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瑾瑾,李毅钧
女子排球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的比较研究
马瑾瑾,李毅钧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高速摄像分析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两种不同水平女排运动员的单脚背飞扣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三维对比分析,以期为排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女子排球;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对比分析
本研究选取中国女排优秀副攻运动员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女排副攻运动员(二级)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重要的排球比赛进行现场三维录像拍摄,通过对中国女排优秀副攻运动员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与对比,探讨扣球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对不同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的扣球技术及使用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徐云丽和杨珺箐单脚背飞扣球的击球高度比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员的击球高度高、速度快、爆发性强,因此,扣球威力加大,而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在速度、力量和高度上都与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想打破这种平衡,高校高水平副攻运动员在扣球击球高度和力量上的提高是必要的。
中国国家队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华南师范大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女排副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各相关文献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共收集相关资料6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三维高速摄像分析法 运用三维高速摄像方法,用4台摄像机分别在2013年湖南郴州世界女排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比赛现场拍摄中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在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体育馆比赛现场拍摄华南师范大学高水平女排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使用Ariel自带的框架进行空间位置坐标标定。
1.2.3 对比分析法 对中国女排运动员和普通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
单脚背飞扣球技术是当今排坛中运用较广的一种自我掩护打法战术,发展迅速,在优秀女排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都被广泛应用。由于单脚起跳比双脚起跳节奏快,更便于向前冲跳,对发展空间差极为有利,经研究,单脚起跳要比双脚起跳快0.2s。因此,拦网者感到极不适应,有效发挥了空间差的自我掩护作用,避拦率极高。单脚起跳扣球是指助跑时一只脚落地后另一只脚不再向前摆动帮助起跳的一种扣球方法。助跑分为一步助跑、两步助跑或多步助跑动作。在助跑过程中左脚跨出一大步,上体后倾,在右脚向前上方摆动的同时,左腿迅速蹬地起跳,两臂配合摆动,帮助起跳,跳起后扣球动作与其它正面扣球动作相同。
2.1.1 跑技术动作对比分析 不同于其它扣球技术,单脚背飞可以说是女排运动员的专利技术。这项技术的特点是运动员单脚起跳,助跑阶段的关键因素包括助跑时机、助跑速度和助跑距离等。
表1 女子排球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助跑阶段相关数据
表1是关于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助跑起跳技术分析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平均助跑速度为4.96m/s,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平均助跑速度为3.69m/s。从助跑速度上分析,中国女排副攻运动员徐云丽和杨珺箐接近5m/s左右,大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3—4m/s的助跑速度,说明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具有比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快,配合娴熟,扣球节奏快等技术特点。
图1 助跑速度对比
从助跑方式看,所有运动员从三号位3m线附近顺网斜线助跑,徐云丽是从3m线以后开始助跑,其他3名运动员是在3m线以内开始助跑。徐云丽的特点是助跑步幅清晰,步幅大,速度快、力量大、扣球线路清晰,这在女排副攻运动员中较为罕见。邵东明身高矮,步幅较小,助跑距离短,力量小,建议邵东明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大步幅,加快速度,提高各种扣球能力。
2.1.2 单脚背飞扣球起跳技术动作对比分析 从踏跳最后一步看,中国优秀女排运动员最后一步明显比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的步幅大,空中移动距离长。
根据排球技术的要求,副攻运动员在助跑开始时应注意观察二传队员传球的方向和弧度,准确判断落点,确定助跑方向,重心向前,故第一步步幅不宜过大,最后一步的步幅要大,以便降低重心,控制身体的前冲,获得更高的起跳高度,获得适宜的起跳位置,起跳后保持好正确的击球点。
表2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起跳过程下肢各环节角度(°)
表3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起跳时间表
表4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左膝起跳缓冲与蹬伸表
表2、3、4为4名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起跳过程中下肢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在不同动作中的环节角度,即着地瞬间、最大缓冲瞬间、离地瞬间的角度值,通过观察不同动作画面,优秀女排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从起跳时踝、膝、髋用力角度变化来看,徐云丽助跑最后一步以左脚单脚着地起跳,当左腿在最大缓冲时左膝角度为146°,左膝缓冲角度为3°。左膝离地瞬间角度为172°,左膝蹬伸角度为26°。左踝最大缓冲时角度为89°,左踝缓冲角度为3°。左踝离地瞬间角度为153°,左踝蹬伸角度为64°。
杨珺箐单脚背飞起跳方式同徐云丽相似,左腿着地最大缓冲时角度为132°,左膝缓冲角度为18°。左膝离地瞬间角度为167°,左膝蹬伸角度为35°。左踝最大缓冲时角度为91°,左踝缓冲角度为5°。左踝离地瞬间角度为144°,左踝蹬伸角度为53°。
韩杨单脚背飞起跳方式左膝着地最大缓冲时角度为129°,左膝无缓冲。左膝离地瞬间角度为169°,左膝蹬伸角度为40°。左踝着地时角度为69°,最大缓冲时角度为69°,左踝无缓冲°。左踝离地瞬间角度为121°,左踝蹬伸角度为52°。
邵东明单脚背飞起跳方式左膝最大缓冲时角度为131°,左膝缓冲角度为23°。左膝离地瞬间角度为174°,左膝蹬伸角度为43°。左踝着地时角度为100°,最大缓冲时角度为77°,左踝缓冲角度为33°。左踝离地瞬间角度为134°,左踝蹬伸角度为57°。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在起跳过程中均以左脚单脚踏地起跳,为完成充分的起跳,主要靠左腿膝关节蹬伸动作加速用力。从起跳时左膝用力方式看,均为左脚先着地制动缓冲,然后再准备起跳,关节的缓冲角度不是很大,左膝在缓冲制动中起主要作用,蹬伸角主要以髋、膝、踝关节递增的趋势,这也表明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起跳多数采用浅蹲式起跳。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左膝起跳用力时间看,缓冲时间明显少于用力时间,因此,在单脚背飞起跳中主要是运动员左腿用力蹬伸增加起跳高度。
表5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起跳距离、速度、高度等汇总
表5是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起跳距离、速度和起跳重心高度的汇总。本研究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都是在3m线后开始助跑,从3号位向2号位平移助跑起跳,配合二传的传球,与球网成小夹角或顺网采用一步、两步或多步助跑。助跑后左脚跨出一大步,右腿向前上方摆动的同时,左脚迅速蹬地起跳,两臂配合摆动,起跳高度与摆臂速度有很大关系,即两臂体测向身体侧下方,接着再向前上方摆动,再由后向前摆动,帮助起跳。从起跳距离上分析,徐云丽从起跳瞬间到落地瞬间实际距离为0.77m,杨珺箐为0.79m,韩杨为0.74m,邵东明落地距离最短,为0.50m。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比高校高水平副攻运动员的起跳瞬间到落地瞬间实际距离相差0.2—0.3m之间,说明高校高水平副攻运动员的起跳距离和步幅较小,导致速度慢、力量小、弹跳低。从摆臂速度上分析,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的摆臂速度明显大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说明中国女排优秀副攻运动员的摆臂幅度大,速度快,爆发力好,而这些刚好是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努力提高的环节。
图2 摆臂速度对比
这些数据均说明单脚背飞助跑的作用首先要获得适宜的助跑距离、速度、起跳,从而身体产生前冲力,为了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以增大身体向前的速度,所以用力摆臂,向前冲跳,其次为达到起跳时既有远度又有高度,选定起跳角度使身体冲飞起来,从而缩短飞行距离,显示出单脚背飞扣球快、变的威力。中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徐云丽、杨珺箐从助跑到起跳都调整得较好,而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员韩杨和邵东明在空中腾空时间不是很长,重心高度为1.20m和1.13m,由于摆臂速度小,前冲过大,起跳距离有限,显著制约起跳效果,影响身体上升的高度,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发挥出弹跳力强的优势。
2.1.3 空中击球动作分析 表6为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副攻运动员空中击球环节中,击球高度、运动员的重心高度、速度等指标参数汇总。击球高度是指运动员击球瞬间球离地面的垂直高度;击球时重心高度是指击球瞬间重心离地面的垂直高度;最大重心高度是指运动员腾起后身体重心所达到的最大垂直高度;重心速度是指击球瞬间重心的合成速度。
表6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空中击球环节相关参数汇总
表7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空中击球环节参数表
从研究结果可知,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击球高度平均值为2.87m,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击球高度平均值为2.6m,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在扣球击球高度环节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图3 击球高度对比
从击球时重心高度和最大重心高度对比可知,徐云丽击球时重心高度和最大重心高度最高可达1.74m,杨珺箐为1.72m,邵东明为1.65m,韩杨最低为1.59m。从速度上分析,邵东明速度最小为2.01m/s,其次是韩杨2.25m/s,杨珺箐最大为2.72m/s。
从数据上均看出,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徐云丽和杨珺箐单脚背飞扣球的击球高度比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的击球高度高、速度快、爆发性强,因此,扣球威力加大。而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在速度、力量和高度上都与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想打破这种差距,高校高水平副攻运动员在扣球击球高度和力量上的提高是必要的。
从表7分析,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徐云丽单脚背飞扣球距离长,为2.27m,距离标志杆距离0.79m,扣球时机与二传传球时机间隔大约在2s,单脚背飞扣球时大都具有明显的截击球动作,说明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与二传队员配合默契,对二传传球的方向、弧度、落点判断较好,步幅清晰,助跑起动快,速度大,起跳环节弹速快,空中击球环节,腰腹发力明显,击球高度高,击球线路选择清晰;手指掌控球能力很强。高校女排副攻运动员邵东明单脚背飞扣球距离较短,从二传出手到击球瞬间距离为1.65m,球离标志杆也较远,为1.07m,邵东明扣球时机与二传传球时机间隔大约在3—4s,比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慢2s左右,空中截击球的动作不太明显,说明高校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与二传队员的配合不是很默契,跑动距离较短,动作幅度大,与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存在较为明显差异。
表8 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击球瞬间相关环节参数汇总
图4 平均球速对比
表8是女排副攻运动员击球瞬间各环节的速度、最大球速、手臂和躯干夹角汇总表。击球瞬间肩、肘、腕、手各环节速度均是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躯干近端到远端依次加速的鞭打技术特征。从扣球球速分析可见,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的扣球速度和手的速度明显大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这是中国女排副攻运动员长期训练所取得的结果,扣球的速度快则对方很难防起,比赛中效果良好。如果扣球速度慢则对方容易防起,比赛中效果较差。中国女排主力副攻手杨珺菁扣球球速最大,其特点是扣球速度快、爆发力好、腰腹力量好。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韩杨身高较高为1.88m,其扣球速度最小,力量小,扣球动作幅度大,节奏慢等特点,所以,与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存在较为明显差异。高校女排副攻运动员若想提高扣球威力则必须努力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挥臂速度,从而达到提高扣球速度的目的。
(1)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相比具有助跑速度快,起跳摆臂速度快的优点,在空中击球时具有击球点高,扣球速度快,扣球威力大的优点,并且具有空中飞行距离较长,击球点靠近标志杆附近对方难以组成双人拦网的技术特征。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比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员体能训练强度大,具有助跑距离长、范围大、击球点高、动作幅度大的特点,一项技术动作要想达到高水平训练阶段必须要有相关的体能做支撑,只有经过大量的体能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条件反射,而高校女排副攻运动员邵东明与其他优秀选手相比不具有优势,节奏的变化性、时间的快速性、空间的拉开性、动作的突然性是当今背飞技术的显著特性。
(2)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均为三步助跑,由三号位顺网向二号位方向跑动,第一步左脚迈出一小步,然后右脚迈出一大步,再左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单脚起跳,起跳后空中以转体甩腕鞭打动作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3)中国优秀女排副攻运动员的摆臂速度明显大于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说明中国女排优秀副攻运动员的摆臂幅度大,速度快,爆发力好,而这些刚好是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努力提高的环节。
(1)中国女排副攻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应坚持快速多变的打法。高校高水平女排副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进一步加强单脚背飞扣球技术的熟练性练习,努力提高扣球的高度,加大扣球的速度,提高专项体能训练,将身体各机能水平达到较好的状态,提高弹跳力及挥臂速度,从而提高扣球的质量和效果。
(2)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女排副攻运动员单脚背飞扣球的训练和提高;适当改进和加强单脚背飞扣球技术的训练与要求;加大学校对全国排球比赛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进一步提高副攻运动员高、快、变的比赛能力。
[1]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运动生物力学教材编写组编. 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 卢德明.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44~125.
[4] 马金凤.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J].体育学刊,2005,12(5):115~117.
[5] 马明兵.我国优秀女排队员接发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238~241.
[6] 马金凤.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J].体育学刊,2005,12(5):115~117.
[7] 李毅钧,等.排球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的三维高速录像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3):72~77.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gle Instep Fly Spiking Techniqu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Women Volleyball Players
MA Jinjin, LI Yijun
Institute of Sports and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the three-dimensional high-speed video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and other methods to compare and analysis single instep fly spiking techniqu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women volleyball players between the Chinese excellent women volleyball players and university high level women volleyball playe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volley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Players; Single instep fly; Spiking techniqu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G842
A
1007―6891(2016)06―0076―05
20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