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曾说:“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在老龄化时代到来之时,如何有质量、有尊严地度过老年阶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性课题。
让人享有尊严是当今世界文明的一个核心要素。而人的生命尊严则是人类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命的尊严,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来讲,意味着个体生命能够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发展,能够充分享受生命应该享受的快乐与幸福。毫无疑问,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越高,就越是能够充分、完全地享有这种生命尊严。
那么怎样才叫生命质量高?美国加州大学一位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流行观念:“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死得快”显然意味着痛苦更少,因而更有尊严。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担任相关领域顾问的菲利普·塞尔比教授,提出过“成功老化”的观点,他主张为自己的下半生积极准备。“成功老化”就是让人优雅地老去,是保持高质量生命的表现。无论是 “死得快、还是“成功老化”,其实都是追求健康老龄化,对于人们享有生命尊严来说非常重要。
要实现病得晚、死得快的高质量生活理想,并不容易。随着社会老年人口比例日渐上升,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也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其次,死得快与慢,在今天则更多地是一个医学问题。现代医疗体制基本决定了人们的临终与死亡方式。台湾生死学的开拓者傅伟勋教授曾在他的著作《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中引用美国生死学大师库布勒·罗斯女士的话,不无忧虑地指出:“死亡过程变成孤离而又无人情味,乃是由于(绝症)患者被迫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运出,而匆匆忙忙送到急诊所的缘故。”傅伟勋教授更担心这种工业化的处理方式会波及东亚儒家社会。“这种‘机械化以及非人化’的死亡处理办法已在美国社会逐渐流行,在传统儒教影响下的东亚国家,恐怕也会逐渐采取这种极其简单的死亡处理方式。”不幸的是,傅伟勋教授20年前担心的事情今天已成为事实。在当代中国社会,有了丰富物质条件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老年人、终末期病人尽其所能地使用各种治疗技术和抢救设备来延缓他们的死亡。活得长,但死得慢,正在成为中国老年人的噩梦。
让老年人病得晚,而在生命终点到来时又能痛苦最少地、更快地跨越这个阶段,无疑是真正先进的生命质量观念,是每位老年人的梦想。而实现这一点需要社会的支持。首先,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这个自孟子时代就为中国人看重的社会理想不但应包括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更重要的是要让老年人得到精神赡养和生活照料,全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健身、娱乐、交往、医疗等需求。显然,除了家庭应承担的义务外,社会应该建立功能齐全、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的养老机构。其次,要在老年人以及全社会推广死亡教育,革新生命观念,摒弃对老年病人进行粗暴医疗干预的做法,摒弃“好死不如赖活”的落后生命观念,让舒缓医疗、安宁疗护真正走到每位老年人身边,成为触手可及的社会服务项目。
在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政府显然已经明确意识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意义。今天,努力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健康,更有尊严,正在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分析了我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加强宣传教育、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工作,建立覆盖城乡老年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无疑契合了让老年人“高质量地生存,有尊严地死亡”的先进生命理念。它将让老年人活得长和病得晚的梦想更容易实现,由此生命尊严进一步得到保障。
虽然优雅地老去是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内容,但是我们可能仍然必须面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病的问题。传统中国社会一直奉行家庭养老的做法。家庭养老的传统是与农耕生活方式和多子女家庭状况相适应的。尽管这种观念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相当流行,但是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让大部分中国家庭变成核心家庭,这使得他们居家养老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老年人一旦生病,就需要大量人力来做护理工作。小家庭显然无能为力。为此,《“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把养老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努力推进社会养老事业被列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老年人活得健康,活得轻松,活得有尊严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此外,在保障老年人生命尊严的问题上,死得慢,死得痛苦的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这涉及尊严死亡的问题。尊严死亡也是生命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尊严死亡的核心要义就是避免死亡过程中的痛苦。例如,在生命末期不接受插管治疗,不接受大型创伤性手术,不接受心肺复苏,不放疗不化疗,不进ICU,接受安宁疗护或者舒缓医疗等。支持这一做法的理念是把死亡作为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来接受,不拒斥死亡,不把死亡视为生命的敌人。当死亡到来时,就坦然接受。我们看到,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并因应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与临终的避讳,自2013年起刻意将临终关怀改称安宁疗护。在《“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目标与工作任务。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推动无痛苦死亡理念的普及,有力地保障老年人死亡的尊严。
政府规划的落地需要医疗体系的相应变革。在职能方面,现有医疗体系过分注重治疗,而忽略了预防与健康管理;在机构设置方面,现有医疗体系中缺乏安宁疗护机构和设施;在观念方面,现有医疗体系缺乏对死亡的接纳,总是把病人的死亡视为医学的失败;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哪一所医学院校把舒缓医疗和安宁疗护作为专业来设置。显然,我们的医疗体系还没有为落实政府规划做好准备。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物。然而,只有高质量、有尊严的生命人们才愿意将之视为宝物,否则必为人生之鸡肋。中国政府努力推进健康老龄化事业的发展,改革现有医疗体系,正是对中国老年人生命尊严的保障,是中国社会对生命尊严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