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敢与蔬菜大县争辉

2017-01-12 20:43山娜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甘蓝大棚移民

山娜

襄州区驿寨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襄阳北20 km处的襄州区古驿镇罗岗村,于2007年12月成立,合作社现有社员305户,辐射带动周边500多农户。截至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200多个,露地种植面积达到333.33 hm2,基地现配置800 m3的蔬菜保鲜库1座,成功认证了番茄等9个无公害蔬菜产品标识。2011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示范社”,2014年12月成功注册驿寨商标。2015年底合作社销售额达到2 600多万元,其中农户收入2 000多万,年盈余80多万元,农民增收明显,效益突出,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多次被评为省级示范、市十佳、区优秀专业合作社。

古驿镇属于典型的农业大镇,广袤无垠的平坦土地,本该是难得的良田沃土,却因地表覆盖着肥力贫瘠、通透性差的黄黏土而限制了诸多发展空间。得知我们要前往驿寨蔬菜专业合作社,常年在襄州区跑运输的李师傅话匣子大开:“我们镇的土地很多,但能在这旱土(指黄黏土)上种蔬菜的合作社就这么一家,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尽种些小麦、玉米、花生之类的懒庄稼。”更何况,十公里之外还有新野这一强劲的竞争对手,坐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等多重荣誉,新野在蔬菜种植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内忧外困”之下,驿寨突出重围的秘诀是什么?且看理事长司应忠的回答。

记者:古驿镇的土壤条件其实并不适合种植蔬菜,当初是何原因促使您创办合作社?

司应忠:种庄稼难挣钱,同现在的很多农民一样,最初我也选择远赴他乡谋生。2005年,我在山东日照做工程项目,一天在外面的餐厅吃饭,一盘大白菜居然要价18元,如此高昂的菜价让我非常惊愕,恰逢当时事业陷入困境,加之在外漂泊已久,于是就萌生了回乡种菜的想法。种粮种菜对于出身农门的我都不会太生疏,怀揣着让大家吃上便宜菜的念头,翌年我便回乡着手准备相关事宜,2007年12月,驿寨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记者:合作社成立后,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您是如何运营管理使之稳步发展?

司应忠:为加强对社员的联系与服务,首先从成员中挑选出9名有担当、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组建物资供应、生产经营及技术指导、市场销售专班,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产前服务上,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建大棚、统一育苗,通过批发式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每667 m2可节约400元。产中服务上,由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负责种植管理,从蔬菜产量中提取0.02元/kg作为其酬劳,蔬菜生长各个环节,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在产后服务上,重点找订单、跑市场,实行统一销售。近年来,合作社不断开拓外销市场,从初期的湖北襄阳、十堰及河南发展到北京、广东、青海等12个省市,只有保证了销售渠道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种植风险。2013年,合作社投资65万元建设现代化育苗连栋大棚,每年育3季苗,使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哪些蔬菜,这些蔬菜的市场表现如何,愁不愁销?

司应忠:合作社主要种植西兰花、松花菜、甘蓝、萝卜、马铃薯、香葱、芦笋及大棚春提早、秋延后时令蔬菜。2016年从荷兰必久种子公司大量引进了皱叶甘蓝、紫甘蓝、苤蓝、宝塔花菜、结球茴香和西兰薹,这些新品种我们已经试种了5年,经济效益很好,售价比普通大路菜高几倍,尤其是甘蓝品种特别受甘肃和新疆市场欢迎。

我们生产的蔬菜远销北京、合肥、西宁、广州等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同时还在市区开办了13家驿寨蔬菜平价超市,开展蔬菜直销业务。滞销的情况很少发生,但批发价格之低常常让人心寒,记得2009年蔬菜0.2元/kg的收购价让许多农户血本无归。

记者:蔬菜直销店的经营状况如何,相较于批发市场,直销的优势在哪里?

司应忠:产地低于1元/kg收购的茄子、白菜,经过几次转手,到消费者手中就4~6元/kg,这种农民卖菜难而老百姓吃菜贵的现象,需要新型的蔬菜直销模式来改善。通过蔬菜直销,我们真正实现了从产地直达零售终端,对于削减中转环节、平抑市场物价、让广大群众分享流通环节收益、保障农户收益具有重大意义。

驿寨蔬菜平价超市中常年在售的蔬菜有60余种,销售量约占合作社全年产量的1/3。虽然我们平时自己种植的品种较多,但肯定做不到全面覆盖老百姓餐桌,因此为了丰富店内品种,平时也会到本地农贸市场采购一些蔬菜。由于超市位置临近社区,蔬菜新鲜便宜,因而非常受本地市民的欢迎。

记者: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您觉得襄州区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有何地域特色?

司应忠:众所周知,襄州区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外迁移民安置任务最重的县市区之一, 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移民近7 000人,帮扶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政府的一项重大课题。因为平原地区土地面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引导移民科学发展特种养殖、大棚蔬菜等产业项目,尽快形成产业链条,实行“一村一品”产业模式,成为移民安家致富的关键,而驿寨合作社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其成功模式值得其他移民借鉴和推广。

襄州区移民局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开展蔬菜种植科技培训,不仅普及了蔬菜种植技术,而且让移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生产管理理念。黄集镇富庄村、石桥镇万家坪村、古驿镇罗岗村七组和伙牌镇老李家村七组移民,通过与合作社联合,目前已发展蔬菜大棚120余个,总面积约26.67 hm2,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同时,合作社聘请有经验的移民参与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向他们发放劳务费达100多万元。

记者:2016年合作社的经营情况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

司应忠:农业生产的风险很大,一直以来合作社的发展口号是“人有情,市场无情”,谁也不敢保障价格高低、赚钱与否。2016年的市场行情不错,菜价要比往年偏高,可惜我们饱受干旱困扰,蔬菜产量上不来。8月1日移栽的20 hm2甘蓝,本该在国庆节期间上市,但由于缺水,甘蓝长势明显不好,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其他同时期定植的露地秋茬蔬菜也受灾严重,死苗率高达1/3。从8月至今鲜有降雨,我们用水泵抽取地下水全力抗旱,电费都花了好几万元,还是没能扭转大幅减产的局面。当下,基地上66.67 hm2西兰花长势不俗,期待能有一个好收成。

猜你喜欢
甘蓝大棚移民
变色的紫甘蓝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厨房色彩游戏
大棚讲课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紫甘蓝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大棚蔬菜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