当你为父,就要尊重你、孝敬你,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他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而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你要成为合格的老师,你就得像父亲那样承担责任,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

在采访过程中,他的学生进来了。杨斌教授严厉地对他学生说要整理好内务,把卫生搞好。然后,转头对我笑着说道:“学生做事、学习不到位就会被我批评,老师就像家长一样,没什么坏心眼,就是希望学生好。批评学生就像建立心理实验一样,教师要成为模拟的领导或老板,学生有不良行为或学习做事不认真,直来直去地加以批评,甚至被骂得狗血喷头,可以帮助纠正,以后去单位工作时就会少挨或不挨领导老板骂,个人发展就顺利。”杨斌教授不仅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亦像父亲般谆谆教诲,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更是支持学生的正确选择。正如他的学生所说:“杨老师会支持我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就业道路和人生规划。第一次见面时,我们说要去券商,而我自己一开始就决定要去投行的,他就主动让我们去考CPA,他就说光有学术是不够的。”

杨斌教授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他不会一味地要求学生坐在图书馆里埋头做研究,相反,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接地气”,去了解实际情况,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态度,教育学生如是,做学问亦如是。

率团访问美国高校

研究篇:常道难道,妙不可言

杨斌教授的研究特色是从中西文化差异、经济发展状态的差异出发,验证公共经济学一般理论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分析总结中国公共经济实践,发现中国公共经济领域的特有规律,创新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于财政和税收制度设计、财政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文化,通过调查发现经济领域里的特殊现象,然后阅读思考借鉴,创新发展,找出最核心的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的方案和路径,这便是杨教授的研究态度和风格。他常说真理是通过实践悟出来的,真理在于个“妙”字,往往妙不可言,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目前为止,他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达8项,位居管理学部之首;出版《财政学》、《税收学》等著作教材12部,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90余篇。不少成果获奖或为学术界和实际管理部门所称道。

早在读硕士时,杨斌教授就关注生态财政,其在毕业论文《理财的生态经济观》提出了生态财政模式,内含有关后来流行的科学发展观的诸多观点。攻读博士学位以后,他主要研究税制改革和税收理论,重点研究各国税制比较和完善我国税制,其首部个人专著《比较税收制度——兼论我国现行税制的完善》在1993年出版,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这本书还被许多院校作为财税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获得国家教育部(当时为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奖。那时,杨斌教授刚过30岁。随后杨斌教授继续重点关注税收理论、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他定了10年研究计划,针对热点问题,申请国家基金,各个击破,建树不菲,获得多项殊荣,并在31岁破格升为正教授、34岁开始成为博士生导师,在财税领域大放光彩。

进入本世纪以后,杨斌教授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财税领域的难点。首先是城乡关系和“三农”问题,2003年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写成《将农民缴纳的“钱”还给农民——建立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机制》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直接向总理提交了一次性废除农业税解决农村税费的论证报告,主张农业税要一次性取消,而不要逐步取消。后来这份报告被一位朋友提交给《上海证券报》发表,几乎被所有主流网站转载。在分析“三农”问题中,杨斌教授坚信政府财政本身是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源头,提出了逆向财政的概念和模型,从基本理论上创新分析“三农”问题。没有理论的彻底性,就没有政策的完整性。逆向财政揭示了中国财富非均衡流动的秘密,使许多中国特有的扑朔迷离的经济社会问题,如收入分配、城乡关系等迎刃而解,可以看作是继“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概念之后又一重要发现。随后,杨斌教授感到创新思想纷至沓来,他发现中国经济成功的秘密在于,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政府其实是以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参与竞争为中国人民获得福利,中国政府这样的性质与西方国家不同。从此出发,他提出如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债务等许多重大财政经济问题的“非主流”看法,认为它们的出现都具有一定必然性、合理性,并不会导致出现西方那样的金融危机。

在解决中国经济问题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已成为杨斌教授学术研究的习惯。例如,在分析金融业要不要推行增值税、要不要对金融业减税问题时,首先需要对金融业实际情况特别是垄断特殊规律做出解释,他感到经济学流行的模型很难解释中国金融业垄断的实际情况。他沿着中国政府作为包括金融资产在内的国有资产实际所有者的特殊性这一性质认识,把政府作为经营决策主体之一,构建单一双层博弈垄断模型,一下子把问题理清了。他常常告诉学生,要有自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一流必定也是世界一流,谁能够分析透彻中国经济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复杂问题,谁必将成为最杰出的经济学家。

与张五常教授合影

管理篇:光而不耀,纲举目张

杨斌教授不仅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成果斐然,在管理工作上也得心应手,颇有建树。杨斌教授说他的管理模式是学习毛主席理论,即出主意、定规划、用干部、抓落实。

杨斌教授是如何将这个思想运用到自身呢?他解释道,来到一个单位,得先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掌握规律。调查研究的时候注重对比分析,比如在对大学的管理方面,就要了解同类的大学是怎么运作的,集思广益,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遇到问题不是费时费力地逐一解决个别人的个别问题,而是把问题梳理归类,合并同类项,并找出核心问题之所在,抓住牛鼻子不放,力求通过机制体制的改变彻底解决问题,这样就能纲举目张,避免重复劳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杨斌教授任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时,就是扭住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放松。他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新的东西。他想,做这样的事不能靠人为地去监督逼迫,而是要靠机制去发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他出主意:更新教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建机制:跟校长争取到了一笔基金,发动全校老师编制教材,不仅不需要教师出钱或包销,还给一定的编写费并提供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机会,还与出版社签订协议给教师8%的版税。教师们在这个机制激励下很踊跃,先后在科学出版社和其他一流出版社出了几十本的教材,即“厦门大学面向21世纪教材大系”。这样的机制一举几得:一是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更新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扩大了教师们的知名度和学科影响力;三是出了数十本的教材,使得厦门大学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时有了载体;四是教师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必须进入学科前沿,科研水平自然也提高;五是教师不仅获得提职称等的条件,而且能获得版税收入。这一批教材中,有些教材重印几十次,非常畅销。意外的结果甚至促进了科学出版社从单一科技出版社变成综合性出版社,逐渐赢得全国第二大出版社的地位。

杨斌教授在管理实践中着眼核心事项、注重长远从机制上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说他工作不投入,他总是不以为然,他说“我是没用的会不参加、只是花架子的事不去做、形式主义的活动少掺和,任务坚决完成,但不泡茶、不闲聊,不在领导面前晃悠,把节省的时间用于调查研究、学习思考,想问题、理思路,想好了就出主意、定计划、用干部、抓落实,不要重复劳动,而要从机制上解决问题”。

杨斌教授曾任闽江学院校长,当时更是将这样的工作作风和谋略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定战略:按发展需要培养人,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设计教学方案。出主意:闽台合作,成立海峡学院,每年向台湾输入千名学生,与台湾优质高校联合培养,充分吸取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公办民助,在公立大学架构下实行民营机制,吸收社会办学资源,弥补新办大学资源不足,在企业家巨额捐赠支持下,全面推进具有中国内涵的世界一流商学院建设;产学关联,坚持按福建优势产业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针对福建是服装大省和工艺美术大省的特点创办服装学院、提升美术学院,针对福建软件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情况办成全省最好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针对福建侨乡需要新一代高素质华侨的实际实施中澳、中美合作项目,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用干部:根据干部特点,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各得其所,敢于启用“有毛病”但很能干的干部。抓落实:建立大学制度,吸引优秀人才,美化大学校园,净化心灵环境,关心爱护学生,打好基础、凝练内功、锻造特色、形成优势,全面推进应用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在“2013中国税收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

宏观上,杨斌教授以毛主席的战略模式进行管理;微观上,则以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光而不耀,至人无己”来为人处世。杨斌教授的解释是:“光而不耀”指带来光明却不伤害别人,一辈子尽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对社会没有副作用,这是杨斌教授自己的道德修养准则,也是他对同学们的要求;“至人无己”即为人做事不刻意求利、求名,就能无私心,无私心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真实不虚,讲真话、做实事,不担忧成败得失,心安理得、飘逸快乐。

杨斌教授不仅将这样的哲学思想去为人处世,还用于理论研究。杨斌教授解释道,“光而不耀”在经济学里指无副作用,即无负的外部性。经济学追求福利最大化,财政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注重成本效率的分析,因为政府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福利损失,只有这个琢磨透了,对整个财政政策也就能一通百通了。说到这里,杨斌教授笑着说,他也是用财政学的办法去管理学校。比如当时闽江学院在解决教师上下班这个问题上有两个选择,一是雇用几辆大巴接送教师上下班,二是给予老师补贴,让其自行上下班。这两种解决方案都会带来成本问题,杨斌教授就分析其中的福利损失,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选择第一种解决方案。可见,“光而不耀”其实是一种财政学思想,是财政学思想的哲学形式,这个思想指导着杨斌教授做人、做事、做学问。他的同事曾说,杨斌已经将财政学哲学化,用哲学的高度和角度去研究财税问题了。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杨斌老师思路清晰,逻辑顺畅,举证充分,总结到位,说到一点就能引经据典;谈到有趣之处便捧腹大笑,不拘小节;涉及问题探讨,则循循善诱,步步追问,引导我们刨根究底,去探究最终的本质。这是个无关乎学术的谈话,却彰显着杨斌老师无处不学术的治学精神。当最后总结自身特色时,杨老师笑着说:“光而不耀,至人无己。”■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杨斌教授老师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精神的漫游——杨斌工笔画探微
时间之象——杨斌自述
追逐阳光的创业者杨斌昌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