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铁军
时下的硅谷,确实弥漫着失望和不安的气息。这里的人们80%投票给了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总统的却是他们极力反对的人。唐纳德·特朗普听到的最激烈的反对声就来自这里——今年七月,硅谷百位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批评特朗普阻碍创新、反对人才自由交往的立场,并直言他不适合做美国总统。
当然,特朗普当选并不是硅谷的末日,可能还有人没有注意到,特朗普在竞选中所做的承诺中,有一项是为高收入者减税,因此硅谷绝大多数人都是受益者,只是骄傲的硅谷人不在乎这个,他们最关注的是这里平等、自由、共享的价值是否会受到破坏。当然,新能源科技公司则有更切实的担忧。
可能只有1%的硅谷大佬支持特朗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风投教父彼得·蒂尔,他曾是埃隆·马斯克的同事、Facebook最早的投资者,也是硅谷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蒂尔受邀加入特朗普的过渡团队,被视为最大的一桩“风投成功”案。
2016年毕业季,彼得·蒂尔在汉密尔顿学院做嘉宾演讲时,对学生们讲到创新和技术:“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已是老生常谈,但真理的发现接近于停滞也是一个公开秘密。虽然电脑变得越来越快,智能手机也颇为新鲜。但在另一方面,飞机很慢、铁路坏损、房价高昂而收入没涨。
“今天‘技术这个词意味着信息技术,所谓的科技产业建造了计算机和软件。但在1960年代,‘技术有更广阔的意义,指的不仅是电脑,还有飞机、药物、肥料、材料、太空旅行等所有方面。”
彼得·蒂尔这番话代表了硅谷人的一种忧虑:技术和创新变得越来越狭小,被局限于互联网最基本的属性之内,似乎互联网、软件就是创新的一切。而人类利用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寄希望于特朗普政府能有所改变。
在对这种现状的批评言论中,最典型的一句是:“我要一辆会飞的汽车,你却给了我140个字符。”这句话中,140个字符可以有两个含义,广义是指互联网软件产品,狭义是特指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因为每条推文140个字符。大家都有过中文微博的体验,不用详细介绍了。
推特和Facebook在大选中都出尽了风头,甚至被认为是影响了选举结果,但几个月短暂的红火,并不能代替严酷的现实:当年风光一时独领风骚的社交王国推特,今天穷途末路,依旧寻不到买家。
2016年的硅谷,最重要的事件必须包括两大收购案:6月,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公司的全部股权和净现金。7月,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以48.3亿美元收购互联网先驱雅虎(Yahoo!)的互联网资产,收购后雅虎将被整合入威瑞森旗下的美国在线。此后就传出推特寻求被收购,它接触过迪士尼和Salesforce公司,但至今没有下文。
这三起收购(待售)案中,领英被收购稍感意外,雅虎早已成僵尸,推特江河日下,领英被收购也加剧推特管理层出售意愿。
说领英被收购稍感意外,是因为它在全球深受欢迎,而且发展势头依然不错。领英宣称:公司使命是连接全球职场人士,使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而更长远的愿景则是为全球33亿劳动力创造商业机会,进而创建世界首个经济图谱。领英全球会员人数超过 3 亿,美国《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我个人没有使用过领英,但看过亲友的页面,当时的感觉就是,无论对员工,还是对人力资源主管,没有比它更合适的平台了。
美剧《硅谷》中有一个场景:大牛程序员感到不爽,就把自己领英页面上“职业状况”一栏改成了“求职”,只片刻功夫,猎头的电话就来了。
领英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里德·霍夫曼被誉为“硅谷的人脉之王”,他也是硅谷最多产和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之一,2011至2014年连续荣登“福布斯全球最佳科技创投人”榜单前十名。由于较高的溢价,微软并购领英在业界评论为还算双赢,但是,霍夫曼坦言:选择被收购,主要是公司发展方向面临艰难选择,另外,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应对未来。
对创业者来讲,被收购并不等于失败,有时还算成功的退出。陈士骏创办YouTube20个月后,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在线照片共享服务商Instagram,十几个人的团队,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这都是令人艳羡的创业者成功退出。但是,对志存高远的里德·霍夫曼来说,领英被收购真不能算成功,但看看雅虎的结局,看看推特至今找不到下家,他也应该心满意足了。
今年,雅虎以48.3亿美元被收购,而2008年它曾拒绝了微软的开价:450亿美元。
雅虎被收购,是值得记住,也值得纪念的事件。评论雅虎,就像听流行歌曲,有代沟。年轻人觉得不值一提,而中国第一代网民还是有些感慨。
雅虎早已经是僵尸公司,自从2000年泡沫破裂导致市值缩水近九成后,十几年来,这家互联网先驱公司一直苟延残喘,结局没有任何悬念,而在它最后挣扎的这几年,很多评论者早就迫不及待地盖棺论定。对雅虎失败原因的分析,和前几年甚至前十年都没有本质变化,只是多了对它的第七任CEO、也是现任CEO玛丽莎·梅耶尔几年来拯救雅虎的评价。
雅虎的没落其实和众多公司不同,它的一系列投资失败和决策失误是发生在中后期,而没落的根源在于创始人的格局。雅虎的创始人发现了道路的入口,就如同他们所说:“我们所做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把进入这些神奇世界的钥匙。”但进入后怎么走,前路如何,都不是他们的能力所能判断的。他们在互联网的混沌期开天辟地,随后就不知所措了。
雅虎的失败,可归类为:因开创性而成功的公司,由于创始人格局所限而难以继续发展。
就如同本专栏以前的文章里总结的:雅虎是互联网的启蒙者和开拓者,它的贡献至少有两个:一是在互联网的初期,尝试了人类能利用这个工具能做什么;二是自己的尝试和错误,给后来者做了教材。所以说它过去是样本,今天是标本。
如果说雅虎的失败还可归结于早期探索者的局限,那么,今天硅谷一些明星公司的没落,则能反映某些趋势,其中包括彼得·蒂尔等人批评的“单纯互联网”势必要转型。
推特的没落就是典型。推特曾经是广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是微博客概念的创建者,是和Facebook相提并论的硅谷明星公司。然而,自2006年创建以来,一直因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近年来营收增速已开始放缓,且在吸引新用户方面遇到难题。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到5.945亿美元,但净亏高达7970万美元,而且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中累计下跌了近54%。
用过中文微博的人,都能体会到推特今天的状态。微博曾经是我最倾情投入的社交媒体,但几年前就放弃,专用微信了。用户喜新厌旧,公司盈利可想而知有多难。我对微博最多的抱怨,就是被不时推出的各种无厘头功能所打扰。也听过有人评论:微博上最好的服务,就是没有客服打扰。在我放弃微博前的那一段日子,感觉到他们连蚂蚱肉都要吃了。现在可以理解,产品功能单一,盈利空间有限,公司更要千方百计找赚钱门路,用户体验就无法顾及了。
推特待价而沽,又让我想起了反复琢磨的问题。我认为:“纯互联网公司”应该进入了一个发展阶段,成熟了,但发展空间也不大了。所谓“纯互联网公司”是指实现互联网最原始功能——接入、搜索、共享的公司,也就是不需要+的公司,从最早的雅虎,到现在的Facebook、推特、领英、腾讯等等。这些公司的伟大功绩是使互联网成为了空气和水,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形态。但是,这些公司预期可见,除非科技能使人类交往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可能会变成“基础设施”。
但是,现在也有新的动向值得关注,比如,Facebook就不再是一个“纯互联网公司”,它依然是人气最旺的社交媒体,但它在新领域的尝试——适用于全球(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接入设备、虚拟现实头盔技术等,表明了公司的鸿鹄之志。当初,人们把Facebook和推特相提并论为社交网站,现在两家可称南辕北辙。有评论说,扎克伯格是最被低估的硅谷精英,的确,他代表了硅谷的新趋势。把Facebook和谷歌相提并论可能更恰当。
十年前建立的互联网公司模式一定会改变,因为人类不仅仅满足于互联网最基本的功能,互联网必须有+,+包括电子商务,还有更令人期待的: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最新科技创新,时下最热门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最热门产品包括会飞的汽车和可回收的火箭。
2016年硅谷的两大收购案,加上推特的寻求收购,告诉人们:硅谷竞争残酷,明星公司也不能高枕无忧;简单模式的公司难以生存、没有盈利模式的公司更难生存;虚的东西、软的东西靠不住,需要新的算法,也需要实实在在的最新科技产品;原型都出现危机,抄作业的更要有急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