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萍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糖尿病护理后,能够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关键词】循证护理;糖尿病;价值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循证护理是指护士在计划护理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患者需求进行整合,形成科学的指导临床实践意见的过程。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拟收集2013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探讨循证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近几年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2.4±8.5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53.6±9.1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入选标准
(1)患者有一定理解能力和自理能力。
(2)无老年痴呆症。
1.3循证护理
提出临床护理问题。护士通过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以“糖尿病”、“饮食”、“护理”、“运动”、“心理”及英文“diabetes,diabetes,DM”、“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根据文献的科学性进行筛选,排除其中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最后选择28篇A级证据的文献。最后作为以下护理计划:
13.1病情分析
对患者糖尿病病情进行评估,如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是否有冠心病、高血压等伴随疾病,分析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用药情况。
1.3.2疾病教育
(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让患者能够识别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治疗。
(3)纠正患者服药时的错误认识,避免漏服。
(4)协调患者就诊时间,目的是让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1.3.3胰岛素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胰岛素泵存在顾虑,护士应耐心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的方便性和优越性。置泵前护士向患者解释胰岛素泵的使用事项,建立血糖监测表,注射部位选择在大腿外侧、臀部皮下、腹壁、上臂三角肌等部位。
1.3.4心理支持
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对于担心血糖水平过高,焦虑、恐惧的患者,护士要做好心理安抚,首先要告诉患者血糖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控制血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3.5饮食护理
首先根据患者每日体力活动水平、年龄、性别,计算出每日总能量、热能,然后分配到三餐中,同时搭配好荤菜、蔬菜、奶制品和豆、食用油的量。注意胆固醇<300mg/d。蛋白质1~1.5 g/(kg·d)。
1.3.6运动护理
选用步行为主要运动项目,每天步行4000~8000步,或30min/d;运动中发现低血糖时,及时服用糖块。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5统计学
数据录入EXECEL中,经过核对无误后导入SPSS 19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两样本率用X2检验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结果提示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将患者需求、科研结果、临床经验相结合,在解决护理问题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护理服务。其核心是运用现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服务。在循证护理中,护士首先提出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制定科学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对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学者指出通过循证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化、专业化的护理,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改善饮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循证护理运用于糖尿病护理后,能够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