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慧
反观我们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表演很精彩,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头问至尾,看起来似在循循善诱。学生很配合,亦很识趣地钻进教师设置好的一个个答案“陷阱”,一节课可以解决好多问题,课堂教学评价“充实而饱满”。不可否认,这种“满堂问”要比“满堂灌”进步了些,但一节课是否有必要问这么多琐碎的问题?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引导”?频频发问,已填满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他们剩下要做的只是寻找答案,迎合老师而已。
自从课堂教学改革后,语文教育界提出“智慧课堂”的理念,我们语文课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改变:不看教师讲得有多精彩,关键看学生学得有多精彩。践行发展教育理念,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思维习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发问,而应只是课堂教学的主持者,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问题必须精炼概括,能切入要点,囊括全局。
现以文言文、现代文教学为例,来说明简化提问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一般的文言文教学,只需二三个步骤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如《岳阳楼记》的教学,主要设置三个问题:1.读译课文;2.归纳整理特殊用法的字词;3.谈谈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任务一布置,小组就开始着手完成这些问题。教师提点怎样完成第一个问题,课文有五段,可分给五位组员分段翻译,组长从旁指正评点,并指导组员圈画出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汇,这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成员可分工整理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现象,这是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整合;针对第三个问题,可以每人谈一点,可从修辞、炼字、作者情感、写作手法任一方面谈,最后由组长汇总整理,这是文言文学习中的审美欣赏。如果预习课做好三问,那么展示课就可以对这三个问题充分进行交流探讨。也就是说,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只需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即可,学生把这三个问题自行化解成若干小问题,这样就把思维的主动权交付给了学生。文言文教学,我主要遵循这三个步骤,既简明扼要,又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文教学更是如此,教材中更多的是现代文阅读,有各类文体。小说的教学主要抓住小说三要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笔者根据三要素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2.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当同学们思考交流这些问题时,他们的脑子里自然会衍生出许多小问题,如在归纳故事情节时,他们会想到:情节包括哪几部分?开端是什么?发展是什么?高潮、结局又是什么?开端是“盼于勒”还是“赶于勒”?问题紧接着又来了,“赶于勒”部分是什么记叙顺序?情节中可以看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他们会想:谁是主人公?这一对夫妇有差别吗?小若瑟夫是怎样的形象?写他有何作用?小说善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教师问得越少,学生反而会想得越多,教师的“隐身”让更多的学生大显身手。“学生真正参与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不看教师的讲解,只看学生是否高效参与,这是新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也是我认为的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
又如,在学习散文《白鹭》一文时,预设了两个问题:1.白鹭美在哪里?2.《白鹭》美在哪里?先从文中具体欣赏白鹭的形象,再从写作手法角度品味《白鹭》的抽象美。两个问题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个书名号,问题简单易记,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第一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感知到白鹭无暇的美,清田独钓的美,清晨望哨的美,黄昏低飞的美……第二问,学生可以体会出修辞美、衬托美、意境美、立意美、呼应美、动静美……不一而足。散文《囚绿记》的教学只问这两个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流露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2.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学生根据第一问,可以迅速了解熟悉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二问可探究出文章主旨,就这样简练而又有梯度地完成了这篇艰涩难懂作品的学习。
实用文体议论文、说明文,问题的设计紧扣文体特征,议论文主要找论点与论据,说明文主要“理说明顺序,找说明方法”。
以上是笔者对课改中课堂提问的一点思考。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现行教育状态下,我想说,唯有教者问得少,学者方能思得多。我们老师要做的仅仅是把握全局,掌好舵,而不是一个要面面顾全的保姆,课堂上听到的更多的学生的声音,把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