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东+汪霞
摘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一流人才。本文以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教学与科研三个方面分析其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参与性环境;科研与教学紧密融合,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斯坦福大学构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能力为基础的科研训练,它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本科人才;课程;教学;科研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手段。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这个问号至今已有十余载,在此期间政府相继出台政策,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创建世界顶级学府吹响了“冲锋号”。《方案》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它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本文以其经济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教学与科研三个方面来分析它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以期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在《QS 2015-2016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第三[2],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使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3]。它的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经济形势,掌握分析现代经济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评价公共政策的判断力。”[4]为了全面实现本科教育目标,斯坦福大学在开展以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目的的通识教育的同时,又进行了以培养学科知识、技能与能力为目的的专业教育。
一、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它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不仅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毕业生的质量,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大学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的胜败。”[5]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有效表达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专业课程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经济信息知识、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以培养高质量的经济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方式将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浓缩。
2013年,斯坦福大学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实施新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维与行为方法(Ways of Thinking / Ways of Doing)、有效思考(Thinking Matters)、写作(Writing and Rhetoric)、外语(Foreign Language)四类必修课,其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深度阅读、有效交流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其能够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指导他们未来理性地工作与生活”[6]。思维与行为方法必修课分为审美与诠释(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Inquiry)、社会调查(Social Inquire)、科学方法与分析(Scientific Method and Analysis)、形式推理(Formal Reasoning)、应用性量化推理(Applied Quantitative Reasoning)、参与多样性(Engaging Diversity)、道德推理(Ethical Reasoning)、创造性表达(Creative Expression)八个模块。学生必须在这八个模块中按要求选修11门方法类课程,“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与技能,不断适应新的挑战,促进未来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7]。有效思考必修课包括自我塑造教育(Education as Self-Fashioning)、结构化的博雅教育(Structured Liberal Education)、艺术熏陶与文化生活(Immersion in the Arts: Living in Culture)、在多元学习环境中体验科学发展(Science in the Making: Integr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和一些方法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的科学实验、文学理解与政策分析,帮助他们在演讲、讨论、合作学习活动中求同存异,解决问题”[8]。写作必修课包括写作1(Program in Writing and Rhetoric I)和写作2(Program in Writing and Rhetoric II),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分析、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修辞技巧,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表达”[9]。学生还要完成一学年的外语课程,主要“培养外语能力,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并使他们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生活、工作、学习与研究”[10]。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分为核心经济学课程、经济学领域课程(Field Courses)、专业写作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四类,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与定量分析技术,能够清晰地思考、合理地解决政治经济领域的问题”[11]。学生总共要修满80学分专业课程,其中55学分必须在斯坦福大学完成,25学分可以通过学分转移获得。核心经济学课程共计35学分,但学校只开设了《经济学导论》《统计方法导论》《经济分析1》《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等六门课程,每门5学分,所以学生还可以自由选修一门核心经济学课程。学生必须在斯坦福大学修完4门经济学领域课程,修满20学分;并要选修一门《经济政策研讨课》,完成5学分的专业写作课程;还要选修4门经济学类课程,完成20学分的自由选修课程。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Gerhard Casper)教授曾说过:“一所仅仅是‘教学大学的大学就像是高中的延伸或者是一个培训场所,不是我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美国大学之所以好的一个因素就是它们赋予年轻学生参与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做知识的接受者。”[12]学生的参与十分重要,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参与性,创造有效的参与性环境是教师教学智慧的表现。[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讲授、个人展示、小组讨论、学术研讨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的班级规模较小,一般不超过15名学生,以研讨课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多元学习环境中体验科学发展(SIMILE)是一门寄宿制课程,学生共同生活,一起学习。教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向学生介绍科学、医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使他们了解人类对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的认知演变。课程教学包括每周2小时小组讨论、3小时课程学习,4小时课程写作;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古代科学技术,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遗址,还会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学生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大量手工作业。[14]
《经济分析1》是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2014-2015学年冬季学期由克里斯·麦克勒教授(Chris Makler)任教,主要采用讲授法,辅之以课外指导。每次课结束后,他都会把课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但所传课件并不包含课堂全部内容。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才能顺利完成家庭作业和通过课程考试。他每周还会布置大量课外作业,学生必须在当周完成,并在周末课程辅导上提交。教学助理在每个周末会举行50分钟的课程辅导,主要是收发课程作业,检查学习材料,解答课程中的疑难问题,还会介绍一些课堂中没有讲到的企业案例。课程考核包括家庭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25%、30%和45%。[15]
三、以能力为基础的科研训练
斯坦福大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设许多研究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经济学系的每位教授都会给本科生授课,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学术成就传递着经济学的专业魅力和社会价值。学生通过密切参与大学的研究活动,能够发展起对于科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开放的心智和浓厚的兴趣。这会使他们将最新知识转化为创新活动。[16]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经济行政官员来校讲演,并设有专门款项资助学生赴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如在2014-2015学年,学校围绕18个经济学研究主题,举行了155场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17]学校还要求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独立研究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研究兴趣确定研究课题,而随后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设计研究过程、开展实验等,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一般不解答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只是在方向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要定期向教师汇报研究进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极大地提升。
本科生在知识储备、能力、经验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这个环节熟悉科研工作,磨练科研基本功等。[18]学生通过参加本系教授的科研项目,了解经济学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区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点与缺陷,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熟悉经济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注意事项。大三学生还要独立开展经济学专业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专题实践研究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究问题。学生使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所选问题进行理论假设、测度变量、收集与分析资料,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四、评价
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教会学生需要做什么及为什么需要,专业教育则教会学生能做什么和怎样去做”[19],两者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建构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学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研究能力。
1.通识课程提供“心灵装备”,塑造合格社会公民
通识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坦福大学开设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全面激发学生潜在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灵装备”[20]。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有效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通识教育目标上,还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思维与行为方法必修课、有效思考必修课直接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写作与修辞必修课、语言必修课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思维训练的要求。学校开设大量的通识写作课程,而且有效思考必修课及各院系开设的同类课程也能满足写作课的修学要求。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John Hennessy)教授所说:“大学有一种观念,即工程师只需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或电脑,不用掌握写作与演讲的技巧。这可能是对年轻人最大的谎言。……写作与演讲是一切学科中最有价值的两项基本技能。”[21]
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积极倡导学生理性地生活,关注社会重要问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解答;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重要的知识、技能与交往能力,将对他们未来职业产生长期的影响。[22]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学习能力的生成以及思维习惯的培养。[23]所以说,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所具备的四种能力,即“有效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24]。
2.专业课程结构合理,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斯坦福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呈现出很强的层次性,它把一些主要的专业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到高的级别,加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学校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必须完成相应的数学课程,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是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的前提条件。学校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并开设了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数学经济学等技术性课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又能帮助学生掌握更高深的经济学知识。学校还制定了课程弹性追踪表(Flexible Tracks),把经济学领域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分为金融、经济政策、经济行为、经济战略、经济学研究、国际经济与发展等六类,这给学生选课提供了详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