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玲
【摘要】目的:探析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到常规护理组和全程心理干预组。全程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全程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视力水平,调查其满意度。结果:全程心理干预组的视力水平高于常规护理组,但P>0.05;全程心理干预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全程心理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术后的视力,达到很高的满意度。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全程心理干预;应用效果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主要是由于眼内的晶状体发生变性和老化而形成的,白内障患者会表现为眼部浑浊,视物不清。现在临床上一般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但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精细、复杂,每个环节的要求都很高,如果患者配合不好,会对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手术患者采取全程的心理干预很有意义。现我院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全程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并作出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08年9月-2016年2月期间80例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并以相同比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程心理干预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对策。排除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的患者。常规护理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为68.46±1.46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8例,高中20例,大学6例。全程心理干预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为67.59±1.55岁;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8例,高中21例,大学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白内障手术的一般性护理,包括(1)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测定,并剪睫毛、冲泪道以及散瞳等。(2)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平卧4小时即可进行床下活动,安排专人陪护,严禁用手揉按术眼,给予患者日常的饮食指导,多吃蔬菜和容易消化的温质饮食,促进排便。
全程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全程心理干预,(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地接待,根据患者语言习惯的差异,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与其交谈,让患者感受到亲切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利用患者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向其介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必要性和麻醉方法。嘱咐患者的家属要在患者面前保持乐观随和的情绪,以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引起紧张和不安。(2)在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感,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其放松情绪,提高信心。在手术过程中应时刻陪在患者身边,减少患者的恐惧。尽量不对患者使用约束工具,减少不适感。在用无菌巾遮盖患者面部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遮盖无菌巾是为了避免伤口感染,安慰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的感觉,并用暗示性的语言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手术。(3)手术结束后护送患者回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减少患者的担心,并告诉患者可用眼的时间。一些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的,向患者解释病情的转归,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低落情绪。对于出现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多解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视力水平,调查其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并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水平
常规护理组的术后视力为0.47±0.24,全程心理干预组的术后视力为0.67±0.34,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2.2满意度
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为77.50%,全程心理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5.00%,P<0.05,见表1。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见手术,由于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对于手术的认识不高,导致对手术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这对手术的配合有着一定的影响。为此,我院对患者采取了全程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保证手术的疗效。在术前主要是讲解手术相关的内容,让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减少顾虑;术中主要是通过亲切的交谈让患者减少恐惧和紧张,降低不适感;术后则主要是针对手术的效果和并发症给予患者更多的信心,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术后的视力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且满意度高,这就说明将全程心理干预应用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