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汹涌的潮水,钱塘江一路向东,奔向大海。在杭州湾入海口处,它既形成了伟岸壮观的钱塘江潮,也在杭州湾口岸旁冲刷出了一片滩涂之地,这就是下沙。自1993年4月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此诞生,二十多年过去了。2016年9月,当我作为“中国报告文学著名作家采风团”成员,踏入这片热土时,这里已是高楼林立、马路纵横、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座“宜业、宜学、宜居”的新城已在此奇迹般的崛起。
我要采访的主人公是下沙街道高沙社区党委书记张尔根。高沙社区位于下沙新城的核心区,紧邻高教园区大学城,是下沙最繁华热闹的商业文化中心区。走进高沙社区,宽广的马路边竖立着一块丈余高的巨石,巨石上镌刻着“高沙社区”四个金色大字,恰似一个巨人张开双臂欢迎着我们。往前走几十米,在几幢高楼下一字横排的迎街商铺的中间区域,凹进去一块的地方,坐落着一幢四合院结构的四层楼房,与周边这些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比,显得有点沧桑有点陈旧。陪我同行的开发区宣传科小黄告诉我,这就是高沙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楼。门口站着几个人迎接我们。为首一人,看来有五十多岁,中等个子,小平头,着一件白色的格子短袖衬衣,显得朴实干练,十分精神。他满面笑容地握着我的手,随和亲切,就像我隔壁邻居的好兄弟!小黄介绍说,他就是张书记。哦!他就是那个被人称为“首富社区”的好书记,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优秀人大代表”、“杭州市优秀社区工作者”许多荣誉于一身,光环璀璨的张尔根?他就是那个被人描述成“很像热播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有勇有谋、浑身韧劲”的传奇人物张尔根?我的心里陡然激起一股要探寻、诠释这位最基层书记绚丽人生的强烈欲望!
一、我不是来做官的,是来做事情的,帮助社区老百姓更好的生活,是我最大的目的。
高沙社区原名高沙头,是钱塘江北岸沙头最高的地方,解放初有移民开始在此落户。1954年,由于地形像一面铜盘,人们就叫它铜盘村。1958年大跃进时期改名为高沙连队,以后沿袭此名,公社化时期称高沙大队,撤社改乡叫高沙村,撤村建居又被称为高沙社区。
1957年3月,张尔根出生在高沙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只会在生产队里干活,在土地里扒食。他兄弟姐妹三个,还有爷爷奶奶,全靠父母挣工分养活。高沙村有个徐金有老人,他从1961年就开始记账,他说:“1961年到1980年,我们家在生产队的工分总数为64521分,20年的总收入是8270元,平均每年收入为413.5元。”张家的收入应该与徐家的收入大体差不多,以这样的收入养活七口之家,张家的日子过的困苦可想而知。张尔根在读小学时,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上初中时更是成天搞教育革命,开门办学,大字未识几箩筐;到13岁那年他就辍学回家,干脆在生产队里干起了农活。15岁那年,张尔根走出农村,到城里学起了手艺做起了零工。木工、油漆匠、白铁师傅,只要能赚钱贴补家里,他什么都学,什么都干。1993年,他进了“杭州钦宝制冷设备厂”,开始做销售。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刻苦学习的精神,他很快精通了业务,并成了负责销售管理的销售科长。在这家企业里,他干了近十年,淘到了他人生事业的第一桶金。到2002年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公司股东,年收入达到了三百多万元。更能可贵的是,他在这里学习掌握了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员的知识才能,这为他后来管理高沙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初,高沙村筹备撤村建居。那时,开发区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地处开发区核心地块的高沙村,是建工厂、建园区、建城市的主战场。但此时高沙村里已经两年没有村支书村主任,村里的其他干部也大多不管事,开发区征地拆迁给村民的补偿款,所有账目一塌糊涂,不少村民不停地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高沙村成了当地有名的“上访村”。上级派来了工作组,工作组走访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寻求富民富村良策,张尔根作为在外兴业的老板代表也被应邀参会。在会上他说:“高沙村区位优势明显,村里民风淳朴,党员干部也不坏,村里工作搞得不好,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主要是管理上出了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在撤村建居中,选好选准当家人!”张尔根的话在代表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主持会议的领导也眼睛一亮,认定张尔根是个人才,想动员他回社区到居委会任职,挑起“当家人”的重担!张尔根开始着实很犹豫。自己在“钦宝”那边每年收入三百万元以上,且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如果回社区工作,那边的工作就要放弃,虽说还有股份可分红,但收入肯定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他又想到了村里的现状,想到他深深爱着的父老乡亲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一股豪气油然而升,他毅然决定回来参加社区居委会的组建工作。
2002年5月,高沙村正式撤村建居,在全体居民参加的居委会领导班子选举大会上,随着“张尔根”“张尔根”一声声的唱票声,张尔根高票当选高沙社区居委会主任。走马上任之时,昔日的同事朋友都不理解他守着年收入几百万的老板不做,却来社区当一个月收入几千元的“啄米官”,有的干脆笑他是“官迷”。张尔根置之一笑,他说:“我不是来做官的,是来做事情的,帮助社区老百姓更好的生活是我最大的目的。”
上任伊始,张尔根才真正体会到了做这个“啄米官”的难处。高沙村撤村建居之时,原来的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车子都开不进来。村里的经济已有几年停滞不前,账面上资产仅有3000万元。如果是在我国西北部的贫困地区,3000万元的村级积累也许是个可望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但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浙地区,张尔根一年的个人收入都达到300万以上,这3000万确实应算集体经济濒临破产的烂数据了。当时村民们对村委会意见很大,张尔根上班后看到,原来村委会办公室里的会议桌上有很多的洞,听说就都是被村民砸出来的。面对这个乱摊子,怎么办,张尔根驱车来到十多公里外的钱塘江堤上,正值钱塘江涨潮之际,他看着铺天盖地,伟岸壮观的钱塘江潮,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要做一个顶风击浪的弄潮人!那些日子里,他几乎每天两点钟就起床,晚上深夜才就寝;他几乎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访遍了全社区的男女老少,找问题,寻良策,订规划,审时度势,摸索着社区快速发展的致富之路。十多年来,高沙社区党委始终坚持的每天“五必做”,即“辖区里外巡逻一次,居民家中走访一次,群众问题寻访一次,社区问题解决一件,社区干部想法了解一次”就是在那时候形成的。也就是从那时起,张尔根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带头”的精神,带领社区全体干部吃苦耐劳,事事为先,从而开创了一片社区发展的新天地。
二、城市化的机遇千载难逢,错过了一个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
漫步高沙社区,宽广的马路两旁,一幢幢高耸林立的商住楼,一排排排列有序的居民房,一间间生意兴隆、客流潮涌的迎街商铺,扑面而来;香港都尚购物广场、拉芳舍连锁咖啡厅等国际品牌的店名招牌,映入眼帘,使我恍若走在繁华热闹的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十多年创业,十多年奋斗,张尔根成功地在这片滩涂荒地上打造出了一个繁华热闹的现代化商业都市!
可是,谁能知道,这繁华热闹的背后,凝聚了张尔根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多少智慧和精神……
2002年开始,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城市化建设进程提挡加速,云集了14所高等院校、规模宏大的下沙高教园区,毗邻高沙社区兴建而起。十几万莘莘学子青春、智慧的勃勃生机,给社区带来了清新灵动的气息。张尔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社区发展百年难遇的良机。当时,为解决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城市及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很多失地农民安置难的问题,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10%留用地发展安置政策。高沙社区在撤村建居前共有土地二千七百多亩,国家建设被征地二千余亩。如何利用好剩下的10%的三产留用地?张尔根认为最好的良策就是抓住机遇,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他对社区的党员干部们说:“城市化的机遇千载难逢,错过一个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不抓好这个机遇,就是对社区居民的最大失责。”
张尔根把高沙社区建设定位为开发区“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国际化都市”,他和他的同事们精心勾勒出了“八期工程建设”的规划蓝图,策划了一个又一个的社区建设项目。
第一期工程建设可谓一波三折。本来,原先的规划第一期工程是建设农居小区,但面对高教园区十几万师生巨大的消费市场,张尔根果断决策,将第一期工程项目改变为建设高校教师、研究生商住楼。由于规划改变,有的居民心生牢骚,在学林街地块拆迁时,很多人站出来反对。推土机开始推房那天,反对的人员集聚一起,阻碍拆迁,有的老人还站到了推土机上。那天的场面很混乱,有骂人的,打人的,还有身体不好的老人倒在了地上。张尔根一面安排把倒地的老人急送医院救治,一面耐心的劝阻闹事的群众,给他们讲社区建设的远景规划,反复解释为什么要先开发教师商住楼后建造农民小区的缘由,承诺一定要让拆迁的群众住上比现在更好的房子。他不厌其烦地说着,全然不顾自己在混乱中也挨了打。人散了,问题仍未解决,有的人还闹到了他家里,他仍然微笑着给人家做工作,完了又带着社区干部一家一家的走访,一户一户的承诺加保证。那天,平时不太抽烟的他整整抽了一包烟,之后就瘫倒在办公室里,身体累得完全散了架。
2003年,一期工程——九幢六层楼的教师学生公寓顺利完工,171套商住房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生的舒适家园。底层168间商铺也闪亮推出,一时间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第二期工程——农民小区公寓建设要开工了,张尔根看着只有四层楼的设计图,却皱紧了眉头:这么好的地块,这么紧缺的土地资源,不充分利用,怎么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子孙后代?他产生了修改设计,增加楼层的想法。可这是前任班子定的设计方案,而且改变设计增加楼层势必要影响周边群众住房的采光,周边群众能同意吗?
有人劝他:“算了吧,加层后得来的经济收入又不是你个人的,何必多事呢?”
“不行!改变前任班子的设计,班子思想不统一,坐下来讨论,相信大家会统一;群众有意见,那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张尔根态度十分坚决。
于是,他先是召开班子会、党员会,统一大家的思想;接着,他又带领社区干部,起早摸黑,深入到受影响的群众家中,挨家挨户做工作。他的那份敬业为民的精神,感动了那些受影响的群众,最后大家选择了对他理解和支持。2005年,二期工程全面竣工,88套近万平方米的公寓成为社区居民的新家园。
2003年7月,当一期即将竣工,二期工程开始紧锣密鼓建设之际,张尔根又着手第三期工程的准备工作。当时有人建议三期工程建一个高档宾馆,为高沙树立一个形象工程。张尔根立即表示反对,他说:“没有跑道,给你飞机,也开不来,社区建设绝对不能盲目冒进。”他主张继续建设商住楼,让社区发展的基础更牢固。
“文渊大厦”的设计方案出来了,大厦选址在下沙新城中心的核心区块。占地30亩,由四幢21层的商住楼组成,总投资1.2亿元。他跑了整整三个月,将大厦开发建设的一应手续全部办妥。当年12月底,大厦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中,文渊大厦胜利落成。大厦建成后,1至3层的商业大型卖场,迎来了香港都尚购物广场和国际著名企业“拉芳舍”入驻期间,4至12层288套住房,也很快被开发区企业的白领们售罄一空。直至今日,当张尔根陪同参观时,他指着文渊大厦这堪称大手笔的杰作对我介绍,脸上依然露着骄傲的笑容!
日子在一天天的流逝,项目在一个个地推进,商业综合楼、民族名品城、农贸市场、文化网络中心,一幢幢特色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张尔根的“造城梦想”变为了美好的现实,高沙社区一度成为开发区配套最为齐全的商业中心,高沙商业街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一条街,节假日日均人流量甚至超过四万人次,给社区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实惠。2015年社区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万元,是十五年前的147倍,年底社区居民人均分红破万元大关,高沙社区成为了开发区的首富社区!
三、实事求是,认真办事,是我制胜的法宝
张尔根的办公室设在社区办公楼三楼最靠近角落的一间,约二十平米的面积,摆设十分简陋,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两张单人沙发。听说早先他的办公室里还摆着一个沙盘,沙盘里展示的是社区八期工程的规划实景图,现在八期工程如期完成,自然这沙盘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办公室最显眼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上书“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他办事为人的座右铭。
其实,办公室对张尔根来说,只是他务工操作的“工作间”,他更喜欢的是走进社区,深入到社区老百姓和那些来高沙投资创业者中间去,面对面地解决问题。他专门组建了一个“高沙社区服务与管理微信群”,群里的三十多名成员,有社工,有保安保洁、物业工作人员,还有社区相关负责人。他要求群员们每天把巡查发现的问题都在微信群里反映出来,然后互相督促解决。如果发到群里的问题两天内还未解决,他就会亲自去处理。在他看来,社区就像一个企业,他要用管理企业的方法来管理社区。在“新城”刚成雏形的时候,他就组建了一支专门的巡防队,24小时不间断地在“城”里巡查,后来他又率先在社区安装监控系统,每年都要拿出几百万元的真金白银来用于安全保障建设。所以当有人担心社区治安时,他敢拍着胸脯说:“在高沙,把‘担心两字去掉!”
社区的工作繁琐复杂,大到社区的建设管理,小到居民的吃喝拉撒,都是居委会主任的职责范围。在张尔根的心里,社区工作无小事!社区的每项工作,他都当作关乎社区振兴发展的大事来做。除了注重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外,他自己总是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2011年,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攻坚阶段,随着省市两级政府的一声号令,一场专项治理“十小行业”的战役在全省全市打响。张尔根立即带领社区干部群众投入到这场战斗中。说是“十小”,高沙的“十小”并不小。因为毗邻高教园区,服务的人群是高沙的十几万教师和学生群体,这几年高沙的服务业迅猛发展,全辖区内小餐饮、小食杂、小美容美发、小药店等店铺遍地开花,其中小餐饮店多达195家,小食杂店也有45家。又因为“农改居”的原因,居民小区内的小餐饮店大多为“下店铺上住宅”的经营格局,一楼的餐饮店大都未安装专门的排烟管道,经营起来,浓烟滚滚,空气污浊,周边居民怨声载道。加之这些小餐饮店的建造也未经过统一规划,小区的环境凌乱无序。
张尔根的头脑十分清醒。高沙的“十小”集聚起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了社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对社区旺盛的人气和可观的经济收入不可或缺,对社区卫生和治安的影响不可小视。所以“治小不小”!那些日子,张尔根吃不香,睡不安,他不停的在社区转悠,不停的召开各种会议,思索寻求“治小”的良策。有一天,他转到了老年活动中心,几个老者围在一起下象棋。红方占有明显优胜,旁边一个观棋者用手比划着,嚷嚷着只要再走三步就可将黑方棋将死!“三步棋,三步棋!”张尔根眼睛一亮,对,就是“三步棋”,他想到“治小”上去了。
“疏”是“治小”的第一步棋,要解决的是“油烟乱排放,规划不统一”的问题,这是“治小”治本的重中之重。张尔根安排社区投入四百多万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小餐饮店的烟道和外立面进行全面整治,同时,专门邀请环保、卫监、质监、工商等部门专家和环保设施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小餐饮店的环保设备安装、厨房改造进行指导。在整治“十小”行业的那些日子里,张尔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个店一个店的督,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把关,几乎没有白天黑夜,哪里还论什么“上班下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过去了,全辖区的小餐饮店全部统一安装了烟道和油烟净化器,配备了冰箱和消毒柜等卫生设施,经营店亮证营业,从业人员执证上岗,整个面貌焕然一新!
“治小”的第二步棋是“堵”。也有少数经营不规范但又坚持不整改的小店,张尔根都安排了专人进店发放整改通知单,并逐一亲自登门教育指导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和已不适宜再经营的小店和经营户,则是拿出狠劲坚决予以取缔,决不姑息!
“治小”的第三步棋是“创新”。高沙社区夜间的人流量大,但却没有一个夜宵的专门场所,张尔根从“治小”中看到了商机。他决定由社区投资63万元,在高沙农贸市场门口广场,按夜市设置的标准建设一个夜宵的专门场所。不久,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总长115米,有30间摊位的“高沙丰乐夜市”隆重开业,不仅弥补了高沙夜餐饮市场的不足,而且成为了开发区的又一个餐饮亮点。
2011年3月,张尔根走上开发区“十小行业整治工作总结表彰会”的领奖台,为高沙社区扛回了一面奖旗。
张尔根代表高沙社区扛回的奖旗岂止这一面。2015年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2016年的G20安全保障,哪一件工作不是一场硬仗?!哪一项成绩不是可圈可点?!
违章建筑一直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顽疾,特别是像高沙这样的“农改居”社区,居民文明程度有限,各种乱搭乱建十分严重,拆违的难度还特别大。张尔根说:“是硬骨头也要啃!”党员会、居民代表会动员,悬挂横幅标语宣传,逐家逐户发拆违通知,上门做思想教育说服工作,可谓十八般武器全用遍!从10月22日工作启动,到12月8日工作结束,不到两个月,146户违建全部拆完,完成率100%。后来,张尔根总结说:“这一仗打得漂亮、利索!”
“五水共治”花了四个月,完成了社区居民房228户、高沙商业街两侧、教师公寓的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让平时肆虐横行的房屋雨面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厨房废水统统都乖乖地进入到市政污水管网。对张尔根带领社区干部实施的这项“惠民工程”,群众无不拍手称好!但他的眼光看得更远。作为市人大代表,他又联络其他代表一起到邻近的新华河、月雅河开展专项视察,奔走呼吁各相关部门治理好这两条重污染河段,把“五水共治”为民做实事提高到了一个新档次。
今年G20峰会迎会期间,为做好社区的安全保障工作,张尔根何曾睡过一天囫囵觉?他认真梳理细化了社区安保、消防、环境等方面的八项工作,一个一个抓落实,确保万无一失。全社区共出动工作人员1800余人次,处理垃圾150余车,排除安全隐患200余处,清理楼道122条,整治电瓶车233辆……
说到张尔根做的这些工作,陪同我采访的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傅燕芳如数家珍。她说:“张书记就是这么一个人,凡事求真务实,不干就不干,干就要干好。现在说起这些事情似乎很容易,可是当初张书记带领我们做的时候,费了多少心血、耗了多少精神、流了多少汗水、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其间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身在其中才知晓啊!”
四、人之相惜惜于品,做事先做人,人品最重要。
驹光过隙!从2002年回到社区,一晃过去了十四年。昔日高沙的荒野滩涂上,如今已巍然耸立起一座繁华热闹的商业城。每至夜色降临,沿街商铺闪烁的霓虹灯,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织造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给熙熙攘攘的夜市人流披上了如幻如影的彩衣。走在热闹繁华的夜市人流中,张尔根永远是那么的普通,那么的朴实。虽然,十四年的历练使他从一个私企老板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个集许多荣誉于一身的优秀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但他不忘初心,始终坚守着他上任时的那句承诺:“帮助社区百姓更好的生活,是我最大的目的!”因为,他明白:“做事先做人,人品最重要!”
高沙社区有个居民叫倪凤川,2001年8月因病逝世,留下个老婆是智障残疾人,还有个女儿14岁在读初中。倪凤川去世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社区只好将他家的经济往来委托其兄来代管。这家本来就没什么经济来源,其兄也难为无米之炊,这母女俩常常缺吃少穿无钱花,日子过得紧巴巴。2002年张尔根到社区工作后,了解到这些情况,立即上门探望,并安排将这母女俩的生活由社区民政代管。离开倪凤川家后,张尔根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更加坚定了要改变社区面貌,让老百姓都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决心。从2003年开始,高沙社区八期项目工程建设开始实施,随着一期又一期的工程竣工,高沙社区成为开发区名符其实的首富。社区经济上去了,张尔根首先想到的是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2004年底,社区首次实现股金分红,居民人均分红2500元;2009年,社区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居民年终人均分红达到5500元;2014年,高沙社区集体经济超过5000万元,居民人均分红突破了一万元。2015年,高沙社区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为开发区第一个完成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社区。而且通过征地拆迁回置安置,居民们都住上了农居小区的新楼房。倪凤川家也彻底摆脱了贫困。如今,他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结婚育子,家里经过征地回迁,原来破烂了的平房换成了275平方米的新楼房,还分得有八间公寓房用来出租,有股份分红,每年除家庭日常开支外,还能存款十多万元。我想,如果倪凤川在天有灵,他也会九泉含笑的。
张尔根关注民生,对社区生活环境改善也十分上心。他率先在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让社区居民办事便利;他协调职能部门,加快天然气管道,煤气管道以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快速公交B1线途经高沙社区,原计划不准备在高沙设站,张尔根知道后,一次次地跑公交公司,找领导,找具体的办事人员,陈述理由,寻求支持,终于争取到了设站的名额。后来当知道公交公司初步设计站名为“文渊路站”时,他又多次上门做工作,使这个站最终改名为“高沙站”。他明白,这不光方便了群众,更是大大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2013年,张尔根又启动了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除把那个破旧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全面改造升级外,还增加了顾客服务咨询台、检测播放台、市场监测室等设施,从食品安全源头管控,保证了群众的菜篮子安全。2014年8月1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亲临高沙农贸市场视察,高度评价张尔根为社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称赞他是“知百姓,有远见,敢担当”的好干部。
说张尔根“知百姓”,还真的不假。张尔根确实是常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头,尤其是社区的老年人,更是他心头的一块软肋。张尔根的想法其实很朴实。社区居民是个特殊群体,老年人占的比重不小。老年人是社区历史的传承者,更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何况,社区建设的征地拆迁中,确实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影响。现在社区经济发展了,有条件了,理应让他们晚年幸福,过上舒服安心的日子。所以,从社区建设淘得第一桶金开始,张尔根就时刻关注和关心着社区老年人的生活。
社区每年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一次;每年组织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每年重阳节上门慰问老年人;张尔根十四年中从未间断。
制定出台“社区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让老人享受较高的社区福利,张尔根做得尽心尽力。在高沙,一个老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100元,每人每年享受年底分红5000元,还有其他补贴,全年的补贴可达两万元以上。社区还免费为老年人办了各种保险,其中社区医疗保险,老人看病只需个人支付20%。
2006年,在“入户走亲”活动中,张尔根看到社区有些老年人因不愿与晚辈人住在一起,仍然蜗居在矮旧的平房之中。如何让老人们也能共享社区改革发展的成果?张尔根决心为老年人专门建造一幢楼。2007年,投资四千多万,总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星光老年之家”楼落成。这幢楼共六层,融老年人吃、住、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楼里面电视室、电脑室、阅览室、书画室、健身室、棋牌室、聊天室以及球类活动室,应有尽有。楼内设有老年公寓房110间,公寓内统一配置了床、柜、被褥、微波炉等生活用品。只要是社区内符合保障条件的老年人,拎包即可入住,每月每房只需缴纳300元费用。介绍到这里,张尔根还特意为我解释,原想老年公寓的费用全部都由社区承担,但后来考虑到社区内有的老年人不愿住集体公寓,有的家庭还没有老年人,为了相对的公平和均衡,社区才做了这样的调整。因为那天时间已经很晚,我未能亲临“老年之家”去体验老人的生活,但我相信,在高沙老人之家生活的老年人,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一定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张尔根处处想着群众,心中唯独没有自己。他常说:“对生活要学会满足,吃穿住用,够用就行。”他身边最大的奢侈品就是早年购买的一辆丰田轿车,却总被他拿来“私车公用”。在一次抗台防汛中,他的私车成了转移居住在简易工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务用车。车子被台风中的坠物砸了个窟窿,他知道后没有问车子的损坏程度,而是问伤了人没有。他说,车子坏了可以修,如果伤了人,损失就大了。生活中他也处处“与人为善”。有一天他正在办公。一个疑似聋哑人的人来到他办公室,拿出一张纸用笔与他交流,向他推销钢笔。他没答一句言,而是从口袋里掏拿出100元钱,拍在那人手上,也没要钢笔,只是让其直接走人。事后张尔根说:“社会上的有困难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不能帮助所有人,但能帮一个就帮一个吧。”同事笑着问他:“你就不怕他是骗子?”他居然天真的笑了:“其实我也想过他是装的聋哑人,但他笔的价格也是市场价,并没有骗人。也许他只是认为这样推销好卖而已,总比那些乞讨骗人的好多了。”张尔根就是这样善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尔根时刻想到的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群众树立一个标杆,让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身边和社区的老百姓。2011年1月9日,纷纷大雪从天而降,一夜之间,银装素裹,冰天雪地。次日一早,张尔根不等不靠,立即动员和组织社区各部门工作人员上路铲雪,尽可能减少雪灾带来的损失。凛冽的寒风夹着冰雪打在脸上都生疼生疼的,张尔根却只穿着衬衫和背心,干得满头冒热气。社区信息员举起相机,想把张书记奋力抗雪灾的光辉形象拍摄下来,他见了立即挥手制止:“不要拍我,把镜头对准群众!”在采访张尔根的几天里,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了他“把镜头对准群众”的可贵人品。每次采访他,他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社区,是他的同事,是他深深爱着的父老乡亲!他讲文渊大厦,讲商业综合楼,讲民族名品城,讲“星光老年之家”……唯独不讲他自己。他说:“人之相惜惜于品,品字怎么写,三口成品,众口铄金。自己说自己好,那未必是真的好,只有别人说你好了,那才是真的好。”
在结束采访的那天下午,我驱车到了钱塘江,虽是涨潮的季节,但错过了涨潮的时间,我没有看到伟岸壮观的钱塘江潮。站在巍峨的江堤上,遥望钱塘江堪称宽广的江面,想着这几天采访张尔根而听到他的一个个虽平凡但却伟大动人的故事,我仿佛看见涓涓细流汇成奔涌的江潮铺天盖地而来!张尔根,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子,不正是那傲立潮头的弄潮人吗?!
作者简介:
孙明星,《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