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2017-01-10 11:39张安妮,王淑合,朱悦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主持人语言

非暴力沟通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心理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王淑合教授

特邀嘉宾:华夏出版社新生活编辑出版中心主任、《非暴力沟通》责任编辑朱悦

主持人:当读者朋友们拿到本期杂志时,时光已进入2017年1月。不知不觉,“心理场”已开办一周年。辞旧迎新之际,本栏目希望以更加丰富而多元的形式与大家一起探索心理世界,传播正能量。

本期,欢迎王淑合教授和朱悦编辑,与我们一起聊聊“非暴力沟通”。

王淑合: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朱悦:主持人好,王教授好。很高兴来到心理场,与各位民警朋友畅聊。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的觉察

主持人:非暴力沟通,只是听这个名字,则顾名思义——我们接下来要谈的话题可能与沟通方式或语言修养有关。《非暴力沟通》也是一本书,作者是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

下面就分别请朱悦编辑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内容,以及相关体系的知识;请王教授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释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吗?

朱悦:非暴力沟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直译(简称为NVC),也称“爱的语言”,目的是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虽然这本书是2009年出版的,但事实上,作者马歇尔博士早在1963年就提出了非暴力沟通,作为临床心理学专家,他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融入其中。最早,美国政府将非暴力沟通用于校园调解人际交流技巧培训,21世纪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还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以预防和解决各种冲突。

本书的译者阮胤华老师,是在中国最早学习和传播非暴力沟通的代表人之一。他曾给马歇尔博士写过一封信,其中一段话,我认为特别能概括非暴力沟通的内核,同时也可以回答主持人的问题——非暴力沟通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吗?他说: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提高语言修养的书,可读完却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原本不指望能学到太多东西,可了解后发现,我激励自己的方式无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由于认为自己“应该”做到许多事情,我不停地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我内在的分裂与不满。而非暴力沟通提醒我要倾听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主持人:打人、杀人和战争等暴力可以伤害我们的身体,语言的暴力却能令我们的心灵、精神受伤,而后者作为一种“隐形的暴力”常常被人忽视。有一些言语是带有明显攻击性的,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的话是带有“暴力”色彩的,与那些攻击性语言一样会引发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

王淑合:是的,语言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天我们都在说话,但如何把话说好,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感受和想法,让对方能够舒服地感受你的语言,并做出适度反应,最终达到沟通的预期目的,这并不容易,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学问。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他把若干人际沟通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并将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具有一定逻辑的非暴力沟通体系。作者阐释的非暴力沟通不只是一种沟通方式,也是一种沟通意识和素养。

什么是沟通?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传递感情,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或相互认同,即“沟而通”。当然,也有“沟而不通”的现象。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比较快,心理压力较大,很多人都处于躁动状态。由于平日里缺乏足够的时间与外界沟通,当遇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急于求成,甚至用本能的、不假思索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比如,一个平时很暴躁,动不动就骂人的人,一旦与他人发生不快,他的本能反应便是骂人,甚至打人,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学习,是已经形成的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主持人:能否请朱悦编辑详细地解释一下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朱悦: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具体地讲就是:首先,要留意发生的事情——观察,要点是清楚表达出观察结果,而不加判断或评价。然后是表达感受,如害怕、高兴、愤怒等等。接着表明是哪些需要导致了这些感受。最后,提出具体请求。举个例子吧,一个妈妈回家后看到孩子和伙伴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她可以对孩子说:“桌子上和地上全是你的玩具,连茶几和椅子底下都有积木,我现在很不高兴,甚至有点生气。我希望家里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你们俩能不能把散落在地上的玩具收拾起来,就在桌子上玩?”

借助四要素诚实、客观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可以更好地倾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去聆听他们的请求,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如果对方不了解非暴力沟通,我们是可以通过四要素去引导对方的:我现在的观察、感受、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现状,我的请求是什么;你现在的观察、感受、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现状,你的请求是什么。

主持人:实际运用中,每个要素都要清楚地说出来吗?正如王教授所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比较快,在急于要达成某个目的时,还会一板一眼地逐一说出四要素吗?

朱悦: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模式,在不同情境下,根据当事人的情况灵活运用。引用书中马歇尔博士的原话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王淑合:《非暴力沟通》像一本教科书,很理性。如果要想运用好它,是需要经过系统培训的。

主持人:确立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有什么根据吗?

朱悦: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元素的确立,是有一个引导模式的,即ORID(焦点讨论法),O(Objective),客观性的,事实、讯息(对应“观察”);R(Ref ective),反映性的,情绪、感觉(对应“感受”);I(Interpretive),诠释性的,价值观、启示、目的、观点等(对应“需要”);D(Decisional),决定性的,决策、行动(对应“请求”)。

王淑合: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一个“观察—体验—启示—行动”的过程。

喜欢回馈原则

主持人:非暴力沟通强调在沟通中,“我”要站在“你”的立场上想问题,要关注“你”的需求。王教授,请问这是为什么?

王淑合:这其实是心理学中常说的“换角度看问题,走进对方世界”,又叫“同理心”,强调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

心理学在阐释人际沟通问题时经常讲到一个黄金法则——喜欢回馈原则,即一个喜欢别人的人,才能被别人喜欢。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就一般而言,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会喜欢你;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对方对你的好感肯定也不多。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多人都相信他所喜欢的人也喜欢他。假如一个人“以为”某个人喜欢他,那么他自然也会回报对方相应的喜欢,无意中就会捕捉到各种对方对自己好的信息。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对他不友好,其言谈举止都会传递出负面的信号,对方同样可以捕捉到。“走进对方世界”“同理心”,也可以理解为“接纳”。一般来说,你接纳他人,他人也会接纳你。

主持人:王教授的这番解释同时也解答了我的另一个问题——非暴力沟通也称为“爱的语言”。爱的语言能否也可以理解为“接纳”?

王淑合:是的,是相互接纳。

生活中,可能会有人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与同事有了矛盾,互不理睬,时间久了双方都很尴尬,也不利于顺畅地开展工作。你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赔不是,但对方迟迟没反应,(说不定此时,对方也是这么想,也希望你主动去跟他赔不是)。这时该怎么办?很简单:你希望对方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对方,去为对方做点儿什么。你希望对方先和你说话,对方没行动,那你就先和对方说话呗!这样就能化解僵局。

在人际沟通中,凡是能达到“沟而通”的效果的,大都是遵循了“喜欢回馈原则”。(当然,任何规律都会有特例,比如,在情敌之间,两个人很难建立起相互喜欢的关系。这是特例,在此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倾听

主持人: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理解非暴力沟通中所说的“倾听”?

王淑合:在心理咨询中,“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咨询技术,要求心理咨询师全身心地去倾听来访者。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到倾听是很不容易的事,有的人能做到完整的“听”就很不错了。也许有人就遭遇过这样的场景,因为一些问题向领导反映,话没说完,就被领导打断了:“怎么就你事儿多啊,别人能克服,你就不能克服吗?”

什么是倾听?“倾”,是往一起聚;“听”,繁体字是“聽”,即要注视着对方,不仅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聆听。心理学上定义的“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认真地听、积极地听、关注地听。”倾听的过程也是沟通,不只是语言上的沟通,双方面部表情、眼神、行为举止等都是在向对方传递信息,倾听者也许不需要过多言语,用其体式语言同样可以回馈对方。

主持人: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倾听的人去扮演出主意的人,不赞成倾听的人去建议对方“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为什么?

王淑合:倾听的前提之一是尊重,即双方关系是平等的,互相接纳的。而“应该”是命令式的,表明倾听者与倾诉者是不平等的关系。

倾听的前提条件是“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对方为中心”,要避免急于下结论、干扰倾诉者的话题、做出道德或正确与否方面的评判等。

非暴力沟通的理论背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持人:非暴力沟通还有一项重要的应用就是——爱护自己。书中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需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责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王教授,非暴力沟通是否可以成为民警减压、关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王淑合:当然可以!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博士的老师卡尔·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创立的,在心理学界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外的“第三势力”,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并非集中研究人的行为问题,而是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发展和实现。前面提到的“同理心”正是由罗杰斯提出的。

非暴力沟通正是基于以上这样的理论背景形成的。

民警只有爱护自己,身心才能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服务社会,这也是近几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倡导的“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的具体体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解决自身问题的根源要从自己(内在)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找别人(外界)的原因。因为只有“我”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外界的事物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遇到问题时,要接纳自己改变不了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有的人把压力视为外界因素导致的,其实是个人应对能力不足造成的。有些民警将压力理解为“任务”,“任务”其实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源。压力源要变成压力,中间还有一个应对环节——就是个人的应对能力。压力源、应对能力和压力感受三者的关系是:在压力源不变的情况下,应对能力强,感受到的压力就小,甚至感受不到压力;反之,应对能力弱,就会感到有压力、甚至感到压力很大。基层民警,尤其是窗口民警学会非暴力沟通,可以减少与工作对象发生摩擦的概率,减少负性体验,同样可以起到减压的效果。

朱悦:王教授的分析非常务实、到位。一些人在有压力时总会一味地抱怨,而难以平静下来倾听自己。其实,倾听和表达自己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恰恰是爱护自己很重要的一方面。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不再把焦点对准自己或他人(外界)的不足和缺点,而是用心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会逐渐变得平和。而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会让我们具有更加积极的行动力,改变现状。

主持人:感谢王淑合教授和朱悦编辑的解读和分享。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如果说本期是非暴力沟通的理论篇,那么,下期将是实践篇,届时我们会与相关专家、民警聊聊非暴力沟通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冲突、化解愤怒情绪等。敬请关注。(图片由华夏出版社提供)

链接——

非暴力沟通模式

1. 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a.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b. 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c. 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d. 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改善现状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2. 关切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a.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具体行为:“当你(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b. 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

c. 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

d. 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改善你的现状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主持人语言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语言是刀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