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素蓉, 刘 珊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叶君健对外译介活动概述
荆素蓉, 刘 珊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叶君健(1914年~1999年)是著名作家、 文学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曾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及文学的对外宣传工作, 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但已有研究却鲜有人论及叶君健在对外译介方面的贡献及影响。 本文全面总结和概要评析了叶君健对外译介活动。 首先探究了叶君健对外译介活动的客观背景和主观动机以及个人独立翻译和集体合作翻译两种工作模式, 然后通过细读其汉译英作品茅盾的《春蚕》, 总结出了其“首选全译, 变译次之, 必要时省译”的对外译介策略。 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不仅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学, 而且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可鉴之资, 希望本研究可以让人们对作为翻译家的叶君健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叶君健; 对外译介活动; 背景动机; 工作模式; 翻译策略
叶君健(1914年~1999年), 湖北红安县人, 著名作家、 文学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他在上大学时就开始翻译一些弱小民族和国家的作品。 1938年10月, 日寇占领武汉后, 叶君健来到香港, 继续做抗日的对外宣传工作, 用世界语翻译出版了中国抗战短篇小说集《新任务》, 用英文翻译出版了《中国抗战短篇小说集》。 1940年秋, 叶君健离开香港来到重庆。 “在重庆期间, 他用英语为《国际文学》翻译了鹿地亘创作的反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日语话剧《三兄弟》, 他还主张翻译外国古典文学作品。”[1]3951949年, 叶君健在主编英文刊物《中国文学》之余, 潜心翻译了安徒生童话, 成为第一位把《安徒生童话全集》翻译为中文的译者, 被称为“中国的安徒生”。 此外, 叶君健还是第一位把毛泽东诗词和著作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且唯一用十多种文字翻译作品的翻译家。
根据中国知网的资料显示, 国内对于叶君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其译作《安徒生童话全集》的研究, 如李景端(2003年)[2], 叶念伦(2006年)[3]; 二是对其生活经历的研究, 如曹复(1986年)[4], 蓝山(1995年)[5]; 三是对其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的研究, 如王靖涵(2012年)[6], 曹天飞, 付筱娜(2015年)[7]; 四是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 如李保初(1997年)[8], 熊显长(2000年)[9]。 但鲜有专门以叶君健对外译介活动为对象的研究。 而国外对于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研究也付之阙如。
鉴于此, 笔者在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全面梳理了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 探究了叶君健对外译介活动的背景动机及工作模式, 并通过细读其汉译英代表作品茅盾的《春蚕》探讨了其对外翻译策略, 以期让人们对翻译家叶君健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进而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可鉴之资。
2.1 客观背景
1933年~1936年, 叶君健在武汉大学学习和生活。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加上国民党的不抗日和贪污腐化, 无数青年人无家可归, 在这种背景下, 青年人该何去何从, 这是一种考验。”[10]42因此, 叶君健在1937年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后, 就选择了通过创作和翻译来宣传中国的抗战。
1942年, 叶君健与苑茵在重庆相识、 相爱后结婚。 当时的重庆是抗战的大后方, 文艺界的许多人士都聚集在这里从事抗日的宣传工作。 “他每次到重庆除了看苑茵之外, 还要到曾家岩5号的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处取得联系, 带回《新华日报》, 然后到曾家岩妇女指导委员会去取需要他翻译的文件, 这些翻译成外文的文件再转到香港发表。”[10]21就这样, 叶君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支持之下, 默默无闻、 坚持不懈地从事抗日的对外宣传工作。 当时叶君健所在的中央大学请来的英国专家道兹(Dodds)选中了年轻有为、 德才兼备的叶君健, 推荐他到西方去宣传中国的抗日经验。 在道兹的支持之下, 1944年叶君健应英国战时宣传部的邀请到了英国, “具体的工作是到英国的工厂、 学校、 兵营、 广播电台等处进行演讲, 宣传中国人民在贫困落后的艰苦环境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以鼓舞同盟国军民的士气, 为诺曼底登陆, 开辟第二战场做最后的战前总动员”[10]56。
值得一提的是, 叶君健的妻子苑茵对他的对外译介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在叶君健翻译书稿时, 她帮忙为他的书稿校对、 抄写和整理。 叶君健去英国宣传中国抗日的成果, 也得到了她的鼓励和支持, 她在国内独自艰难地支撑着一个家。 正是她的勇气和心胸为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 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首先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译者的对外译介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其次, 政府的支持为其对外译介活动提供了保障; 最后, 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也为其对外译介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2 主观动机
除了客观背景的影响, 叶君健从事对外译介活动还有明显的主观动机。
1937年, 秉着对祖国的热爱, 叶君健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救国协会”。 1938年, 叶君健在政治部第三厅从事翻译和广播等工作, 主要目的是争取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支援。 为了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抗日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叶君健积极组织创办英文刊物, 翻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文艺作品等。 “叶君健曾说, 他原本想学理工, 科学救国, 后来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 改学文学, 并且还努力学习外语, 其目的就是想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学习外语, 是为了了解并沟通世界上的弱小民族, 唤起他们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10]1
1944年, 叶君健在英国各地演讲, 鼓舞英国人民抵抗德意日法西斯,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抗战胜利以后, 叶君健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 为了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 他用英语创作了短篇小说集TheIgnorantandtheForgotten(《无知的和被遗忘的》), 以及长篇小说MountainVillage(《山村》)和TheyFlySouth(《他们飞向南方》)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叶君健从英国回到祖国, 立即开始从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工作, 积极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学刊物ChineseLiterature(《中国文学》), 把优秀中国文学作品通过这座桥梁传向世界。
从叶君健一系列对外宣传活动可以看出, 他始终把对外宣传中国革命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 把对祖国、 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作为主题, 积极主动向世界宣传中国, 促进中国与世界人民间的交流。
“译介包括翻译和介绍, 即传播。 文学的译介主体就不只是译者, 还应包括传播译本的其他主体。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传播主体是首先或主动地向对象发出信息的一方, 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11]41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有两种工作模式: 个人独立翻译和集体合作翻译。
3.1 个人独立翻译
1937年叶君健把鲁迅、 丁玲、 姚雪垠等人的抗战短篇小说译成世界语, 以《新任务》为名结集出版。 同一时期, 叶君健还发表了英译《中国战时短篇小说集》。
1938年, 武汉失守, 叶君健与内地文化界人士来到香港, 继续做抗战的对外宣传工作。 在这里, 叶君健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工作, 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他还用英语、 世界语翻译了刘自羽、 张天翼、 姚雪垠等作家的小说, 让世界了解中国。
1938年~1940年, 叶君健在香港期间还翻译了毛泽东的许多重要著作。 “《论持久战》 《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的最初蓝本)和《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叶君健的笔下译为英文。 这期间, 他还翻译了许多介绍八路军、 新四军在敌后建立根据地、 开展游击战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闹摩擦的小册子, 在香港和马尼拉出版。”[5]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叶君健主动及时地将毛泽东的著作、 党中央的声音告诉世界, 使关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外国朋友了解在中国发生的这场战争的实情, 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0年, 叶君健翻译了茅盾的《春蚕》 《秋收》和《残冬》。 1944年他去英国后才将这个小型三部曲连同中国其他一些作家如张天翼、 白平阶等人的作品合成一部小说集, 取名《三季》(ThreeSeasons), 在英国由斯泰波出版社(Staples Press)出版。
同一时期, 叶君健还通过当时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书的沈从文认识了云南的青年作家白平阶, 并把他的作品《在滇缅路上》译成英文, 送到伦敦出版的《新作品》上发表。
由上可以看出, 叶君健对外译介活动中的个人独立翻译主要集中在抗战期间。 在这一时期, 笔耕不辍的叶君健不仅使关心中国的外国友人了解了当时中国的抗日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而且使得中国的文化经脉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3.2 集体合作翻译
除了个人独立翻译, 叶君健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集体合作翻译。
1939年, 叶君健负责编辑英文刊物ChineseWriters(《中国作家》), 把中国抗日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 拿到马尼拉出版, 另外还出版了一些延安解放区的抗日小册子。 《中国作家》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对外机关刊物。 叶君健与戴望舒、 徐迟、 冯亦代等用外文向欧美一些国家和前苏联介绍中国抗战文艺作品。
1949年, 叶君健回国, 随后向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扬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副局长洪深提议创办《中国文学》。 在周扬等人的支持下, 《中国文学》创刊号于1951年10月1日首次发行, 成为“文化部对新中国第三个国庆节的献礼”[12]。 当时, 《中国文学》主要向亚非国家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 影响很大。 此外, 叶君健组织杨宪益夫妇、 沙博里等国内专家开展《红楼梦》 《水浒传》等文学名著的翻译工作, 他同这些译者一道取舍摘发这些作品的一部分推荐到国外。 叶君健曾说: “它(《中国文学》)基本上是一个文学翻译刊物, 只不过是从中文译成外文罢了。 我自己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翻译, 但每篇作品和文章, 从译者交来的译稿到定稿, 直到最后清样, 我都一字不漏地从头到尾读过。”[13]
在同一时期, 叶君健还组织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工作。 毛泽东诗词常常伴随中国革命的重大事件, 在全世界的流传程度比毛泽东文选还要广泛, 做好毛诗翻译工作也是在向世界宣传中国革命和中华传统文化。 1958年《中国文学》第3期发表了《毛泽东诗词》18首。 1960年《中国文学》元月号发表《送瘟神》2首和《答李淑一》1首。 1966年《中国文学》5月号上又发表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10首诗词的英文翻译。 要把毛泽东的诗词精神原原本本地翻译成英文介绍出去, 译者若没有一定的修养和相当的外语水平是做不到的。 叶君健组织翻译《毛泽东诗词》前后一共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 这项工作一直到1976年才宣告完成, 共涉及欧美五种文字, 十个版本。
在上述集体合作翻译活动中, 叶君健主要从事组稿、 翻译以及审校的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有规划、 有步骤、 有系统地被介绍到了国外, 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32年, 茅盾创作了短篇小说《春蚕》, 以江南水乡为背景, 以养蚕为主线, 描述了当时特殊社会背景下老蚕农的悲惨生活, 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封建地主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1940年, 叶君健把《春蚕》译成英文, 使世界了解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真实生活。
经过细读发现, 叶君健主要采用了三种翻译方法: 全译、 变译和省译。 全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信息量不变, “将原语文化信息转化为译语以求风格极似的翻译活动”[14]。 变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信息量有变, “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 采用增、 减、 编、 述、 缩、 并、 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15]95。 省译是指完全没有翻译原文的信息, “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 在译文中省略重复的、 多余的文字, 或者是在译文中用简洁、 明了的语言代替原文中繁琐、 累赘的语言, 省译的目的就是让译文通顺流畅、 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16]。 下面就从称谓和民族特色词汇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叶君健的翻译方法。
4.1 称谓的翻译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 以及身份、 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17]243“在人类社会中, 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 它是人类终年累月形成的规则和长期约定俗成的习惯相辅相成的产物, 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8]《春蚕》中的称谓主要包括姓名、 身份和职业。 叶译《春蚕》中一共有63个称谓翻译, 其中全译33个, 变译16个, 省译14个。
全译的称谓有老通宝(Old Tungpao)、 六宝(Lupao)和李根生(Li Kenson)等。 在保留人名结构的基础上, 译文也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 再如儿媳(daughter-in-law)和小儿子(younger son)的译文既保留了原作中的亲属人物关系, 也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长毛鬼(the ghosts of the “long hairs”)和阎罗王(the King of the Underground World)的译文则既传达了原文的文化信息, 又没有影响读者理解。
变译的称谓有东洋兵(Japanese)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人叫日本人为东洋兵, 译文虽然没有译出“兵”, 但在整体上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又如小长毛(sentinel)。 原文中的小长毛确实是长毛营盘的守卫, 叶译未将其译成“little long hair”, 而是译为“sentinel”(守卫), 既向读者介绍了小长毛的身份, 又体现了译者灵活变通的翻译思想。 再如老糊涂(the doddering old fool)。 doddering形容人老态龙钟, old形容人年纪大。 叶译添加了“doddering”既使饱经沧桑的老通宝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又巧妙地用两个近义词突出强调了老通宝因年老而性格固执, 不知变通。
省译的称谓有句“但那是老天爷的‘权柄’, 谁又能够未卜先知”[19]84(“But that was beyond the control of human beings”[20]10) 中的“老天爷”。 原文的意思是只有老天爷能够未卜先知, 而人类却无能为力。 叶译虽未译出“老天爷”, 但实际已隐含其意。 又如句“实在他们的情形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19]88(“Starvation was visible not only on their faces, but also in their movement”[20]13) 中的“叫花子”。 “叫花子”此处形容忍饥挨饿的人, 译文的“starvation”表达了这一层含义, 尽管形式上省译了“叫花子”。
4.2 中国民族特有词汇的翻译
如何翻译民族特色词汇才能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笔者考察了叶译《春蚕》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在26个特色词汇中, 采用全译12个, 变译8个, 省译6个。 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 1 “那母狗是白虎星, 惹上了她就得败家”——老通宝时常这样警戒他的小儿子。[19]91
“That bitch is the reincarnation of the White Tigress Star”, he used to warn Toto. “She is an evil spirit that brings bad luck to anyone who has anything to do with her.”[20]15
“白虎星”喻指那些会给人带来灾祸的人。 叶译“the White Tigress Star”运用了全译的方法, 通过下文“She is an evil spirit that……”向读者解释了白虎星的寓意, 既保留了原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又利于西方读者的接受。
例 2 “水路去有三十多九呢!”[19]104
“The place was about a hundred miles away.”[20]25
“九”是江浙一带计算距离的单位, “一九”是九里, “三十多九”就是三十多个“九里”。 这里指从老通宝家到无锡距离很远。 译文中的“a hundred miles”也表明距离非常远, 叶译采用概略译法, 灵活变通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例 3 并且他还要忙着采茧, 还要谢“蚕花利市”, 他渐渐不把茧厂的事放在心上了。[19]103
本句话说明了老通宝只是忙着为蚕茧的大丰收做准备, 不去关心蚕厂的事。 虽然有消息说蚕厂关门, 但是老通宝并不相信他家上好的茧子卖不出去。 根据译文“The piles of snowwhite cocoons were smiling at him. Couldn’t they find a market—he asked himself”, 我们可以看出叶君健已经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一层含义, 例3原句在此就显得多余累赘, 省译本句使得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况且“蚕花利市”只是老通宝乡里的方言, 西方人很难理解, 省译了它也避免了造成西方读者的接受障碍。
综上所述, 叶译《春蚕》在以上两个方面涉及的译文中, 全译45个, 变译24个, 省译20个。 由此可看出, 叶君健在对外译介时采用的翻译策略大致为: 首选全译, 尽量将原语文化信息完全转化到译文中, 使原文与译文达到风格上的相似; 变译次之, 根据读者的需求, 灵活变通地传达原文内容; 最后必要时, 为了使译文符合读者认知, 便于读者接受, 只要不影响整体信息的传达, 就采取省译的策略。
一直以来, 学界对于翻译家叶君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他的对内译介, 而有关其对外译介活动的系统研究却付之阙如。 鉴于此, 笔者在大量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尽可能全面地梳理了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 并对其译作《春蚕》进行了个案分析, 总结出了其对外译介时采用的翻译策略, 即首选全译, 变译次之, 必要时省译。 叶君健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对外译介活动,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 斗争和命运, 成了他始终不渝的志向。 为此, 他竭尽忠诚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4]他还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 传播了优秀的中国文学, 使中国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的对外译介活动对世界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5年7月21日, 英国剑桥大学在国王学院院长官邸隆重举行‘叶君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展开幕式, 纪念武汉大学杰出校友叶君健在二战前后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宣传所做出的历史贡献。”[21]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叶君健的对外译介活动可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也可以为当下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可鉴之资。
[1]陈玉刚. 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
[2]李景端. 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中译本[J]. 出版史料, 2003(1): 21-23.
[3]叶念伦. 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3): 51.
[4]曹复.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叶君健[J]. 世界博览, 1986(9): 5.
[5]蓝山. 奋斗的一生——记叶君健[J]. 对外传播, 1995(4): 29.
[6]王靖涵. 解读叶君健的翻译观[J]. 大家, 2012(9): 182.
[7]曹天飞, 付筱娜. 叶君健的文学翻译思想及翻译成就[J]. 兰台世界, 2015(28): 48-49.
[8]李保初. 日出江花红胜火: 论叶君健的创作与翻译[M].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997.
[9]熊显长. 叶君健文学创作综论[J]. 鄂州大学学报, 2000(3): 39-42.
[10]苑茵. 往事重温[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1]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2]吴旸. 《中国文学》的诞生[J]. 对外传播, 1999(6): 24-25.
[13]叶君健. 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J]. 中国翻译, 1983(2): 7.
[14]黄忠廉.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J]. 外语学刊, 2011(6): 101.
[15]黄忠廉. 变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16]张薇. 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和省译法[J]. 现代交际, 2015(12): 62.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8]王颖. 英汉人际称谓与翻译[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7): 139.
[19]茅盾. 春蚕[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20]Chun-Chan Yeh. Three Seasons and Other Stories[M]. New York: Staples Press, 1946.
[21]方琳. 英国剑桥大学纪念叶君健在二战中独特贡献[N]. 湖北日报, 2015-07-28.
Ye Junjian’s Activities of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o the World
JING Surong, LIU Sh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Ye Junjian (1914~1999), as a famous writer, literature translator and children litterateur, was devoted to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excell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o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 which promoted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but his contributions and influence in this aspect have been little researched up to now. This paper thoroughly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Ye’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activities from Chinese to foreign languages. 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motivation of Ye’s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o the world and researches his two work patterns, namely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Ye’s three major translating methods by analyzing one of his translation works,SpringSilkwormswritten by Mao Dun, namely complete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omiss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not only provid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ranslators to promote the going abroad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ut also help people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Ye Junjian as a translator.
Ye Junjian;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o the world;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work patterns; translating methods
1673-1646(2017)01-0076-05
2016-10-17
荆素蓉(1972-), 女, 副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从事专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