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李冬宝
整合养殖全产业链资源助推猪业绿色创新转型
□本刊记者李冬宝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行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需要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坚持不懈推进畜禽良种化,加快育种自主创新和优良品种推广,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生产性能;大力推广饲料散装散运,充分发挥养殖场的主体作用、饲料企业的推动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设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动完善散装散运配套设施;全面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加快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集成推广养殖配套设施装备;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养殖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精准化饲喂管理和环境自动化控制,积极探索养殖环节物联网应用模式,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鼓励采用订单养殖、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规模养殖场组织化程度。总之,畜牧养殖行业转型升级的实现,需要整合养殖全产业链资源,以助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步入发展新常态,聚焦到生猪养殖行业,目前以创造生猪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养猪业新革命的帷幕已经拉开,养猪产业将迎来新的机遇。但是在行业谋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疫病的监测诊断与综合防控、兽药疫苗的选择与研发、粪污的有机处理与利用、养殖设备及饲养管理模式与行业现代化发展接轨等各环节的把控,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方向摸索与机制创新中实现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0月16日~18日,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会议同期召开2016中国绿色猪业发展论坛。为洞悉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形势,探讨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破解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本刊记者结合与会专家的课程分享,就行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中面临的疫病监测防控、饲养管理模式创新、粪污处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以和业内读者交流学习。
生态发展
左玲玲 (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处长):
随着养猪生产的进一步产业化,养猪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养殖规模日趋庞大,猪场产生的大量粪尿、废物和有机废水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利用猪场的各种废弃物,改善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养猪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在经营管理中把猪场经济系统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绿色猪业是十分必要和势在必行的。
近年来,规模养殖比重迅速提升。规模养殖发展之后,粪便还田成了障碍,畜禽养殖污染成了规模养殖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规模化养殖发展的瓶颈,解决好养殖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要做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废物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
畜禽粪便污染形成的原因:一是技术模式不成熟、不完备;二是农牧结合不紧密;三是畜禽养殖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四是治理方向不明确、不清晰(资源化利用还是能源利用;深加工有机肥还是建议堆肥;工业治理还是资源循环;肥水还田利用还是向环境排放)。总之,养殖业传统粗放的发展难以为继、企业集团扩张与中小户型退出、养殖成本增加与价格高位运行的畜牧行业常态变化之下,如何正确、高效、无害处理畜禽粪污污染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现在生猪价格持续上涨,高价位维持时间比较长,养殖场环保标准不达标而退出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可以说,环保问题对养猪业发展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当前,畜牧业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农业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为例,其针对规模养殖场,施行依法监管与政策激励,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防治双赢。此外,《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等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和任务完成时限。且农业部发布《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
畜牧业的生态发展集中体现在: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思维方式,改变重生产轻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由粗放高耗量向节约高效转变;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构建种养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为此,农业部在湖北仙桃和河南平顶山召开了关于全国畜禽粪便利用的现场会。根据不同粪污处理成本调查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思考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一是种养结合,农田利用;二是制定粪便处理的标准;三是畜禽粪便养分综合管理计划;四是粪便还田利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五是不同清粪方式用水量的比较。
同时,农业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试点,当前,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重点问题在于:一是根本任务——保供给,保生态;二是根本出路——种养一体,农牧结合;三是政策导向——扶持引导,疏堵结合;四是禁养限养——依法依规,合理补偿;五是工作方法——重点突破,试点先行。
李长青(新大牧业董事长):
在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的发展当中,面临环保政策对行业的持续加压,猪场粪污的合理处理与有效利用已经成为衡量行业能否绿色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把猪粪尿当成牧草生长的营养资源。
观察当前粪肥资源收集与处理的方式,以自动刮粪工艺为例,其优点是环评手续好通过,产生污水很少;猪舍内湿度、有害气体减少,使猪只成活率及生长效率明显提高;相对提高猪只肢蹄健康,出种率提高10%;猪粪好收集,有利于加工有机肥。缺点是若没有合适的猪粪进一步处理办法时,易产生气味。而猪粪自动发酵设备的设计与选择,值得行业借鉴。此外,行业研究发现,用粪便种植牧草再添加到猪料中,只要添加的量合适就能提高繁殖母猪的生产性能,显著改善母猪的产仔数与仔猪断奶情况,还能提高肉的品质。总之,猪场粪污的有机处理与综合利用已经成为猪场养殖效益提高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周备发(正邦集团技术总监):
对于养猪业发展当中生产成绩落后,水平低下;管理成本高,生物安全、食品安全控制难;环保问题、资源短缺制约发展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应对挑战:
顺应规模化养殖的新趋势,同时安全化养殖,严格管理;智能化养殖,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自动监控,科学养猪。探索生态环保新路子,可以通过种养结合模式或者有机肥生产模式及污水处理模式,建立行业环保站,创建行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加速行业绿色持续发展的步伐。同时还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更加重视把控行业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到放心的食品。要做到“建设一个猪场,改良一片土壤,形成生态循环,造福一方百姓”。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临床监测是疫病诊断的前提和依据,病原学与血清学监测应与临床监测密切结合,同时,猪场疫病监测工作应制度化和合理化,但不可过于复杂化。猪场监测方案的制定应结合猪场疫病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实验室条件等合理制定。大型养殖企业也应建设相应的诊断与监测实验室,保证猪场开展疫病监测工作与具备相应条件和水平的实验室结合。猪场疫病监测的结果与数据要结合临床实际,合理分析,据此对相关疫病进行预防与控制。
猪场疫病监测的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猪场疫病监测可以系统掌握猪场疫病发生的流行状况及危害程度,据此制定和调整相应的预防与防控措施;发现疫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疫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疫苗的免疫状况与群体免疫效果,决定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的选择与更换;监测猪场相关病原的变异、新毒株及新病原的出现;是引种与疫病净化的需求,要防止引入病原,淘汰阳性种猪,构建阴性种猪场。
在猪场疫病的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疫病的监测要点:
口蹄疫监测时要注意区分O型、A型病毒,血清学监测时感染猪与疫苗免疫猪要作出鉴别,对于疫苗免疫效果监测要求两次免疫后1个月监测猪群抗体水平与阳性率,每批疫苗监测一批猪,每个疫苗企业监测一批猪。
对于猪瘟的监测,要注意区分疫苗病毒与野毒,种猪群净化监测时的采样为活体采取扁桃体,其监测抗体虽然不能区分野毒与疫苗毒,但可以评价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制定和调整猪瘟疫苗免疫程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的监测,要注意区分高致病性毒株与低致病性毒株以及安全性差的疫苗免疫引起的临床表现。血清型监测时,阴性场,每半年或每季度监测一次;阳性猪场,要监测猪群抗体,分析感染状况。抗体监测不能区分疫苗免疫猪与野毒感染猪,不能区分不同毒株的感染和多毒株的共感染,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不能代表PRRSV疫苗的免疫效果。
猪伪狂犬病血清型监测可以区分野毒与疫苗毒。阴性场的种猪群要每半年监测一次。阳性场要重视带毒种猪和后备猪的监测。
猪圆环病毒(PCV)相关疾病,在普遍感染的情况下,病原学监测意义不大,但可以反映猪场的感染状况。虽然PCV的抗体监测不能区分疫苗免疫猪与野毒感染猪,不能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但可以反映猪场的感染状况,可用于评价疫苗免疫状况。
猪病毒性腹泻疫病临床监测不能区分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学监测时要注意区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V),δ冠状病毒。可通过监测母源抗体水平,评价疫苗免疫对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效果。
细菌性疾病大多继发于病毒病,应注意鉴别原发性病毒性疾病。病原学监测时要重视耐药性监测,并进行血清型鉴定。
仇华吉(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目前流行的伪狂犬病(PRV)以母猪流产和仔猪神经症状及死亡为两大症状。而伪狂犬流行的新变化体现在:一是感染后潜伏期更长;二是保育猪,甚至中大猪的临床症状更加典型严重;三是种猪终生带毒,造成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播;四是疫苗免疫效果下降。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目前分离到的PRV流行毒株同源性相近,但是与经典毒株有一些差异,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大变异株伪狂犬的危害。伪狂犬疫苗免疫保护力与猪群管理和健康状态有很大关系,广大养殖户合理科学做好伪狂犬的防控,一方面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屏障,尤其是引种环节,同时加强对种猪群的检测,剔除伪狂犬野毒阳性猪只。另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免疫方案,增加免疫次数,并制定长期的净化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患病母猪以流产、死胎为主,仔猪神经症状、高死亡率为主,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分析PRV变异株的致病性及分子特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构建出rPRVTJ-delgE/gl/TK三基因缺失伪狂犬毒株,并对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Bartha-K61株疫苗不能对PRV变异株 (TJ株)提供完全的保护;与经典株SC株相比,变异株(TJ株)对小鼠和猪致病性明显增强;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TJ株多个病毒蛋白出现了特征性变异;构建的双基因缺失病毒rPRVTJ-delgE/gl,对仔猪安全且能对PRV变异株的攻击提供完全保护;构建的三基因缺失病毒rPRVTJ-delgE/gl/TK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对小鼠、绵羊、和仔猪更为安全,较低剂量即能保护仔猪抵抗致死性PRV变异株的攻击。
针对目前伪狂犬的流行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防控:加强抗体检测,一旦发现gE抗体阳性,要对疑似伪狂犬病的感染猪进行病原检测;坚决淘汰gE抗体阳性公猪;对于gE抗体阳性猪场,除了50~60日龄仔猪免疫外,还要增加新生仔猪的喷鼻免疫,使用gE抗体阴性后备母猪逐步替换母猪群;后备母猪配种前补免一次疫苗;Bartha-K61疫苗对变异株也有保护但是需要种猪群每年至少免疫2~4次;要从gE抗体阴性的猪场引进种猪。
钱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国内伪狂犬病毒大部分毒株已发生变异,且伪狂犬在猪场野毒感染普遍,防控压力很大。为更好进行伪狂犬的防控,首先要解决的是伪狂犬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其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要有效评估母猪免疫状况、带毒和排毒状况而且可以评估仔猪的感染状况,为伪狂犬的净化、免疫和种猪选育提供有效的依据。总之,伪狂犬的防控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才可达到有效防控伪狂犬的发生。
当前临床防控猪伪狂犬病(PRV)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野毒感染猪广泛存在,商品猪群未免疫或免疫不足 (育肥猪出栏推迟),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大量增殖,使种猪、仔猪等易感猪感染。此外,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猪场采用腹泻病料返饲,促进了病毒的水平传播。有研究表明:其中国分离株与国外分离测序株不在同一个进化树分支,且当前流行的伪狂犬病毒毒株属于强毒株,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
伪狂犬病病毒具有嗜神经性,能够快速的从黏膜上皮转移至外周神经,并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建立潜伏感染。这和其主要毒力基因TK基因密切相关,伪狂犬病病毒能够从潜伏感染的神经元中反复再激活,间歇性向外排毒。细胞免疫在PRV的免疫上占主导地位,同时,PRV的免疫中具有黏膜免疫应答,但其自主诱导的体液抗体水平较低,抗体滴度与临床保护力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保护动物。中和抗体和免疫保护力有一定关联,但是仅仅凭借抗体监测不能全面评估疫苗效果。对于该病的防控,弱毒疫苗能够产生细胞免疫,保护效果更好。
对伪狂犬病病毒进行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测定,中和抗体滴度比较,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攻毒后排毒量比较,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弱毒疫苗。
钱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监测猪场蓝耳病毒(PRRSV),要选择针对性疫苗,在后备猪舍进行两次免疫驯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控制,可使用低代次的弱毒口服+灭活疫苗免疫的免疫驯化方案。此外,对于头胎母猪的饲养管理,其后备母猪培育过程强调初次配种一定要达到后备猪配种目标标准,对达到配种标准的后备猪进行日常查情,促进发情并进行适时配种。妊娠期的标准管理和饲喂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调控(温度适宜、妊娠限饲、新鲜饲料、充足饮水等),达到哺乳期的采食量最大化,使用泌乳添加剂和寄养方法,加强母猪乳腺的培育,来完成头胎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目标。总之,后备母猪的培育驯化要根据猪场实际病原流行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评估判断才能更好的保证后备母猪的平稳过渡和逐步适应本场的病原微生物,保持健康,为今后的生产成绩打下基础。
关于后备猪培育与疾病驯化,肠道免疫非常重要。另外,要关注如何提高后备猪的体格发育,保证后备猪营养。
对蓝耳病(PPRS)驯化的要点体现在:定期收集样品,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监测猪场蓝耳病毒毒株,分析遗传变异情况,根据检测结果,选择针对性疫苗,在后备猪培育期间进行两次免疫驯化,两次驯化后21天普查抗体,抽检抗原合格后移入一胎母猪场补充后备母猪。可选择分别在90日龄及120日龄注射符合本场流行毒株的蓝耳疫苗,在140日龄~150日龄采血进行检测,后备猪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猪流行性腹泻(PED)的驯化过程中,要注意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疫苗免疫原性不是很好。此外,引起腹泻的病因复杂,要注意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腹泻,如营养性腹泻、应激因素等。当前PEDV疫苗和免疫存在较多问题:减毒活疫苗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在细胞传代培养中丧失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功能;灭活疫苗保护性免疫效果差,在活病毒感染或弱毒疫苗接种后,利用最新毒株制备的疫苗重复接种可以增强其免疫保护效果;其免疫目标是使产前母猪产生分泌型I-gA,通过初乳传递仔猪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IgG免疫是无效的;通过感染的小肠组织有计划的返饲可以获得长期持久的保护性免疫(我国疫病是相对复杂的,应将返饲的病料病原检测,不含猪瘟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的才可使用)。其免疫驯化采取使用低代次的弱毒疫苗口服+灭活疫苗免疫;基础免疫可采取后备猪口服免疫一次变异低代次弱毒方法,一个月后用变异株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后备猪引入病原的适应性驯化;同时做好猪场主要疾病的疫苗免疫。
而对于头胎母猪饲养管理,要注意后备母猪培育过程需强调的是初次配种一定要达到后备猪配种目标标准 (初配日龄230~250天,体重达到150~160千克,背膘厚度在16~20毫米,平均日增重在600~700克);对达到配种标准的后备猪进行日常查情,促进发情并进行适时配种。要选择善于交流和调情的公猪诱情,提高配种率,同时其发情持续时间较长的进行第三次配种,可以明显提高其受胎率和产仔数;输精一般2~3次/头,每次间隔10~12小时,出现静立反应即可配种。妊娠期管理,在定位栏配种,3天后可移入大栏饲养。要减少应激,在18~22天第一次查返情,36~42天第二次查返情,23~25天测孕,70天人工肉眼观察,要注意控制母猪分娩时的体况。哺乳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哺乳期采食量保证泌乳最大化,尽量减轻体况损失,以免影响其以后的繁殖性能。总之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调控(温度适宜、妊娠限饲、新鲜饲料、充足饮水等),达到哺乳期的采食量最大化,使用泌乳添加剂和寄养方法等,加强母猪乳腺的培育,来完成头胎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目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毒)的防控,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由于无法清楚猪场蓝耳病毒的潜在来源,对猪场蓝耳病毒的净化难度会增加,实践证明蓝耳病毒净化后可显著提升猪群生产性能,可以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但是鉴于养猪行业的实际情况,养殖环境、疫病流行状况等各方面之间的差异,猪场在蓝耳病毒的净化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利弊,不可盲目追风,关键是如何达到蓝耳病毒在猪群内部相对稳定,提高生产成绩。
近年来猪蓝耳病的发生率并没有降低,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病毒的来源。在蓝耳病的控制方面,从母猪群中清除蓝耳病毒是可行的,但很多的母猪场清除蓝耳病毒花费的时间太久。防控蓝耳病,生物安全很重要,包括:空气、运输、人/污染物、粪便转移、饲料等。根据研究发现,建在山顶的猪场比建在山谷的猪场发生蓝耳病的几率小,猪场周围树木多的发生蓝耳病的几率越低。此外,有研究表明,活病毒接种的猪场及先前有过蓝耳感染的猪群达到断奶仔猪检测不到病毒时间更短;活疫苗免疫的猪场及先前有过感染的猪场达原来的生产基准线时间更短,总损失相对较小。而猪场到底使用活病毒接种还是疫苗免疫,各有利弊,需要猪场根据实际养殖情况情况作出选择。目前正在计划用提前断奶的方式来控制蓝耳病,在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注意提前断奶的影响和成本考虑。总之,如何用更短的时间使蓝耳病毒在产房中消失,需要加强猪场内部生物安全措施的保障,加强对蓝耳病毒的净化。同时还需要弄清楚猪场蓝耳病毒来源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母猪场综合防控蓝耳病毒的能力。
王恬(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饲料原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资源可利用性、关注原料变异性、饲料的质量安全以及饲料原料养分可利用性等综合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原料的多样性及可取代的原料,如:草粉代替粗纤维,油脂代替高能原料等。饲料的配制也需要从流程饲养环节、猪的品种、生理特性、原料来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配制。养殖户要根据自身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猪群的生理特性,按照猪群生长规律,选择使用更合理的饲料配方进行饲喂,才能不断提高猪场的生产成绩,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猪的生长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对营养的摄取体现在猪的各个阶段,也是循序渐进,各有特点,这就涉及到猪场的饲料应用必须按照猪的生长规律,即从小猪-中猪-大猪-母猪这个饲养过程中的饲料配制与原料选用,必须区别对待,才能达到最大程度节约饲养成本。
猪配合饲料原料选择方面,要注意设计高能量水平配方时,可以考虑添加油脂,设计含粗纤维较高的配方时,最好能用优质草粉或叶粉。此外,还要注意考虑饲料当中非淀粉多糖含量;考虑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霉菌污染饲料的后果:降低饲料养分含量;饲料中的霉菌素影响畜禽消化吸收;霉菌毒素使畜禽免疫系统受到损坏;霉菌毒素破坏畜禽生殖系统)。
在其饲料的选择使用当中,要尤为注意的是根据猪各生长阶段的需求选择配合饲料。乳猪阶段,断奶前仔猪初步发育的酶系统已可以适应消化饲料提高的淀粉糖类和非乳蛋白,一段时间哺乳后仔猪脂肪酶活性升高,为消化日粮来源的脂肪做好了准备。补饲对仔猪保持高生长速率具有潜在作用,适当的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仔猪阶段,不同大豆制品对仔猪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经过蒸汽膨化深加工后的大豆薄片和精制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薄片可更好地提高其生产性能。生长育肥猪阶段,包含两种阶段饲养生产流程: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出栏;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在生长育肥期,补足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10%粗蛋白日粮可提高日粮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日粮添加精氨酸则可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骨骼肌总量,降低胴体脂肪含量。种猪阶段,后备母猪要让其尽可能自由采食,配种前10~14天增加饲喂量,限制采食时要考虑提高其他营养成分的浓度,饲料蛋白质要充足。妊娠母猪方面,母猪大部分能量需要用于维持,妊娠后期大部分能量需要转向胎儿和母体,需要注意妊娠期限制饲喂对哺乳期采食的影响,以及日粮脂肪源对仔猪存活率、周增重及窝增重的影响。泌乳母猪方面,饲养方案的目标是使母猪既能为仔猪生产足够的奶,又可以使母体体重减轻并保持在最低限度。因此泌乳母猪分娩7天肠胃恢复后要尽可能的提高采食量,有助于分泌乳汁。
毛泽东同志说,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高等教育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态势之下,地方高校怎样抓住“黄金发展期”,将改革与发展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刻不容缓地摆在了各级各类地方高校的党委面前。笔者认为从中观层面入手,就是要选好用好中层领导干部,以此为抓手,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佩德罗·乌瑞奥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
饲料是养猪生产中日常开销最大又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节约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效率,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的养殖环境下,需要以最大限度提高饲料的效率,但不能依靠我们的经验来评估饲料配方好与坏,需要依靠系统和全面的评估体系,探询饲料转化率低下因素,制定具体可实施的措施,提高和改进饲料的效率。
影响饲料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饲料的配方,而如何知道我们饲料的营养水平,不能仅凭经验,要有能量评估系统。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判定能量供应是否适合。评价能量的系统分类,也要分阶段、分性别饲喂。
此外,影响饲料效率的因素除了饲料本身外,还有动物方面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动物方面又有动物的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随着动物体重增大,食欲变大,摄入的饲料就会越多,那么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比例就要相应的调整;公猪、母猪、阉割猪的日采食量不同,那么增长率也不同,屠宰的胴体率也会不同,因此要根据性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温度、饲料的料槽和饮水器、饲料饲喂的方式等。保证猪只有适宜的生长温度能提高饲料效率,同时,通过调整料槽的结构,控制采食量,让摄入的饲料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这样也能提高饲料效率。日粮颗粒形状对猪也有很大的影响,饲料经过加工处理粉碎,因为更小的颗粒,就会有有更大的表面积,这样就会充分的接触消化液,短时间消化,更有利于胃肠道健康。影响饲料效率的因素,按影响大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疾病、品种、饲料可给性、饮食缺乏、温度。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饲料效率:管好猪和猪栏,减少能量消耗;增加日粮中可消化的部分;确定猪场中使用的日粮真实的能量;在高温天气,降低饲料中的能量饲料比例,减少热应激;减少猪的疾病发生;选择转换率高的猪品种饲喂;保证高采食量。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还有一些方法能提高饲料效率:增加日粮中可消化的能量比例、替代饲料中难消化的营养成分、促进小肠上皮绒毛的更新、通过实验室测量饲料中纤维的消化率。
劳拉·格雷钠(美国迦太基公司兽医服务营养总监):
母猪群的季节性不孕,是规模化猪场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但该问题实际存在,且对生产影响极大。母猪群的季节性不孕,常见于夏季和早秋,主要表现为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经产断奶后发情不规律,有或无规律的返情,产仔率降低,胚胎死亡,卵巢囊肿和安静发情等。季节性不孕影响因素很多,虽然光照周期对季节性繁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其环境因素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对猪群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季节对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导致猪机体神经内分泌的紊乱,褪黑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季节对不孕的影响,即表现在夏秋季节配种后或胚胎存活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胚胎死亡现象,发情间隔无规律;环境因素,猪舍条件和应激,个体饲喂更有利于提高产仔率;高温产生的热应激在季节性不孕中发挥主要作用;高温对公猪生育力的影响;营养因素,良好而稳定的体况有利于提高胚胎存活,即按照母猪群体况评分原则,制定合理的饲喂方案,可以有效避免部分不孕因素。
断奶母猪之间的差异,造成猪群季节性不孕不育。猪场每年面临的挑战之一即是猪群的季节性不孕不育,并且引起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不明。后备母猪在夏季、夏秋季和秋季发情率呈现较大差异,发情间隔(≦23天)的比率降低。猪群采食量会随季节出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的差异,通过通风降温可以减小热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季节性不孕背后的原因体现在:光照变短,原料(玉米和豆粕)营养利用度减少,天气变暖导致采食量减少进一步导致供给卵子发育的营养减少及由于相关热应激增加呈现较高的皮质醇水平,可能是导致其不孕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之下,母猪的饲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营养调整,浓缩料使得更少的饲料中含有更多的营养,需要增加赖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良好体况以促进更高采食量,并注意给母猪提供干净、新鲜的水。在夏天使用脂肪类物质,因为脂肪有较低的热增耗,通常用在日粮中可帮助提高能量。不同来源脂肪会带来不同的价值,动植物混合油能增加能量摄入,改善断奶后发情;精选白油脂可以增加能量摄入,降低母猪体重损失,增加乳中总脂,并改善断奶后发情。此外,合理加强日粮中亚油酸的含量水平可提高一胎和三胎以上母猪后续的窝产仔量。
二是生产调整,在夏季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况,对母猪使用水帘和滴水降温,饮水器保持良好的水流,晚上凉爽时提供饲料,整体确保饲料新鲜。还可选择对热应激有帮助的产品,如甜菜碱、电解质以及其他天然成分。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控制光照时间对产总仔有正向影响,主要是受褪黑激素在猪体内含量的变化来产生对后备母猪和一胎母猪造成影响,但光照并不仅仅通过影响褪黑素来调节发情。
珍妮弗·帕特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养猪繁殖与发展项目”高级研究协调员):
“窝源性状”的潜在危害值得行业关注,今后猪场在种猪选育过程中要引起重视,不仅要关注产仔数,同时也要关注仔猪的初生重量。在猪场实际生产中,可以运用管理和后期干预措施减少窝源性状对母猪终身生产性能的影响,提高母猪的效力,具体措施如下:测量仔猪的初生重和基因型确定母猪表型;计划淘汰反复出现低初生重表型的母猪;确保摄入足够初乳;策略性交叉寄养和减少后备母猪带仔数等初生后管理干预措施;减少保育竞争可能促进整体生长和加强生殖器官的早期发育;将仔猪初生重指标作为后备种猪选育的重要指标等举措。
“窝源性状”指的是母猪的初生仔猪窝重的大小情况,即母猪第一胎所产仔猪的重量。母猪低初生窝重的大小会影响母猪一生的繁殖性能和产仔成绩。母猪初生仔猪窝重过低,对养猪生产体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仔猪个体矮小,产前死亡率高,生长速度、胴体品质和繁殖潜力低。
源于商品母猪群中的窝初生重研究表明,由于高产低窝重增加,在非高产商品母猪群有引发低初生窝重的趋势,但低初生窝重不完全是由于产总仔高,20%超低初生重表型不是因为产总仔多。同时,研究表明母猪低初生窝重表型是可重复的遗传性状,如果母猪首次分娩仔猪的窝重较低,那么下一胎所产仔猪的窝重不可能高。
初生仔猪窝重的表型取决于基因型,同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研究表明低初生重的原因是由基因型决定,包括母猪排卵率,子宫容积,胚胎/胎儿存活和胎盘功能等;随着母猪胎龄的推移,母猪排卵数逐步升高,母猪子宫容积如果不能满足胚胎发育需求,就会造成新生仔猪体重偏低。
通过研究母猪低初生重表型这一 “窝源性”性状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低初生重母猪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行留种选择;后备母猪的选育忽略了初生重的这一选育指标,即低于40%后备猪初生重﹤1千克仍被选留;后备猪初生重可能影响母猪终身生产力,因为研究发现初生重与子宫重量呈正相关;通过平均窝初生重和平均窝总仔数等来查找后备母猪的特质。
窝源性低初生重表型,可通过管理和仔猪出生后进行干预,辅助制定的选育及生产策略来提高母猪生产力或减少对后备猪终身生产力的影响。仔猪出生后管理干预措施包括:测量初生重确定母猪表型;计划淘汰反复出现低初生重表型的母猪;按预期初生重表型在产房内隔离放置母猪;确保摄入足够初乳;策略性交叉寄养和减少后备母猪带仔数;减少保育期间竞争。
而通过评估后备母猪分娩时低初生窝重和尽早淘汰反复低初生重表型母猪,能提高核心场/扩繁场母猪的繁殖效率。策略性交叉寄养和减少后备母猪带仔数等初生后管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母猪使用年限,提高分娩率,增加母猪超过6胎以上产胎数趋势。同时减少后备母猪在保育阶段的竞争,促进后备母猪生长。
总之,“窝源性状”是影响猪群终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低初生重表型的证据在商品母猪群中已经得到体现;低初生重在母猪和其后每胎分娩仔猪是一个反复出现性状,而且具有遗传性,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淘汰低初生重母猪和策略性交叉寄养来降低这种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