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
【摘要】教是为了用,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应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之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规律。说理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为何要这样“说理”,教学生像作者那样“说理”。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说理性的课文教什么,如何教,是我们语文教学要研究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把此类课文上成说教课,没有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我们平时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说了什么理”,更要关注“如何说理的”,还要思考“为何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要上出说理文的味儿。下面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为例,谈谈说理文的一般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解析结构
每篇说明事理的文章都是按照先提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的基本框架进行行文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依据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将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这类课文。
师:滴水穿石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下来。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师:(幻灯出示)齐读。师:这是一篇说理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指名板: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实现理想)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生:写了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还写了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小就自谋生计,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还写了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师:能否用最简单的话把刚刚说的浓缩成一句话?生:作者举了正例子。师:除了写这三个正面例子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生:还写了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师:为什么要写这些?生:为下文做好铺垫。师:你有感觉了,能不能换一种说法?生:引起下文。师:我们四年级学过一篇文章《说勤奋》,(幻灯出示文本),你看第一段,作者在开头就引出了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话题,联系这篇文章想想看,滴水穿石的启示,它的话题是由什么引起的?生:是由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壮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滴水穿石的启示是由这个小洞引起的。师:这个自然景观引出了话题,紧接着举了三个名人的例子来证明,接着又写了什么?生:又举了一个反例子。雨水不能滴穿石块这个例子。师:前面三个例子能不能证明?为什么还要写雨水的例子?生:这样能突出说明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我们就可以成功。师:这样使说服力更强了。你看这个道理是怎么说的?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雨水的例子就是对后面“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说的。师:对,这段道理是正面、反面结合着说的,所以他在举例子的时候也举了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跟我们这段启示是多么的吻合!最后写了什么内容?生:揭示中心,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也要得“言”。这一环节,通过“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这样一个大问题,既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也引导学生关注了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学生通过对这一主问题的思考,不但从整体上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来说明道理的,还知道了课文是由“滴水穿石”这一自然景观引出论点,再通过事例来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的这一说理性课文的一般框架结构。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言意兼得,有效地落实了阅读教学的目标追求。
二、事例比对,知晓方法
对于说理性文章来说,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所摆的事实必须精挑细选,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说的理既要让读者心服口服,又要能引起读者的读之欲望。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要抓住课文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阅读发现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使教学的关注点落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发现和感知,从中学到语言的表达技巧。
教学中要更多地把学习的触角伸向作者语言文字表达的形式上,引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上,探寻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上,从而增长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智慧。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独当之任。文中所选三个事例有何异同?说理文与记叙文的事例在写法上有何不同?通过这样两个层面上的比对,让学生明白了所举事例要为说理服务,使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了“例子”,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通过“事例对比,知晓写法”,既是一般性说理文的教学范示,又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成功做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和谐共生的突破口。一篇课文的样式常常是理解内容的重要途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影响内容。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三个事例的对比,学生在品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感悟到了文本语言的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是为了用,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应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之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规律。说理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为何要这样“说理”,教学生像作者那样“说理”。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