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打“家乡牌”

2017-01-12 09:18津沽散人
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天津人冯骥才漫画

□津沽散人

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打“家乡牌”

□津沽散人

很多家长,甚至教师同行感叹,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学习条件,生活条件,还是居住条件,都比以前的孩子强千百倍,但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根”,没有乡土情怀,缺乏对家乡的依恋和感恩,通俗点儿说就是,不知道家乡是哪里,不知道家乡哪里好,觉得哪里都比家乡好。也许一些家长觉得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爱家乡了。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家乡观念,只知道盲目崇洋媚外,等他(她)长大以后,只会变本加厉,不仅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而且还会忘本。

因此,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既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又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怀有“家乡情结”。我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其实是深受天津人民所熟知的名人冯骥才的影响。冯骥才除了写出脍炙人口的小说《神鞭》、经典散文《珍珠鸟》,还多年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工作,大力推动民间文化宣传保护工作。从2003年开始,他发起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还被誉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经过冯骥才和志愿者们的勠力同心,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后人,都是一笔极其珍贵的财富。正是受冯骥才这种精神的感召,我才立志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我栖居的这个城市栖居在更多孩子的心里,让他们今后走到哪里,都心怀家乡,心系家人。

在阅读中感受天津魅力

我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天津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曾经向学生们重点推介冯骥才的经典文化小说《俗世奇人》、林希的《天津闲人》、郁子,立民合著的《天子门户》,作为语文课外阅读的延伸,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天津民俗和方言土语,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老天津卫的风土人情和天津话独特的意蕴和趣味。对此曾有老师和家长提出意见,认为国家提倡让孩子说普通话,我却极力向孩子们推广“天津方言”,这种做法欠考虑。我对他们说,普通话必须要说,天津话也不能不懂,否则如何称之为天津人?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家乡?

在参观中感受天津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天津各大公共文化场馆对外免费开放,我从中发现了契机。于是,我带学生们参观了天津博物馆,重点参观了展示天津发展历史的场馆,观看了相关馆藏。通过参观,学生们了解了天津建卫的历史,了解了为天津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仁人志士,了解了天津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和飞速发展。学生们也经历了参观前的事不关己,参观初期的走马观花,参观后期的如饥似渴等过程。看着他们由一开始的嘻嘻哈哈,到排着整齐的队伍,安静有序地听讲解员的解说,再到向讲解员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做记录,我感到这个活动搞的很成功。参观结束后,我还让学生写不少于800字的感想,鼓励他们在作文中提出对城市发展建设的设想。

在照片里感受天津风韵

我发现学生们对摄影兴趣很浓厚,很多学生热衷于在微博、微信、QQ空间上晒照片。我就鼓励学生们少拍自拍,多拍家乡。我还适时推出“镜头下的家乡”摄影展,让学生们把自己用各种数码器材拍摄出的照片精选出一幅,每个人进行展示并阐述拍摄目的和意义。于是,天津的大街小巷、特色景点呈现在大家面前。经过评比,我们师生共同选出最有代表性的6幅照片,经过装裱后挂在教室墙上,不仅装点了教室的环境,而且让学生通过摄影这种更富有现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的形式,直观地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

在漫画中感受天津幽默

天津是曲艺之乡,天津人的幽默、乐观、自嘲精神是与生俱来的。在微信朋友圈中一度被疯传的伊东羽的“天津系列漫画”哏儿段子就很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其实,一开始,我很反对学生们互相传微信里的漫画,因为那里面良莠不齐,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甚至使学生们“三观”不正。但是自从看了天津小姑娘伊东羽简洁、朴实、亲切的漫画,我就和学生们一样,感到她把天津人的心直口快、爱打抱不平、幽默恋家等特性,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得活灵活现、恰到好处、淋漓尽致。我和学生们一旦看到好的漫画段子,会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和班级微信群,为这个一心痴迷漫画的天津小闺女加油,也希望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通过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漫画,喜欢上美丽的天津,喜欢上可爱的天津人。

我通过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们大打“家乡牌”,希望他们为自己的家乡天津自豪,为自己身为天津人自豪。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有缘看到此文的全国各地的教师同行们,以各自的家乡为“乡土教育”阵地,让学生们以赤子之心,从热爱家乡开始,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这个世界!

相关链接:

参观博物馆小贴士

1.应考虑孩子的年龄

参观博物馆应以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来决定。对于上小学的孩子,要考虑到展品的形状和功能所具有的直观性,以便帮助孩子用具象的方式理解抽象的文化和历史。对于上初中的孩子,要注意展品之间的文化关联和时间、空间联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进行有效参观。

2.应顾及孩子的兴趣

博物馆不是只去一次就够的地方,所以每次去,不要向孩子灌输太多的东西,提太多的附加要求,不要让孩子觉得参观博物馆有压力,而要让孩子从中获得快乐、满足和享受。另外,家长不妨事先做足相关功课,当面对孩子的突发奇想和奇思妙想,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和解释时,也要在事后和孩子一起查资料,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更大的兴趣。

3.让孩子遵守参观礼仪

让孩子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对于一些未加装玻璃罩等防护措施的裸露展品,要教育孩子不随意触摸和攀爬,以免给展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观展人流密集的场合,要教育孩子不随便乱跑,不吃零食,不随手丢弃果皮和废包装纸,保持环境卫生。

(责编 李君)

猜你喜欢
天津人冯骥才漫画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ransitivity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Human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冯骥才称赞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宝地天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