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沛城 ,钟文娟 ,周永航 ,龚一耘 ,张超 ,毛正轩 ,杨泽湖 ,蒲德强 ,贺晓峰 ,李庆林 ,牟方生 *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都610300;2.四川省简阳市农技推广中心,四川简阳641400;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农业局,四川遂宁629200)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9的选育
戢沛城1,钟文娟1,周永航1,龚一耘1,张超1,毛正轩1,杨泽湖1,蒲德强1,贺晓峰2,李庆林3,牟方生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都610300;2.四川省简阳市农技推广中心,四川简阳641400;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农业局,四川遂宁629200)
主要介绍了川杂棉39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性、栽培技术。
棉花;核不育;川杂棉39;特征特性;栽培
两年区试平均,川杂棉39生育期133 d,株高101.9 cm,单株果枝13.4个,单株结铃22.5个,铃重6.6 g,衣分40.6%,衣指8.0 g,籽指11.0 g。 植株塔形较高大,茎秆光滑无茸毛,叶片较大,苞叶较大,铃卵圆形,吐絮畅,纤维洁白。
2012—2013年四川省两年区试结果平均,川杂棉 39籽棉产量 3 966.90 kg·hm-2,皮棉产量1 604.25 kg·hm-2, 分 别 比 对 照 川 杂 13 增 产5.27%、7.12%,增产均极显著。2014年四川省生产试验中,川杂棉39的籽棉产量3 704.55 kg·hm-2,比对照川杂13增产11.82%;皮棉产量1 541.70 kg·hm-2,比川杂 13 增产 14.51%。
2012―2013年四川省区试统一取样送至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HVICC校准),川杂棉39纤维品质平均结果为:上半部平均长度 31.14 mm,比强度 29.45 cN·tex-1,马克隆值4.3,整齐度86.3%,纺纱均匀性指数156。
2012―2013年四川省区试网室抗虫性鉴定,两年结果平均:川杂棉39蕾铃被害率为3.37%,蕾铃被害减退率为78.49%,抗棉铃虫;子害率2.85%,子害减退率为82.12%,高抗红铃虫。
2012―2013年四川省区试病圃人工接菌鉴定,两年结果平均:川杂棉39枯萎病病株率31.84%,相对病指9.13,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株率58.28%,相对病指30.26,耐黄萎病。
适宜在四川棉区种植,也可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流域部分棉区试种。
育苗移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抢晴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或在5月中下旬油菜或小麦收获后直播。
根据土壤肥力合理密植,育苗移栽密度为3.0万~3.75万株·hm-2;5月中下旬直播密度为 6.0万~7.5万株·hm-2。
重施有机肥和钾肥,前期氮肥适当轻施。施足底肥,花铃肥提前到盛蕾至见花期施用,单株结铃2~3铃时追施1次保桃肥,防止早衰。具体施用时间和施用量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确定。
适时中耕,除草,起垄培土。及时去除叶枝,抹赘芽、打顶、去旁尖。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依照“前轻后重、少量多次、逐级调控”原则,及时施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
全生育期重点防治棉盲蝽、斜纹夜蛾、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对棉铃虫和红铃虫要进行监测防治,注意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和红铃虫。
[1]戢沛城,牟方生,龚一耘,等.四川转基因核不育杂交棉的研究与产业发展[J].中国棉花,2012,39(2):16-19.
[2]牟方生,毛正轩,张超,等.棉花抗虫核不育系GA18杂优利用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3(8):16-19.
[3]叶鹏盛,刘朝辉,毛正轩,等.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四川篇[J].中国棉花,2009,36(S1):57-62.
Breeding of Genetic-Male-Sterility Hybrid Cotton with Insect-Resistance,Chuanzamian 39
Ji Peicheng,Zhong Wenjuan,Zhou Yonghang,Gong Yiyun, Zhang Chao,Mao Zhengxuan,Yang Zehu,Pu Deqiang,He Xiaofeng,Li Qinglin,Mu Fangsheng*
S562.03
A
1000-632X(2017)10-0019-02
10.11963/1000-632X.jpcmfs.20170925
1 亲本来源与品种选育过程
川杂棉39的母本为核不育两用系SA0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第3代棉花骨干核不育两用系GA18[2]为母本、抗虫品系HB(HB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两用系。父本为抗虫新品系R378,是利用从湖北引进的丰产大铃品系R194为母本、抗虫品系HB为父本,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抗病育种、系统选育而成。
川杂棉3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SA01作母本、R378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F1,田间组合代号为SH78。2009年参加行比试验,2010―2011年通过品比试验筛选,2012―2013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通过四川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棉2016002。2015年4月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4)第145号],准许在长江流域进行生产应用。
2017-07-06 *通信作者:fshmu@163.com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4010);转基因重大专项(2016ZX080050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