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新
(柳州市柳城县邓立新诊所,广西 柳州 545200)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价值分析
邓立新
(柳州市柳城县邓立新诊所,广西 柳州 545200)
目的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诊所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腹泻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思密达治疗,实验组患儿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思密达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婴幼儿腹泻时,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思密达的联合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
在临床上,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即腹泻,腹泻和呕吐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在夏季和秋季较为多发。一旦治疗不及时,婴幼儿极易出现休克和酸中毒等情况,从而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1]。
选取我诊所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腹泻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9.35±1.37)月,平均病史(3.24±0.37)天,20例患儿伴有发热,30例患儿伴有呕吐。实验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9.24±1.45)月,平均病史(3.38±0.48)天,25例患儿伴有发热,20例患儿伴有呕吐。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基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基于综合治疗,常规组实施思密达治疗,当患儿大于一岁时,让其每次服用1/2包,1日3次。当患儿小于1岁时,每次给予其服用1/3包,1日3次,均让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基于常规组治疗,给予实验组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当患儿大于1岁时,让其每日服用1片,1日3次。当患者大于6个月,小于1岁时,每次服用1片,1日2次。当患儿小于6个月时,每次服用半片,1日3次[2]。
按照患儿粪便镜检查和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评价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的效果。无效:治疗3天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可视为无效。有效:治疗3天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检查结果显示好转,视为有效。显效:治疗3天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检查结果显示体征趋于正常,视为显效。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常规组:12例患儿无效,20例患儿有效,18例患儿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3例患儿无效,24例患儿有效,23例患儿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患儿发生细菌和病毒感染,且消化功能紊乱时就会引发腹泻。临床上主要的症状为大便次数多、排稀便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等,为了保障患儿的生命质量,应及时对患儿而实施治疗,对其水电解质的紊乱情况进行调整[3]。
思密达可有效地对肠道病毒进行吸附,同时能有效避免毒素和病毒损伤到绒毛上皮细胞,对黏膜组织进行修复,保证患儿生理功能,因思密达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腹泻效果,在临床中广泛得以应用。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调节肠道菌群的一种药物,能够给人体提供正常所需的生理细菌,可在肠道的内部构成一层生物屏障,并能够有效抑制肠道的一些致病菌,助于肠道功能更快恢复,对肠道菌群平衡极为有利。而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中含有双歧因子,能够构成膜菌群,可对肠粘膜、人体内部功能以及组织进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可对危害肠道健康的菌群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更好地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确保稳定性。
在本文的研究中,常规组实施思密达治疗,实验组患儿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思密达的联合治疗。治疗后,从结果可知,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代表,实验组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更助于患儿康复。
总而言之,在婴幼儿的腹泻中,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思密达的联合治疗,可有效使幼儿腹泻症状得以改善,并能对患儿体内平衡进行调整,保障患儿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1]王 鹏,原新慧,林 谦,等.南京2011-2013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3):207-209.
[2]朱晓华,王建成,苏建荣,等.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检测分析及其流行病学特征[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1):2170-2172.
[3]孙建兰,佟建宁.鞣酸蛋白酵母散(度来林)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4):593-595.
R725.7
B
ISSN.2095-6681.2017.30.66.02
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