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

2017-01-12 08:34:26杨永静陈恩田王霞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王霞呼吸衰竭肺部

杨永静 陈恩田 王霞

·护理园地·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

杨永静1陈恩田2王霞1

支气管肺癌; 呼吸衰竭; 临床护理

肺癌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首位,研究显示,70岁以上肺癌患者所占比例为47%左右[1]。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推荐,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案,尤其针对Ⅰ、Ⅱ和ⅢA期肺癌[2]。随着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肺癌患者寻求外科治疗,但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肺功能差、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糖尿病等不同程度慢性疾病,导致心肺功能减退,应激性和耐受性差,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而呼吸衰竭是老年患者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预后差和病死率高。因此,预防术后呼吸衰竭是护理的关键,必须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现将我院最近三年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9.5岁。70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胸膜感染,4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6例肺不张、肺功能不全,27例发生呼吸衰竭(男性18例,女性9例),12例低氧血症,2例发生脓胸;所有患者均完成肺部肿瘤切除术,有完整的术后病理报告。呼吸衰竭评定标准:患者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PaO2<60 mmHg,伴有或不伴有 PaCO2>50 mmHg,并排除继发于其他系统或脏器功能衰竭而发生的呼吸衰竭[3]。

护理措施

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呼吸衰竭

术后严密观察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等情况。对于术后呼吸频率改变和呼吸道分泌物多,咳痰无力,呼吸频率>30次/min者要及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和辅助呼吸。

二、早期活动,促进肺复张

麻物麻醉失效或气管导管拔除后即可变换体位,术后2~3 d可在床旁站立或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和范围,促进肺部扩张及加强肺功能锻炼;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或吹气球运动,能使膈肌肌力逐渐加强,减少肺血管和小气道阻力,促进肺扩张,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肺功能。

三、加强呼吸道管理

术后早期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动脉血氧分压<90% 应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后期缺氧改善后可给予患者小流量持续吸氧,保证氧浓度及选择性应用机械通气是预防呼吸衰竭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4]。气管切开者,保持气管套管固定通畅,当吸道内有较多分泌物阻塞时,应及时给与人工吸痰。

四、协助排痰、锻炼肺功能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咳痰无力者使用药物或者按压颈部气管诱发咳嗽来协助咳痰;当痰多黏稠并且有痰鸣音时,提示呼吸道有分泌物阻塞,可用鼻导管或纤支镜协助吸痰。肺功能锻炼应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采取深而慢的呼吸方式,鼻吸气、缩唇呼气,同时进行体能锻炼,每天散步50 m,或原地做蹲起运动,做腹式呼吸。

五、呼吸衰竭护理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给氧,对Ⅰ型呼吸衰竭无CO2潴留者,根据缺氧程度来调节吸氧浓度,对Ⅱ型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只能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速度为1~2 L/min。对不能自主呼吸者,应行机械通气,对上呼吸机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日行1~2次血气分析,防止误吸,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

讨 论

由临床观察可知,对肺癌患者采取根治性手术后经常伴发呼吸衰竭, 可能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发生这种现象通常与吸烟、手术方式、术前肺功能、肺部感染和慢性疾病等因素有较大关联。老年患者呼吸系统解剖生理退化改变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心肺功能代偿低下,肺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以术后更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因此在术前准备时要有针对性,能有效减少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5]。

“吸烟致癌”已得到全世界公认,研究表明,吸烟是引发肺癌的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6]。长期吸烟的患者因为吸烟导致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受损,呼吸道内部滞留分泌物增加,排痰困难,痰液随之增多,阻塞支气管流通,引起肺部感染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呼吸衰竭。所以,嘱咐患者在术前要严格禁烟一个月,术后要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使用呼吸机完成辅助呼吸,有助于预防术后呼吸衰竭发生和降低肺部感染机会。

肺部切除手术对肺功能一般有两方面的影响:①切除手术会损伤支气管、胸壁及肺组织从而减弱机体呼吸运动影响咳痰;②减少肺容量。因此,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应对其身体状况、肿瘤大小及并发症进行严格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样可把并发症降低到最小化。肺部感染和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或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均会增加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所以应在术要做好充分准备,控制好血糖、血压等有助于预防术后呼吸衰竭发生[7-10]。

总之,肺癌术后衰竭的发生率与年龄、长期吸烟、手术方式、肺部感染和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在术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做好围手术期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各项相关生理指标,加强呼吸道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

1 Owonikoko TK, Ragin CC, Belani CP, et al. Lung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an analysis of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results data-base[J]. J Clin Oncol, 2007, 25(35): 5570-5577.

2 Ettinger DS, Akerley W, Borghaei H, et a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2. 2013[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3, 11(6): 645-653.

3 王耿杰, 马良赞, 林勇龙, 等. 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探讨[J]. 河北医学, 2014(1): 100-103.

4 雷新宁, 李晓银. 老年肺癌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29(21): 141-142.

5 张磊, 代广权, 高雷.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易患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23): 121-122.

6 Iwamoto 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 cancer chemotherapy: review of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approved drugs[J]. Biol Pharm Bull, 2013, 36(5): 715-718.

7 高立平, 刘俊峰, 尹希. 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影响因素分析及静息肺功能临床评估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5): 1722-1725.

8 宋署光.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易患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 14(2): 70-71.

9 郭玉梅, 李政霖, 祁恒旭, 等.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1): 8-10,15.

10 杜珂. 低肺功能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8): 195.

(本文编辑:黄红稷)

杨永静,陈恩田,王霞.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1): 114-115.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1.035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1636000 四川,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2

王霞,Email: djdl1979@yeah.net

R734.2,R563

B

2016-07-29)

猜你喜欢
王霞呼吸衰竭肺部
《呼吸衰竭》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609万风波:这样求爱算不算行贿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609万风波:这样求爱算不算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