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兰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吉林 四平 136100)
谈中药炮制工艺与临床应用
宋书兰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吉林 四平 136100)
中医的炮制技术能够充分体现传统中药的技艺是非常核心和集中的体现,已在中医长期医疗实践中发展。中药炮制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治疗和治疗的需要,以及药物的性质和配药、配制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一门药学技术。基于此,本文针对中药炮制工艺研究对现实工作的促进具有几方面的体现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相关的讨论。
中药炮制;炮制工艺;生产与制备
对中药炮制工艺的研究是建立在对炮制原理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它对传统经验和传统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有一定的认识。现代研究方法有平行比较法、正交试验法和均匀设计优化法。通过实验对比,不仅各种产品质量的加工方法,可以在优化加工条件数据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如温度和时间处理,各种材料的最佳配比和加入方法等,使现代加工技术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经验总结。强化了加工生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药品质量,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加工工艺研究对实际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药材净制是对中药饮片进行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中药材都是来自于纯天然的矿物、动物以及植物等,在对其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附带一些残留部分非要用的部位或者是泥沙杂志,对非药用部位进行分离、出去杂质是能够保障药物洁净程度的关键步骤,其中非药部位与药用部位的相关研究和识别对实际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植物药材在实际的切制之前应该对药材进行经水处理,这就是导致中药药物水溶性成分的流失的关键和核心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中处理不当,就会加剧药物成分的流失,甚至是在中药切制之间就促使药材变质变性。在当前很多的研究认为,药物软化就是少泡多润。因为黄岑内含有汉黄岑甙水解酶,,不能够运用冷水进行侵润,如果使用开水进行侵润的化就会破坏水解酶的活性,汉黄岑甙以及黄岑甙依然会有部分溶解在水当中并且丢失,因此,就应该改用常压蒸制剂破坏酶的活性,又能够保证甙的有效含量,在蒸制的过程中,30分钟蒸制出来的药品是最佳的。
中药的药物成分和形状以及煎出量之间存在较为直接的关系。古人在对此提炼了一些观点。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经常会遇见一些较为不护理的中药饮片规格,比如茯苓经常就是以厚块入药,其本身非常的坚实,在入汤剂的时候比较难被谁浸透,有人曾经做过的实验,1分厚的茯苓煎三十分钟还依然有颗粒,水煎溶液出物实验之后证明,茯苓粉或者是茯苓颗粒的水溶出量是最高的,确定茯苓的碎粉状或者是颗粒入药最佳[2]。但是饮片并不是越碎越好,有的药材或太泡松或太坚韧,粉碎成较为细小的颗粒是费时费工的,成本一点都不合算,并且中药饮片都讲究片型的美观,因此,最佳的饮片规格就是保证药品外形和品质外形和内在的有效统一。
传统的重要炮制加工方法多数是依靠手工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烟雾灰尘比较多、劳动量比较多、设备相对比较简陋,改进相关的生产方式,是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的最佳方法,同样也是中药炮制工艺研究当中非常中药的问题[3]。传统的炮制方法都是运用直火进行加热,很多人认为,运用恒温烤箱加热和炮制中药是非常方便的,其主要的优点就是能够有效调节恒定温度,由于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转变为温度的加热和调节时间的控制,通过优质中药炮制工艺当中确定火候的温度来进行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减少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失误。
(1)对药理和疗程的有效掌握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剂量和剂量应增加,与药物的浓度应保持每两小时一次,这将有助于控制疾病。病程长,不易对患者的药方进行更换,症状经过控制后,仍需继续治疗。早期治疗,药物的长期使用和驱邪务尽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重视顾护脾胃
由于排毒利尿产品,大部分产品都是苦寒的。这样的药方长期服用下去就会起到保护脾胃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治疗当中应该有效保护患者的脾胃,否则在治疗当中伤了患者的脾胃,药物就会不起作用了。
(3)改革中药炮制的剂型
近年来对尿路感染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医药不仅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少,远期疗效理想,但必须缩短疗程,简化治疗方法。从文献上看,对大量的处方药进行尿液处理是必要的,有必要观察实验研究和临床比较。可以选择有效的处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此外,中药治疗泌尿系感染,多功能汤剂,如能改变剂型,选择有效的处方制成口服液、颗粒剂、粉剂和针剂,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操作比较简单,可大大提高中药的使用率。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中医炮制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能,改变性状,促进临床的有效应用,起着重要的安全作用。各级医疗单位和生产单位应重视高素质中医处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中医炮制技术水平,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1]蔡宝昌.基于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探讨中药炮制共性机理及特征性质量标准[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05):443-447.
[2]朱晓钗.基于“生效熟增”论探讨酸枣仁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物质基础[J].中药材,2017,(08):1992.
[3]周逸群,贺福元,杨岩涛,石继连,邓凯文,唐 宇,刘文龙.美拉德反应研究现状及对中药炮制和制剂工艺研究方法的影响[J].中草药,2014,45(01):125-130.
R283
A
ISSN.2095-6681.2017.30.13.02
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