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

2017-01-10 08:41郭旭红李玄煜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

郭旭红,李玄煜

(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88;2.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23)

新常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

郭旭红1,李玄煜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88;2.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23)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驱动力,实现“双中高”的中流砥柱。解决新的阶段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推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动因。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对产业竞争力的六个要素系统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双引擎,知识密集和高技术产业是必要条件,要抓住新的历史契机,提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实现提质增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常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市场需求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战略导向作用的产业。新常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产业竞争优势日益凸显。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信息技术咨询收入增速高达23%、数据处理和存储类服务收入增速为22%,[1]分别超过全行业平均增速2.3和1.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业、环保产业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对人类健康、资源、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将产生深刻影响。在政府高度重视和密集政策扶持下,新能源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回升,产业发展态势向好,2014年,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发电利润收入分别超过传统火力发电增速的51.5和15个百分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消费规模达2.8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0.8%[2](p160)。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既为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增加新优势,也为中高速发展增添新动能,它虽不能让GDP维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却能顶住GDP增速下行的压力。新常态下,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是实现“双中高”目标、提质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波特“钻石模型”简介

在国家竞争优势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它为一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了经典的经济学分析范式。“钻石模型”包含六大重要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发展机遇和政府行为,其中前四大要素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组成“钻石模型”的主体,它们与两个辅助因素:发展机遇和政府行为,共同构成完整的“钻石模型”(图1)。六大因素相互依赖,彼此互动,构成一个动态的产业竞争力系统[3](p150)。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以产业为基础,最初用于研讨国家竞争优势,后来逐步扩展应用于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阐释和对策建议中。

图1 波特完整的钻石模型

二、新常态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动因

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抢占新一轮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关键、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常态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动因如下。

首先,解决新的阶段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高速度、低质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新的主要矛盾是要提质增效,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实现“三大发展”,即要尊重经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科学、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其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九五”计划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来,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其中蕴含重要的原因在于,“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形态无法支撑新的发展模式的形成。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与科学的发展方式具有内在统一性,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根本转变的历史使命。

第三,推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不是增速减缓,而是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4年,中国人均GDP高于7000美元,已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4]。借鉴其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经验与教训,关键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原有的经济发展动力难以支撑这种跨越,以重大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的载体,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只要维持6.5%左右的增速,2020年就能实现比201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5],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总体而言,新常态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是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重要抓手,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驱动力,必须长期坚持培育和发展。

三、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发展动力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和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以“钻石模型”六个要素为视觉,研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直接关系到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提质增效。

(一)生产要素。

一般认为,产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往往与自然资源有关,但波特认为“那些最重要的要素是创造得来而不是浑然天成的”[3](p3)。于是,增加产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自然资源,而是创造性资源。在创造性资源中,最为关键的是知识和人力资源。1980~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占世界比重持续上升,由17.6%增至24.1%;同期,美国由16.9%降至9.3%,欧盟由20.2%降至13.7%。1980年,中国人力资源总量是美国的1.04倍,2010年跃升至2.58倍[6];2020年中国将是美国的3.31倍,2030年是3.89倍[7](p87)。这说明在中国数量型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的同时,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红利悄然而至,将会为中国带来新的附加值更高的边际效率[8],成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此外,科技型创新企业蓬勃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600家,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1.3万家,全国约30万项技术成果成功转移转化[9]。2013年,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和出口额分别为20万亿元、4133亿美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70%和67%[9]。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成为优势产业集群区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的策源地。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活跃期和增长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增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支撑,而我国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据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仅1万人左右,2020年,要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各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至少要达到3万~4.5万人[10](p125)。总体而言,相对于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而言,我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还较少,质量也不够高,整体的科技实力仍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在创新型国际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科技创新体制仍需要改革和完善。

(二)需求条件。

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是需求因素,能够为企业提供发展、持续投资与创新的动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新阶段,经济转型成为保持“双中高”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是摆脱“技术锁定”困境的战略需求、大健康产业的必然选择是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预期需求的必然诉求,决定着经济转型的广度和深度。

1.摆脱“技术锁定”困境的战略需求。

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以新材料与新能源产品为主的高端制造业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摆脱“技术锁定”的战略需求。然而,2014年我国PX(对二甲苯)、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51%和80%,“PX项目”被无限搁置[11](p125),严重制约了精细化工、生物新材料产业大发展,已成为威胁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问题。而国外早已开发大宗化学品的生物制造,争夺生物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杜邦公司和固特异公司,成功研发并替代合成橡胶和生物轮胎。可口可乐公司、Virent公司研制出生物PX路线。新的原料路线、新型绿色生物技术几乎全部被国外垄断,难以从根本上支撑“技术锁定”的战略需求,导致引领发展能力不足,难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2.大健康产业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生物产业是现有工业向更高技术、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的转移,是大健康产业的必然选择。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中的医疗健康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6%,同期,美国、英国、印度、巴西分别为18%、12%、8.9%和9%,中国卫生支出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三五”期间占GDP的比重有望增长至10%左右,为保持“双中高”目标提供了充足的余地。目前,中国医药龙头企业年产值近100亿,远低于全球医药巨头400亿~500亿的产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不够成熟,上升空间广阔。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产业规模与世界医疗器械强国差距太大。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拥有超过74%的市场份额,但被东芝、津岛、GE、飞利浦、日立、西门子六大外资企业拥有绝对主导权;中国百万人拥有的PET/CT、MR、CT设备数远不及美、韩等国家。中国超过80%的残疾人、50%的老年人依赖辅助器具。预测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将突破10万亿元[11](p124-125)。发展与人口健康密切相关的高端化学品、兼具复杂结构与质量要求的功能性生物产品、民生健康的“重磅炸弹”级药物,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必然诉求。

3.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化学污染占80%~90%。石油化工产业排放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1](p126)。化工企业排除的高毒污水诱发几百个“癌症村”,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中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占世界比重分别为32.9%、20.7%、33.5%,均居世界第一[7](155)。生物制造技术具有“绿色基因”的性质,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是改变传统化工产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4.预期需求的必然诉求。

“十三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迈入中高端的新阶段,传统资源与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逐步弱化,中高端技术密集型产品优势逐步提升。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加快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智能制造、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国内、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满足率有望超过60%和20%;2015~2025年,全球海洋工程设备年均市场容量达500亿美元~600亿美元[11](p176)。“一带一路”大战略是高端装备制造出口的突破口,也是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而“中国制造”的传统形象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对“明星级产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潜力很大。

(三)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在“钻石模型”六个要素中,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针对“十三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情况,重点选择北车、南车轨道交通企业,由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的产品质量优势突出,能够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来看,中、美、俄是目前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最主要的三大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铁路网,中东、亚洲、南非、南美、独联体等地区呈现出对轨道交通装备快速、巨量需求的趋势。目前,中国中车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巨头水平,是全球惟一能够生产完整车体、材质以及地铁牵引方式的企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从生产工艺组织能力来看,中国企业供货能力尤其强劲,能够圆满完成合同期内交付的订单任务,甚至满足客户的苛刻要求。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中车将巴西世界杯里约电动车组的交货期大大缩短,由18个月缩减至14个月,保障了2016年里约世界杯的顺利进行。而同期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地铁车辆交货期为24个月[11](p53)。此外,其自主研发高铁列车最核心技术,即“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牵引”、“网络控制系统”,被成为“高铁之脑”,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正逐步实现100%“中国创造”。中国北车的国际竞争力可见一斑。

当前,中国轨道交通领军企业国际化“制造+服务”模式渐趋成熟。通过中国南车、北车的整合,已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业务为核心,以质量为先导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基本实现了“帕累托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呈现国际竞争力强劲、高速发展态势。“钻石模型”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技术、生产到服务网络的水平关联。中国北车、南车合并是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的良好典范,凝聚了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鼓励专业化和投资的效果,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

但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国际化能力还需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主要以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主,参与国际竞争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同行先进企业相比,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研发和制造等方面的能力还需不断提高。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集团企业主要依靠产品出口,对外投资和技术输出比较少,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不足德国西门子的1/10、法国阿尔斯通的1/5、日本川崎重工的1/20[11](p205)。此外,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需要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企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四)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挑战并推动关联产业发展,而关联产业的专业化、深度化程度会促使有雄厚、具国际实力的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中国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为25%,低于同期美国39%、欧盟30%、日本29%的水平;2020年中国的这一比重将达到30%,但是依然低于同期美国41%、欧盟33%、日本32%的水平。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产业[7](p69)。新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高技术产业由装配制造向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延伸,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由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体转变为知识要素、创新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体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潜力很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广阔。

(四)发展机遇。

在“钻石模型”理论中,发展机遇是影响产业竞争提升的重要要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1.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主要发达国家为抢占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欧盟提出的“地平线2020计划”、德国推出的“工业4.0”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其实质是抢占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赛场”,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能正处于转换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双中高”发展的新动力。“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是GDP增速的2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左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保持“双中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成为新的投资消费热点,实现“双中高”的新引擎。

3.对外开放进入新时期,“一带一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2014年,我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说明对外投资进入高速增长的历史拐点,拓展资源配置的手段和范围。“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经济体,占世界人口的43%;经济规模、货物和服务出口占世界比重分别为29%和23.9%[2](p2)。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的全球化红利,不仅为产业结构转型留出了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四)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政府政策要有效运用于已具备关键要素的产业上,只有这样才可以强化、加速产业的竞争优势,但政府本身并不能创造产业竞争优势。近年来,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治理格局方面,由原来的“全能型”向“效能型”转变。在科技和创新管理方面,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协同转动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服务”面向的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用创新主体,围绕从研发、制造、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全链条,主要采取服务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健全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目前,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将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在8%左右,到2020年为15%左右[12](p124)。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形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先导产业,形成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需求的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

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发展机遇和政府行为发挥着辅助性作用,两者有效运用可以强化产业竞争力,但必须以提高“钻石模型”四个关键要素的质量为条件。

四、新常态下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借助“钻石模型”阐释如何培养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新常态下,以“钻石模型”四个关键要素的改善为途径,培育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对于保持“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政府和企业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一)发挥人力资本红利作用。

发挥人力资本红利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推动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加快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通过人力资本质量和结构的提升,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的提高。构建新的人才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一是通过人才聚集发挥高技能人才聚集效应,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入人力资本规模经济效应阶段;二是通过构建科技型人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互动机制,提高人才供给效率;三是通过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机制,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四是抓住“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带来的良好机遇,以项目促进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走出去”,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国际化。

(二)实施绿色制造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碳排放量激增的背景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绿色基因”,有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绿色、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一是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强化产品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转型;二是积极引领制造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建设电子信息产品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促进生物产业、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开展高级工业园区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推动循环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削减化石能源消耗量。

(三)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提是重大科技的突破,只有共性、关键和前瞻性技术实现突破,才能在全球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持续、高效地突破共性、关键和前瞻性技术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其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首先,要以智能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性调整,政府要加强对智能产业制造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为智能制造的潜在优势转换为现实优势提供动力源泉。其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要以政府为引导组建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特别是最为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集中投资,集中突破,政府应该长期进行大力支持和资助。第三,联盟中核心成员的选择应该具有开放性,应该把行业内技术研发实力最强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合作开发共性关键技术,而不是以某一标准将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行业巨头排除在外。第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应该涉足全产业链各环节,不能忽视关联产业的研发和开发,标准化的制定也不能落后,如新能源汽车中基础材料、工艺技术的开发,充电设施标准的制定。

(四)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要更好发挥强有力的大国政府作用,以国家为后盾,减少和消除其他国家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的政治干扰。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深度合作,推动亚欧非各国共同永续发展、合作共赢迈向新的历史高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为“双中高”目标的实现作出重大贡献。此外,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例如:提升我国在WTO裁决、碳排放谈判、人民币国际化、联合国峰会的共同永续发展等问题上的影响力度,消融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中高速稳定增长的政治疑虑,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郭旭红,李玄煜.实现双中高的中流砥柱: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N].人民日报(理论版),2015-12-31.

[2]王鹏.2014—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蓝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迈克尔·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赵凌云,辜娜.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湖北发展新机遇[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

[5]李伟.中国只需保持6.5%的年增速即可实现2020年目标[N].人民日报,2014-12-29.

[6]Robert J.Barro and Jong-Wha Lee,A New Data Set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World, 1950-2010,Nber Working Paper No.15902.2010;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 Population Database.

[7]胡鞍钢,等.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郭旭红.经济新常态下背景下中国GDP中高速增长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02).

[9]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6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015.

[11]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郁之行

F264.2

A

1003-8477(2016)12-0084-06

郭旭红(1983—),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博士后;李玄煜(1986—),男,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哥伦比亚大学政府管理硕士,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经济管理硕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大国因素研究(1949~2012)”(11BJL0I5)。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