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常态背景下设计产业管理的战略意义之研究*

2017-01-09 07:12:41成乔明
设计艺术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设计管理

成乔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1106

中国新常态背景下设计产业管理的战略意义之研究*

成乔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1106

中国目前的新常态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期,中国要想由制造大国转变为未来的设计强国,需要重视设计产业管理的科学化实践和研究,解放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生产关系,解除发展的桎梏,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这正是设计产业管理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常态;设计产业管理;战略意义

一、中国新常态分析

中国正处于多变、纠结甚至复杂的历史性转变期,这个转变期预示着中国可以锻造出一个崭新的常态。设计产业管理面临这个新常态,一定大有可为,且对重振中国的设计创意产业、制造产业而言,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二、设计产业管理发展的三大宗旨

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创业和创新战略,以及重振中国的制造业战略,还是军力的提升战略,都离不开设计的全面发展以及设计产业管理的战略化布局。

“战略”一词,原指军事上的谋略与施诈。今天,“战略”早就超出战争、军事范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

管理学中大量使用“战略”一词,指宏观、系统、长期性规划与筹谋。设计产业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宏观性战略管理,涉及面涵盖政府、行会到企业、团队内部以及之间的管理。

设计产业管理发展遵循着三大宗旨,或者说设计产业管理从政府、行会、企业、团队任何一个层面上的规划与执行,都必须严格对应三大目标:服务商业、服务文化、服务民生。

1.服务商业

商业性本身就是设计产业管理的第一大性质,这一点使产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事业管理得以区分。促进商业和市场的发展、继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是设计产业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国内来看,设计市场和商业发展不宜一哄而上,更不该千篇一律,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并将地方设计和物质创造的特色发挥到极致。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多元发展前提下的设计产业兴国的战略。

从国际市场来说,大量国外的文化、时尚、流行、高科技商品,以及生活用品,都如潮水一般涌进国门。国外先进的设计,固然给本国人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享乐,但是长此以往,国内的金钱财富就会越来越多地流向国外。

因此,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设计强国的战略,一定要贯彻到底。

2.服务文化

任何一种设计创造,都起码具有两个部分:物质性和精神性,也可以说是物质性和艺术性。其中,精神性和艺术性,属于狭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任何一种设计创造,都具有物质性和文化性。文化是物质载体背后隐藏的民族习性、创造思维、国家精神和理念。这些习性、思维、精神和理念,通过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并借助物质的实体,定格并传承下来,随后可以通过物质的交换和贸易,传送到世界各地。

设计产业管理,就是要通过物质商品的商业交换的手段和形式,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让其他国家的人民能够更深入地去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喜爱中国文化。

3.服务民生

设计产业管理归根结底的宗旨,是为民生而服务。为最大多数人的生存权、生活权的实现而服务。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工程、西部大开发计划、“南水北调”工程、长兴岛造船基地建设、上海临港新城项目、全国棚户区改造工程、世界上里程数最长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等,其实都是服务民生的战略性设计产业。这些工程项目,件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都是能福汲后人的大手笔。

中国的富强、中国人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转瞬即达的理想,是需要中国人百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去达成。关注民生,助力前行,赤诚为民,无私奉献,中华民族才会真正有希望。

无论设计产业管理涉及怎样的具体目标和做法,其商业、文化、民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根底都不可动摇、不容怀疑。

三、设计产业管理解放社会生产力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设计产业管理的第一大战略意义,就是解放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一国前进的动力,也是一国强弱的标志。通过全方位的管理,来解放社会生产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方略。

1.内化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力

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内化经济时代。所谓内化经济,即生产力附着在生产主体身上,且为生产主体所独占而无法轻松发生转移或为他人承袭的经济。一切资源都有可能转变为经济生产力,是内化经济最突出的表现。

当下的生产力,实际已经形成了复合式的生产力体系,具体包含了管理力、技艺力、智慧力、人脉力、名声力、权威力、信息力、相貌力、物质力九大类[1]。

这九大类生产力,在今天同等重要,且都有一个相似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凝聚在了生产主体身体上,成为生产主体所独享的有机资源集合体[1],从而构成内化经济时代。

内化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运营的方式更为复杂;经济创新的方向更为多元;经济爆发点更为分散。生产主体只要拥有一种或多种独占资源,就拥有了创造巨大财富的潜力与可能。

在内化经济时代,设计产业管理正在发生着一些中心内核上的变化:设计项目管理转向设计创意管理;设计流程管理转向设计品牌战略管理;产品生产管理转向资源整合管理;物性致用管理转向人性彰显管理[2]。

2.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第8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3]

在这段致辞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大众创业”,实际上就是要解放社会的生产力,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号召。

在同一个论坛致辞中,李克强总理还指出:“在中国的劳动力当中,有数以亿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技能劳动者,大概将近两亿人。如果这么多人,哪怕是大部分能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中国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上新的台阶。”[3]

把国家的创新机制下行到民间,不仅仅是政府对人民的信任,更是政府把国家创新权力还政于民的起步与尝试。这实际是政府对设计产业管理当前最高的指示之一。

内化经济时代层出不穷的多元生产力,都应当有用武之地,然后从中优选,让能够量产、能够创造新机会的创意力品牌化、延续化,这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隐含的设计产业管理理念,在生产力发展上的战略性定位。

四、设计产业管理创造新的生产关系

设计产业管理的第二个最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是要创造出全新的生产关系。

1.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既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首要标准,也是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市场经济,都是公平竞争的。

设计产业管理不仅仅是要在顶层设计上把好权力制约关,更要在实际执行中加强执法打击力度。

2.平等贸易

平等贸易,显然是针对买卖贸易双方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任何商业、任何市场,都应当遵循平等贸易的原则。

设计师、生产商就是商品最初的源头,他们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贸易关系。

“设计为何”,即为什么而设计的问题。设计不是为强加一种视觉或理念给消费者、给社会,而是应当满足消费者的生活和生存需要,满足社会的自然发展需求。

“设计何为”,就是设计能做什么的问题。我们的规划者、设计者,总想去控制世界,总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消费者,这是违背平等贸易原则的。规划者、设计者与消费者应当坐下来平等交流、相互理解,然后让设计商品自己静静地散发迷人的芳菲。

3.资源共享

设计产业活动中的所有竞争者,都应当要相互合作。所谓的相互合作,首先要尊重资源共享原则。

内化经济时代,一切资源都可能成为生产力,这就决定了一种新型生产关系必然会产生,那就是资源互换、资源共享型生产关系的诞生。

在传统经济时代,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是资源掠夺、资源竞争的关系。但是,肉弱强食的法则,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法则。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互助共享的法则,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成果。

如果设计者不懂得运用现代的网络多媒体资源、高科技呈现技术、社会圈层间的软传播资源,那么设计者再好的设计产品,也未必会有理想的市场收益。今天的设计产业,就是需要设计者、生产者、传播商、消费者同乐式的共享合作。

4.自由创造

设计生产关系,是基于设计创意之上的一种生产关系。创意是一种高智商精神活动,保证创造的自由是前提。

设计公司总是要求自己的设计师这样那样,设计师很难创造出精品。工程项目设计中,甲方也总是要求乙方要怎样,乙方思维受限且苦不堪言。

显然,这是有失自由的设计活动。绝大多数设计师不得不安于现状、苦于应付,因为拿人钱财就得听人使唤,这正是功成名就的设计师要自主创业、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最根本的原因——自由之心永远甚于自由之身。

最经典的设计创意,都来自于设计师的自由时光里,设计不仅仅是为了造物,而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生命状态,甚至是一种娱乐精神的创造。

比如,建筑师王澍所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主教学楼(见图1 )。

图1 建筑师王澍所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主教学楼①

又如,美国设计师保罗·兰德(Paul Rand)为弗雷泽(FRAZER)汽车所设计的海报(见图2)。

图2 美国设计师保罗·兰德为弗雷泽(FRAZER)汽车设计的海报②

5.携手共赢

在内化经济时代,资源和资源之间的互换、共享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仅仅依靠对一种资源极度的挖掘和发挥,毕竟长久不了,也容易令人生厌,继而抛弃。

从长远来看,一个多元资源联合作业的硬功夫,才是发展的正道。因为一个多元合作、全面发展的生态系统,才更加耐读,也更加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所以自然其利润和效益,也会趋向于最大化。

除此之外,携手合作的另一个保障,就是合作方的全面共赢。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坐享其成,都不可能让不同资源的占有者联合在一起。

在今天的背景下,设计产业管理必须要能革新过往种种不完善的生产关系,本着全社会公平发展、持久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创造出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管理,是建立在国家政府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和认识基础之上得以实现的。

五、设计产业管理解除发展的桎梏

今天的社会发展,包括设计产业的发展,正面临四大桎梏。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爬坡过坎的时刻到了”[3]。概括说来,制约着今天社会发展和设计产业发展的四大桎梏是:环境恶化、物质功利意识泛滥、生产性资源出现紧缺、体制陈旧。

1.改善环境

现在地球上水污染严重、转基因食品泛滥、土地沙漠化现象凸显,种种迹象表明,人居环境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当然,最可怕的,还是原本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用之不竭的空气,也受到了人为可怕的侵蚀。

地球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的挑战。人类探测火星目前有新进展,就算未来人类真的能够搬迁火星,但地球的毁灭,也是人类对虐待大自然永恒的污点和耻辱。

设计产业管理今后的终极目标,绝不是想方设法地让人类逃离地球,而应该是让地球更持续地美丽下去,因为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园。

2.反省物利

物质享受和功利思维,已经控制了今天人们的思想,进而控制了体制的运营范式和人们的行事法则,这是社会的悲哀。

设计产业管理要树立事业之心、崇尚精工设计、发扬“工匠精神”、削弱物利之思维,从长远、大局、树品牌的角度,来致力发展本国之设计、民族之制造。

3.拓展资源

人类的资源,特别是生产性资源越来越短缺,是不争之事实。在201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绿十字会董事会成员莫汉·穆纳辛格(Mohan Munasinghe)忧心忡忡地发出警示:“截止2012年,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上50%的可持续自然资源。照这个趋势下去,到2030年,人类需要两个地球的自然资源才能满足需求。”[4]

人类依靠设计技术、科技技术拯救自身的道路,还很漫长而曲折。人类或许只能寄希望于设计创意产业和技术开发,能够在拓展资源的道路上,闯出一些生路。

4.重构体制

法治代替人治是中国重构体制的关节点,打破人情社会并创造法理社会,是中国重构体制的必由之路。重惩阻碍法治建设的一切拦路虎、绊脚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重构体制的首要任务。设计产业管理积极参与重构体制的伟大事业,是设计产业管理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重构体制,就是要树立尽可能使用制度来管理国家、规范社会的理念以及做法。用制度来约束公权力,用制度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用制度来引导科技发展的动机和方向,用制度来创建新型的智慧城市和新型乡村,用制度来保证生产制造业的健康发展,用制度来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开创我们的现代文化。

六、设计产业管理是一场确立大国地位的革命

设计产业管理意识在今天,不再是一种小我的活下去或商业盈利,而是一种大我的奋发与规划。国家营销的最本质内涵,就是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并让人民幸福,幸福的人民才会真正爱国,幸福的人民是大国的标志,而不是疆域之大。

1.催生设计文化

设计产业管理是以政府牵头、设计企业担纲、全社会参与的商业设计的大管理。同时,设计产业管理还是一种设计战略,是关系全国、全民族物质文化的大战略。短时的繁荣、盈利、投入和短时的冲动,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设计产业管理。

设计产业管理因为周期长、体系庞大,所以才能造就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精神的养成。

2.繁荣设计市场

设计产业管理不同于其他设计管理的根本之处,就在于设计产业管理做的是设计的大市场、大商业。其落脚点虽然是市场和商业,但是所反映的,却是市场和商业的全局观、战略观。

健康的设计市场,一定要有3个重要因素作保证:开放的设计产业政策、新颖的设计营销模式、优秀的设计产品,缺一不可。而健康的设计市场,是创造和集聚社会财富最重要的战略性场所。大国的表现,就是要有健康的国内设计市场和开放的对外设计交流。

3.促进设计交流

设计交流不仅仅是设计产品的往来贸易,还是交换设计思想、共赏设计文化、互动设计经验的总和。

设计产业管理,是一种商业性、大局性、宏观性、战略性的设计管理,绝不仅仅是一个设计盈利的手段,而更应该是一种精神智慧、哲学理念在互惠平台上的对话和互通有无。一般物质的交换是使用功能的交换,使用功能消耗殆尽,物质载体就成为古董或废弃品。

设计是一种精神性、创意性造物,其强大的设计文化,永远值得拥有者和使用者去揣摩、去回味。

4.建立设计品牌

无论是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来看,从地区行业的产业声誉来看,还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今天的设计产业,都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设计品牌不是我们看到的简单的产品商标、企业名称,设计品牌是我们所关注对象的复合概念,商标或名称只是品牌的代言符号而已。

设计产业管理就是要用系统、全面的意识与手段,去构建国家文化形象、民族文化品牌。这种战略性的规划,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全民事业,也同样可以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实现其战略进程中不可估量的商业利润。

5.唤醒大国意识

实施设计产业管理的终极战略意义,就是要创造制造大国、创造财富大国,进而打造文化经济上的强国。而目前,中国设计产业管理首先要承担起唤醒大国意识的任务。

从市场潜力和表现上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的互联网大国、手机大国、汽车大国。但是,仅仅是消费大国,还称不上是创造性大国。说得通俗一点,中国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已。

真正的文化大国、经济大国是创造性大国。恒定的创造力、恒久的生产品牌、恒远的文化理想,才是中国需要寻根溯源、实施大国复兴的根本所在。

七、结语

中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走向设计强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其中,设计产业管理,将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认真做好设计产业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意义。设计产业管理的优劣得失,将直接决定我国在设计创意业、生产制造业上的前途。

注释

①图1来源:作者自摄.

② 图2来源:自化创意.设计之神:保罗•兰德的世界[EB/OL].(2015-10-10)[2016-09-13].http:// zihua.com.cn/social/interview/248.

[1] 成乔明.内化经济:当下经济的新范式之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58-64.

[2] 成乔明.内化经济时代设计管理的历史性转变之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6(1):13-16.

[3] 李克强.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发表致辞:全文[EB/OL].(2014-09-10)[2016-09-13].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9-10/6578895_2.shtml.

[4] 王鑫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到2030年,人类需要两个地球的自然资源[EB/OL].(2015-11-10)[2016-09-13].http://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1/10/ c_128411473.htm.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Design Industry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Background in China

CHENG Qiaom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 211106 Nanjing)

The Chinese new normal is now at a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 If China wants to transform from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into future design power, she need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cientif c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esign industry management, to liberate the productive forces of society, to create the new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o lift the shackles of development and to establish the China's great power status. This is the crucial strategic signif cance of design industry management.

new normal;design industry management;strategic signif cance

J0-05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6.06.003(0016-06)

2016-09-23

2016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NR2016049)。

成乔明,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设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2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