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美
摘 要:在初中课堂中,使用认知符号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利于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陶冶他们的英语素养是大有帮助的。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谈谈认知符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认知符号法;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B-0047-01
认知符号法是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认知符号法主张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主张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理解语言,发现语言规律,从而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尝试创新。认知符号法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初中学生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也具备理解与概括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进行陈述性知识教学,发展学生智力,也要注重程序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使英语学习更加灵活、生动、有趣。
一、教学以旧带新,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学习不应该是机械的模仿与重复,而应该是一个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认知符号学非常强调学生的语言潜力,初中学生有语言学习的经历,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体会,发现新的语言规则,这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例如,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This is me》,这节课的语法知识是be动词的用法。实际上,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含有be动词的句子,在这个语言规则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旧带新,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师:In the conversation ,we can learn a lot sentences with am,is, are ,can you find them ?学生根据老师提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师:真棒!这是你们第一次接触有关“am,is,are”的句子吗?以前见过吗?谁能举例说明?生:I am happy.生:He is right.…师:是的,我们已经接触过大量的有关“am、is、are ”的句子,很多句子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常常用到。老师考考大家,这三个词语我们叫它们be动词,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词的用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结合你们的学习经历,大胆发现这个语言规则。
Be动词的用法不难,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很多相关句子。这节课,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收集已经学过的句子,再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规则,明白am、is、are的不同用法。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比较简单。教师以旧带新,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则,从发现中获取所得的知识,理解会更加深刻。
二、培养语言能力,运用规则完成意义练习
《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之后要常常复习。认知符号学也强调,在学生发现语言规则,习得新知识后,如果不进行练习,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不熟悉,容易忘记,要通过运用规则完成有意义的练习才能进行巩固记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巩固语言规则,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3《teenage problems》,这节课的主题是讨论青少年问题。课文中出现了书信,书信写作的一些基本用语也是这节课的要求。书信用语与日常用语有区别,如果在学习以后没有进行练习,那么学生对于书信用语不熟悉,以后出现需要使用的情况也不能灵活运用。在这个单元的task 环节,课文归纳了一些书信中的有用表达,如: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about your problems. 教师可以请学生运用这些句子进行书信写作,切合主题表达自己青春期的苦恼。这样运用书信规则完成有意义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培养语言能力。
三、语言实践运用,脱离课文尝试交际练习
认知符号法注重把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实际中运用。初中课文很多都是以现实为出发点,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脱离文本,提取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交际练习。这样才能做到学为所用。
例如,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 1《friend》的“reading”部分,主题是介绍朋友。课文出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与好朋友的简单介绍,通俗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教师在这节课上,可以加大难度,要求学生模仿课文,根据自己的实际小演讲,并结合生活照片、生活经历等,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将最好的朋友介绍给大家。这个话题,学生感兴趣,难度适中,可以帮助学生脱离课文,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效果很好。而在第三课时的拓展活动中,我又创设了一个“Friend's card”的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们以简笔画形式,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头像,尤其是他的表情,以三两句话,向我们介绍他,说出他的性格特点。随后,小组以交流卡片的形式,开展对话练习。看着学生们又画又写又交流,多元地参与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我倍感欢喜。
人具有智慧,对外在的刺激是有反应的,学生可以根据外来信息进行理解、发现、运用和创造,学习是内在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智慧潜力,并通过智力发展带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运用认知符号法创造一个英语学习的新乐园。
参考文献:
[1]卢爱红.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J].学子:理论版,2015,(20).
[2]杨春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新[J].考试周刊,2014,(57).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