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的教育新模式

2017-01-12 17:55李志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互联网+互联网

李志

【摘 要】本文探索了在“互联网+”形式下的智慧校园的新模式,从交互、服务和终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校园

近年来,智慧教育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借由“信息化”的翅膀,凭借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支持,开始直飞云霄。互联网+”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从IT(信息技术)时代向DT(数据技术)时代的快速跨越。

“云” 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内容、数据的存储空间和内容及数据服务,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基础;“网”是“云”与“端”之间的渠道,它使得校园内人人、人物、物物的广泛连接、交互成为可能。不止包括互联网,还包括未来的物联网;“端”即指各类终端设备,是各类教育服务数据的来源,也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的界面。

在现在这个阶段,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智慧校园的目标还远未达成。智慧校园旨在打造一个通道无障碍、平台多元化;知识云存储、交互人性化;自主自觉学、评价智能化;成长求个性、发展多元化。

一、交互性、多元化、智能化云端服务

在家庭,打开手机、平板电脑和家庭ITV,轻轻一触,每一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运动情况、学科情况自动呈现,同时给出科学化的改善建议,针对每个学生不足之处的海量的教育资源便会通过推送、点播、直播等方式,从指间瞬间“涌出”;

课堂上,老师所有的教学方式将被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复习每天的课程,预习下一次上课的内容;

体育场上,学生的所有运动、心律和轨迹将被记录下来,在配比每天的膳食摄取和睡眠情况进行合理化建议,学生立体化的健康指数将直观得呈现在家长和老师的面前;

办公室里,校方领导打开微信,直接跟教师和家长发布近期的工作通知和重要活动。同时也可以直接调看校园每一处的平安情况和上课情况。

二、全光速、会思考、智安全的网络服务

漫步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无缝覆盖wifi网络,教师的终端在每一个区域都可以一点登陆,自动漫游;班级里,所有的教学终端都可以单独享有高速光网服务,开展异地网络互动毫无压力;在家庭,学生调用学校的高清视频资源,跟教师进行一对一视频答疑,如同当面交流。同时具备自动安全防御和监测功能,智能省心。

三、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可交互、可穿戴、数据化终端服务

学生端,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手环就可以进行活动记录,考勤、消费、餐饮、安全、运动等全方位记录;学习过程中,通过可管可控的绿色手机实现在指定的时间使用指定的应用(在线作业、作业试卷拍照、课堂互动、错题本、微课学习。);教师端,可以随时收发作业,批改试卷,收发校内信息,也可以进行远程授课;学校内,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物联化感知终端,采集学生学习,运动,饮食,健康等各种数据。

通过 “云、网、端”的智慧校园建设,真正实现处处可以学,人人可学,时时可学,打造一个快乐,健康,活力,个性化的学习乐园。

参考文献:

[1]费暘,袁晓斌.“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15(10).

[2]李碧武.“互联网+教育”的冷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

[3]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4]马鸿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