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霞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总结,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有意识的伏笔,就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一个语重心长的鼓励,会使学生下课后仍沉浸在回味之中。一个好的总结,如同百米跑的最后冲刺,可以促使学生达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的境界,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升华情感,拓宽视野,启迪智慧。因此,笔者试着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将课堂总结的方式归纳一二。
一、结合板书,总结归纳
课将结束时,教师可结合板书,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使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完整、清晰、深刻的印象。这种从知识的发散到知识的压缩收拢,有助于知识的储存和迁移,也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建立知识联系,组建知识结构,从而深化认识、加强记忆。
如《梦想的力量》一课,笔者以学定教,按照预设依次板书:梦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美好童心——善良、富有同情心、金子般、坚定执着的信念;文章脉络——攒70元、筹集2000元、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课尾,笔者便结合板书,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引领孩子们将课文总结了一番,帮助他们更深刻、更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了课文内容。
二、巧设悬念,有效延伸
古有诗云:“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在课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在概括新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延伸,从而巧妙地引出既与新课联系,又与下一课有关的新问题,让学生求知若渴,欲罢不忍,使学生下课留有悬念,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如《丑小鸭》的第一课时后,孩子们通过学习,已经认读了生字词,学习了第一、二、三自然段。在与其他小鸭的外形对比中,孩子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丑小鸭外形的丑陋,激起了内心对丑小鸭的同情;在学习作者对丑小鸭受到欺负的动作描写中,孩子们内心涌起了对丑小鸭的保护欲望。课将结束时,笔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调说道:“可怜的丑小鸭带着孤独、伤心的情绪离开了家,之后,它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它最后又是怎么成为美天鹅的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带着这样的疑问结束新课,孩子们有意犹未尽之感,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保持了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外拓展,开阔视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引子。”可见,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讲完后,不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应把课尾作为联系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学完《将相和》一课,看着孩子们对历史故事如此感兴趣,笔者引导道:“《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选自哪里?”孩子立刻说道:“《史记》。”“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历史故事?”“想!”“那怎么办呢?”孩子们一愣,反应快的接口道:“我要买《史记》这本书,有时间就看一看。”笔者微笑着点点头。将孩子们的视野引向这本史学巨著,激发了他们读史书的兴趣,笔者内心雀跃不已。
记得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学完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时,我们都喜欢上了萧红那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课将结束时,笔者利用课件出示萧红的《呼兰河传》一书的封面,并说:“孩子们,《祖父的园子》一文就是出自这本书。老师已经看完了这本书,透过这本书的描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城镇的生活场景,其间活动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风趣处令我忍俊不禁;愚昧处令我不胜唏嘘,真使我感慨良多。你们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并在日记中与我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结果,一下课,一群孩子便围着我要借书,还有的问去哪里买这本书。这样的结尾,怎会不走进学生的内心,并将心动化为行动呢?
四、激情结束,升华情感
“感人心者,必先乎情。”我们也常说要“以情动人”。课将结束时,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结束本课,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寄厚望于学生,往往很能打动学生的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即将结束之时,笔者用略带伤感而又铿锵有力的话语说道:“孩子们,为了让我们深爱的祖国不再遭受这样的凌辱,作为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孩子们有的说:“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让祖国变得强大。”有的说:“我长大想去当兵,保卫祖国。”……这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样的结课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就悄然种在了孩子们的心田上。
总之,一堂课的结束,如同戏剧结尾的高潮、唱歌最后的升调,晚会的“压轴”,教师如能认真对待,细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结束环节,就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撞钟,留下不绝于耳的清音,不绝于脑的思索。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