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芹
【摘 要】生本教育中提倡教师的好教变为学生的好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坚持简单开放根本为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尊重生命的本真,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实践操作;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今年7月份,刚刚参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学习培训,感受颇多,对我们今后的日常教学从理念到操作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式,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二、生本从理念到实践的操作
(一)做一个教育的“牧者”
在中国古代就有“牧”的官职。例如刘备就当过益州牧。牧者不是去包办羊群的食物,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他们自由的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独立的生命活动。我们教师何不做一名教育的“牧者”,却要做费力拉舟的“船夫”呢?况且我们的学生和没有意识动力需要被牵拉的船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如何以生为本,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教学设计—考虑学情,贴近生活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力求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学生可以走入教材(尊重教材,理解教材)→走出教材(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做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当中代之以简单重复枯燥的被灌输。案例选取上,本着生本理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以例导学”,当然如若让学生自己根据兴趣选择身边关注的题材热点进行分析总结实为更好。
2.前置学习—“三不讲”原则
既然以生为本,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坚持三不讲原则:学生一听就会的不讲,学生想想后就能会的不讲,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后就会的不讲。让“他律”变为“自律”,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获得学习动力。
3.问题抛出—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层层递进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设问方面需要精心编排,根据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层层推进,引导启发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中提出层层设问让学生探究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把握概念与原理,思维在这里的过渡、深入 ,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注重体验与感受,形成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活力课堂。
(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学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融合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生本教育中坚持的这种开放性,更要求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的高效性。而这里我们的理想课程就是要基于课程标准而展开,而不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和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毕竟经验是主观的东西,而教科书也是基于课标基础上的知识而展开的。所以这里我们我们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都是为了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掌握知识到什么程度。
在生本教育开放的环境中,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要求教学标准化,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思考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权力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跟课程目标无关的资源都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紧跟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以及教材的改动之处,开展基于课程标准下的高效生本课堂。
(三)完善检测评价机制
当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的标准,我们需要相关检测活动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深入和全面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提问题给予先肯定再启发补充以及纠错。而在这个过程中,适时抓住教学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去自己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就显得尤为珍贵了。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超出教师的预设,思维的交流碰撞就更能成就一节精彩的课。政治学科的时效性和生活化的特点更是有利于学生们在思维深处形成共鸣。评价形式可以多元化,无论是有针对点的课堂练习、高考真题、考试卷纸、启发探究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以达到知识固化,检测评价。不用拘泥于某一形式,但要保证我们制定的每一条教学目标一定是可操作、可评价、可检测的。
三、生本教育操作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课前:
1.提前落实批改前置探究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存在问题
2.选择承担研究任务并主讲的学生小组,必要时可提前培训主讲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
(二)课中:
1.预设学生本节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新的生成性问题及时点评解决。
2.对于学生错讲、漏讲、讲解不透,概念模糊的地方,及时引导学生组织讨论,同学互评,教师评价,解难答疑。
3.教师课堂中的点评,应以鼓励为主,充分尊重学生,要评得实在,评得生动,评得精准恰到好处,评出孩子的自信。
4.课堂中组织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合作。
(三)课后
1.及时反思,总结。
2.准备相应的练习专题训练,关注学生本课掌握程度,强化巩固。
四、生本教育的未来发展
生本教育从一个新的理念到具体的操作实施,路还很长。新事物在发展之初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其配套的考试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生本教育的实施。
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愿与各位同仁一同探索,共同推进生本教育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生命的牧者》郭思乐.
[2]《道德经》二十五章 老子.
[3]《人的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郭思乐.
[4]《把核心性学习交还给学生》郭思乐.
[5]《准确把握生本教育的本质》蔡守怡.
[6]《做最宽厚的教育》郭思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