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绘画的视角谈苗族古歌在互联网传媒时代的新传播方式

2017-01-11 22:10彭颖颖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

彭颖颖

摘 要:互联网是人类继报纸,电话,广播和电视后,人类社会又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发明。并呈现出全面取代之势。也是当今时代的顺应发展潮流。互联网传媒时代下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电脑绘画,广告,网络视频,论坛社区,新闻软文等等。其灵活性和机动性是其它媒介所不及的,它既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又可以第一时间在任何地点使用,其便捷性是有目共睹的。它也正是未来传媒的主发展平台。目前现状, 人们大多通过互联网获取咨询和知识。打开互联网,用百度搜苗族古歌,我们会发现少有苗族古歌的专题,没有符合当代人咨询习惯的媒介方式。苗族古歌的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传媒方式之中,传统的绘画、歌曲、书籍、建筑等传媒方式已经与当代人的认知有一定的脱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同时又是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动画专业教师来说,希望通过互联网这一新传媒的手段和视角,重新包装我们的苗族文化,让苗族古歌这样的民间文化精髓能传承下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区域中。为什么要从民间绘画的角度来谈互联网传媒,因为绘画从来都是比音乐、文字、建筑更适合做传播的载体。

关键词:互联网;苗族古歌;民间绘画;电脑绘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41-01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如今人们在获取知识,了解和传递资讯的主要手段以不再仅仅是依靠传统的手段:如报纸,口口相传等方式去了解。而是主要通过互联网去了解收寻知识。互联网在现如今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在互联网上可以聊天、玩游戏、购物,查阅东西等。就是所谓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和知识的了解与学习。互联网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网民的工作与学习。而且还可以在同一时间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相互沟通。大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网络已经涉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习惯。不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知识的主要传播途径仍然会是互联网。

作为贵州重要的传统灿烂民族文化中,苗家神秘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理应登台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去了解它。而在现如今不论是在传统或是互联网中,苗家文化的知识能获得的资讯都知之甚少。大多是些零碎,枯燥老旧的信息。或者就是仅仅能从贵州山区小摊小贩中获取和了解。作为这样一种传统古老的文化,只有我们的父辈祖辈了解比较多,时代在发展,传统文化传统方式的交流和保存已经逐渐落后,被世人逐渐遗忘,但这些都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国粹,我们珍贵的非物质物化遗产。不应该被世人所逐渐遗忘,应该被人们记住并学习,才能“温故而知新”。但就目前的这种状态,以它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一点也不匹配,苗家文化不仅走不出这些大山,甚至全世界知道它的人也屈指可数。那要怎么样才能让它快速传播,摒弃它的老旧乏味的缺点,让它变得丰富有趣,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和兴趣。并让所有人都能欣赏和学习这样一种古老文化呢?

作为传统民间街头小吃的辣条,它是一辈人儿时的舌尖回忆,也是现如今垃圾食品的代言词。作为这么一种相当“接地气”的本土传统小吃,成本价不过五毛,制作门槛也很低廉。作为“史上最牛零食”的辣条,人们的印象多数是不卫生、不健康的过气儿时垃圾食品。卫龙辣条,一个可以和老干妈平分天下的网红食品,率先将一袋袋看似不走眼的辣条做得“高逼格”,打破时代的限制,作为传统食品,能在当今物质文化精致又丰富的时代能在全国各大贩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走上了美国的奢侈品市场货架。它在美国竟然卖到了14美元一包,价格飞涨了十几倍。在美国亚马逊搜索的“Chinese food”为前五名,并且评价为五颗星,好评如潮。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迅速席卷海外。它的成功少不了互联网的营销帮助,通过互联网,采用新的包装方式,新的视角火遍网络,从而远销国外。抓住了当代人的心理特点。卫龙的主力推广渠道是放在互联网上的,尤其是微博,持续不断把辣条和卫龙两个字炒火,利用当下网络时髦语言和“中二病”图像相结合,让它成为网络的一代“网红”。卫龙在互联网上的形象一直都比较逗逼和趣味性,了解到一般吃卫龙辣条的人都是娱乐、游戏、二次元的用户。与中二病图像暴力漫画相结合,吃卫龙的用户喜欢看暴漫,因此,两者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高度的重合。这让网红辣条卫龙成功打入了年轻群体内部,从而产生更多的直接访问量和搜索量,在网络这个盛大“市场”里相互传播了解,从而提高知名度。让这样一个落后的“屌丝”食品成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符合当代年轻人心理的宠儿。这样的文化改变方式,就是我们所谓的“新瓶装旧酒”。把落后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当下时代的流行趋势和新兴传播手段,革旧迎新。来迎合当下人的欣赏眼光。那反观同样落后的传统民间文化,我们为何不能好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新瓶装旧酒。把这些滞后的传统文化推向时代的前端,用我们年轻一代的审美观点去了解,学习,创新并传播下去呢?

在苗族传统民间文化里,苗族古歌占有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就是苗族文化的历史发展。是在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民间口传文学作品,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国务院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独立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口相传。这种落后的传播方式到如今已丢失许多,仅存的内容也很老旧,生涩,再加上很多传统习惯和方式由于时代的限制不被人知。,当下年轻人要了解都会很困难。更不要做到全球传播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苗族古歌已濒临失传。以台江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无几,只有二百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在世间消失。希望苗族古歌也能像辣条一样跟紧时代潮流,不断包容并蓄能让当代年轻人接受从而喜欢了解苗族风情和历史。记录苗族古歌的最多最有效形式出来文字就是绘画的形式。因为绘画比文字更直观,还具有视觉上的享受。而留住这些传统瑰宝方式中,选用绘画图片形式是最直观,最简单,最易传播的方式。但传统的民间绘画保存性不强,再加上民间绘画大多是农民艺人所画,他们没学过艺术理论知识,只是将自己的理解感性的画下来,所以内容上也不易符合当下的时尚审美。我们可以利用当下互联网的优点,利用网络软件形式,一种新的绘画方式,电脑绘画代替传统绘画,鼠标和手写板代替传统的画笔,将苗族古歌的内容用电脑软件绘制出来,这种新的绘制方式在继承古老的传统同时,将苗族古歌里的人物动物形象化,将带有苗族文化的刺绣,蜡染传统工艺里的苗族图案和元素提炼出来,绘制成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案。有兼具了很多优点,方便保存,方便流通传播,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新瓶装旧酒,无论是构图上,还是色彩上都更符合时代的审美。更易被人们接受和学习。

苗族古歌被一代一代农民艺人用民间绘画形式传承至今,形式相当古老而传统。内容上缺少爆点,表现手法上单一欠缺,而且传播方式很落后,保存性不佳。至今所世人皆知的作品少之又少,没有抓住年轻一辈的好奇心理和审美。造成这种绘画方式不被广泛的流传和学习欣赏。所谓“戏路越走越窄”,在新的时代就应该适应新的绘画方式和新的传播方式。传承的同时也在创新。充分利用时下新媒体新手法去延续。这样才能走出大山,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1]熊玉有.苗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

[2]潘定智,杨培德,张寒梅.苗族古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互联网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