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及对胱抑素C的影响

2017-01-12 01:45:34张冬梅尹建杰眭书魁
关键词:中医中药狼疮方用

张冬梅,尹建杰,眭书魁*

(1.高青县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6300;2.淄博昌国医院,山东 淄博 256300)

中医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及对胱抑素C的影响

张冬梅1,尹建杰2,眭书魁2*

(1.高青县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6300;2.淄博昌国医院,山东 淄博 256300)

目的 分析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中医中药对于胱抑素C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医中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应用自拟中药狼疮饮加减,分型辩证治疗后,对狼疮性肾炎的胱抑素C早期干预非常有效,好转率在85%以上,胱抑素C的下降速度在65%以上,与同期尿素氮、血肌酐的曲线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狼疮性肾炎;中医中药;胱抑素C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为狼疮性肾炎,肾脏病变程度与SLE的预后密切相关。如果反复发作,使体内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断沉积于血管、皮肤、关节、肾、心、肺、肝、脑等组织器官,特别是肾脏,复发次数愈多,病程愈长,肾脏受损的可能性愈大,狼疮性肾炎的发生率愈高。一般发病初期有肾炎证据的只有24%,患病一年后为61%,患病四年时高达92%。随着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本病的预后已有很大改观。狼疮性肾炎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疾病,特别是在女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较重要地位。作为肾功能早期损害指标的血浆胱抑素C的含量较稳定,不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它的浓度不但不受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受大多数药物以及炎症的影响,所以作为我们此次实验的主要参考指标,专业技术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准,检测结果准确稳定,科室专门由经验丰富的检验师参与我们本次实验项目,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中西医结合科入选项目组住院患者990例,男236例,女754例,年龄13~86岁,化验胱抑素c值0.41~7.9 mg/L,超过正常值463例。(2)门诊患者235例,男50例,女185例,年龄13~86岁,化验胱抑素c值0.4~4.21 mg/L,不正常值66例。(3)内科对照组445例,男220例,女225例,年龄10~82岁,化验胱抑素c值0.42~3.98 mg/L,不正常值125例。(4)神经内科5559例,男3359例,女2200例,年龄10~82岁,化验胱抑素c值0.29~3.16 mg/L,不正常值100例。(5)最终入选项目组1225例,男286例,女939例,年龄13~86岁,化验胱抑素c值0.41~7.91 mg/L,超过正常值463例。(6)中西医结合科共筛选肾功测定1330例,作为胱抑素C检测辅助指标。

1.2 治疗的方法

1.2.1 中医中药分型辨证论治

痰湿阻滞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急性活动早期。狼疮饮加公英、地丁、银花、连翘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肾阴不足型多见狼疮性肾炎亚急性期或慢性迁延期伴高血压。方用狼疮饮加生地黄、丹皮、赤芍、泽泻、白茅根、女贞子、旱莲草、黄柏等滋补肝肾,育阴清热。肾阳虚衰型多见狼疮性肾炎活动或活动后期伴严重的心肾损害,症见高度水肿的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的低蛋白血症至尿毒症期和心功能衰竭。方用狼疮饮加制附子、肉桂、川椒、黄芪、白术、大腹皮等补肾温阳,化气行水。阳虚痰阻型症见狼疮性肾炎伴心、肾、肝、脾、肺、神经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方用狼疮饮加桃仁、红花、川芎、丹参、落得打、陈皮、枳实温阳活血,化痰通络。阳虚水停型症见狼疮性肾炎病程日久身体虚弱,严重水肿或大量胸腹水。方用狼疮饮加淫羊藿、黄芪、白花蛇舌草、猪苓、赤小豆、白术等滋阴助阳,利水消肿。

1.2.2 西医配合治疗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抗凝、抗血小板及纤溶治疗;综合控制病变措施(免疫调节剂、降脂、降压、利尿,保护肾功能)。

1.3 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转阴,肌酐,尿素,血沉、抗核抗体转阴,胱抑素C降低至正常,补体C3正常,并保持稳定3年以上;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控制,尿蛋白减少并稳定,肾功能基本正常,胱抑素C降低或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尿蛋白未能控制,肾功能减退或肾功能不全,胱抑素C没有明显降低。

2 结 果

应用自拟中药狼疮饮加减,分型辩证治疗后,对狼疮性肾炎的胱抑素C早期干预非常有效,好转率在85%以上,胱抑素C的下降速度在65%以上,与同期尿素氮、血肌酐的曲线变化基本一致。

3 讨 论

在狼疮的活动期,患者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浮肿、或胸腹水、大量蛋白尿和血尿,血白细胞降低,血沉明显升高等临床表现,这时一般需要足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控制狼疮的活动。同时,可以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此时的病机以热毒炽盛、瘀血阻络为主,治疗应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症状,使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更容易获得病情的缓解,胱抑素C恢复正常。并且临床验证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复发率的等特点,在疾病活动期,配合西药,控制病情,使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本次研究中显示,应用自拟中药狼疮饮加减,分型辩证治疗后,对狼疮性肾炎的胱抑素C早期干预非常有效,好转率在85%以上,胱抑素C的下降速度在65%以上,与同期尿素氮、血肌酐的曲线变化基本一致。

综上,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中医中药能够使得胱抑素C恢复正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推广。

[1]陈灏珠.新编内科学.第十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许德清.红斑狼疮[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

R259

B

ISSN.2095-6681.2017.26.113.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眭书魁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狼疮方用
基于药食同源理念的中医药日常保健
黑龙江省中医中药融合发展促进会在哈成立
狼疮丸对降植烷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5:12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家庭医药(2019年16期)2019-01-15 13:32:42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外周血OX40/OX40L及抗C1q抗体水平对狼疮肾炎的诊断价值
山东医药(2015年13期)2016-01-12 00:39:36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