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峰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百年学堂 乐歌飞扬
——沈心工之《民智兮国牢》的音乐学分析
黄海峰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启明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艺术美育功能的现实意义远超其“远学西欧,近效日本”在形式上的新颖性。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先生为通州师范学校(全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作的校歌《民智兮国牢》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开拓性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将从音乐学分析的高度,对该校歌音乐本体的艺术风格语言及作品社会历史内涵的审美特征作出评价与判断。
学堂乐歌;通师校歌;音乐学分析
(一)时代的召唤
中国晚清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将近现代中国从封建、腐朽、被动的局面逐渐推向科学、民主、救国的浪潮。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等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政令彻底摒弃了千百年封建、刻板的科举制度。当时,倡导先进思想的文人政客们,不忍民族进一步受到无端的欺凌,积极借鉴西方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文化,创立了新型教育机构——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提倡以唱歌形式为主的音乐课作为近代学堂中德育与美育的重要方式,进而代表先进思想启蒙且易于广泛流传的艺术缩影形式——学堂乐歌应运而生。
(二)学堂乐歌顺势而发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通常为新式学堂中的音乐课的主体课程内容,以爱国、励志、节俭、勤奋等一系列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唱歌活动为主,亦或称为唱歌课、乐歌课。在学堂中集体学唱,为乐歌课所编创的歌曲即为学堂乐歌。集体歌唱的艺术活动形式为群众救国歌咏运动做好了文化准备,也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早期的学堂乐歌为选曲填词的方式,选用欧美、日本或中国民间的曲调填词而创作,后期采取依词谱曲的方式进行创作。出现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创作、教育、传播等方面的先驱,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三)对通师校歌音乐学分析的诉求
1905年3月,当时的实业救国企业家、教育家、杰出爱国主义者、清末状元张謇先生邀请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为其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谱写校歌——《民智兮国牢》。
“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就在他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音乐学分析’这个概念,于先生对音乐学分析的内涵进行了这样的概括:音乐学分析则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性分析;它既要考察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语言,审美特征,又要揭示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并做出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判断,而且应该使这二者融汇在一起,从而对音乐作品的整体形成一种高层次的认识。”[1]本文试图对这首里程碑式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堂乐歌作品进行音乐本体和人文内涵的简浅分析,旨在能唤起现实人文与教育层面中演唱实践者表达或聆听此作品时主体意识形态中些许的认同感、自豪感、时空感、使命感、审美感等。笔者系该校音乐系的一名声乐教师,怀揣着满腔的师范情怀与教育热忱,借此契机对自己学校的百年校歌进行适当的音乐学分析,企望能够让“主人翁”的我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而得到精神上的再次洗礼。
(一)歌词质朴,字句浩瀚深远
歌词如下:狼之山 青迢迢,江淮之水 朝宗遥。/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校有誉兮千龄始朝。
仔细研读此校歌的歌词,肃然起敬于字句间张謇先生朴实、豪迈、深远、坚定地爱国救国的赤诚。
“狼之山 青迢迢,江淮之水 朝宗遥”。作为南通地理标志之一的狼山,由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山组成。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上,五山屹立江畔,隽秀绮丽,巧夺天工,像五颗绿宝石镶嵌在长江南岸,拥有“第一江山”的美誉。长江在这里奔腾涌动,汇入大海,淮河在南通这片热土上川流不息,灌溉一方……江河朝宗,海纳百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成长环境造就了张謇博识远见地的胸怀。
“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在特殊时势下开办全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雄韬大略,高情远志,用教育的方式开启民智,兴国救国。
“民智兮国牢”,只有国民足够智慧、科学、理性了,国家才能够稳定,才不至于被帝国外敌大肆侵略,主权丧失,民不聊生,愚昧落后。
“校有誉兮千龄始朝”。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努力把师范学校永远办好,实现美好的救国强国梦想。
(二)结构规整,词曲珠联璧合
纵观全曲,共16小节,虽有学者认为该校歌是两段体,但笔者从歌词语义学的角度与音乐句法的布局上分析,认为此曲为不规整的三段体结构,第一段1-4小节;第二段5-8小节;第三段9-16小节。从篇幅上看,第三段显然是第一段和第二段小节数的两倍。但从歌词的角度分析,第三段的歌词中的“民智兮国牢”的主题思想在音乐的结构中进行模进强调,重复了三遍,使得第三段得到了扩充。
虽然歌词中的“迢”、“遥”、“校”、“兆”、“牢”、“朝”等词语在语音上极为押韵顺畅,但每句的字数不一,这就给旋律创作带来难度,在歌词字数不规则的整体结构前提下,从音乐旋律与节奏方面寻找词曲结合的突破口,绝大部分歌词是一个字对一个音,使得作品朗朗上口,朴实而纯真,沉稳而坚定。但这正是作曲家词曲结合创作技法的高超之处。
(三)旋律流畅,音符相得益彰
从音高的角度分析,此作品有很多旋法上相得益彰的和谐与统一。第一句:
此句为五度音程跨度,旋律呈级进下行趋势,句尾在持续下行前级进上行迂回,描写了南通狼山的整体面貌,也表达特定时局下词曲作者平静但又奋进的爱国内心。第二句:
此句在第一句结尾音高上上行级进四度后跳进五度下行,在跳进下行的句尾前又级进下行迂回,音程扩展到六度关系的跨度,旋律呈级进上行后跳进的走向。表达出作者奋进的火热爱国之心也应冷静面对当下现实时局。一二两句前半句形成上下与下行的反向进行,后半句的两个旋律片段:
形成上波音与下波音般倒影式的对仗统一关系。第三句:
此句为五度音程跨度,呈基本级进下行趋势,首音“6”与上句尾音“1”形成的六度大眺“呐喊”出全曲的最高音,应验了词作者张謇先生,身为一代企业家的“父教育,母实业”教育为先的精神理念,此句的高音走向突出了词曲作者救国梦支配下的教育梦终于实现时的豪迈气概。 第四句:
此句亦为五度音程跨度,所有音均级进进行,旋律走向呈波浪形分布,后半句的:
与第二句的后半句完全一样,形成强调式的统一。第五句:
此部分的三小节原本只有第两小节,只唱两遍“民智兮国牢”,沈心工创作好此曲后,张謇特地从上海购买一架风琴,邀请另外一名学堂乐歌代表人物,在常州教习音乐的夏颂莱先生到南通来教唱此曲。在听到夏先生试唱此校歌时,张謇提出:“民智兮国牢”一句,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创校理念与志向。建议演唱三遍,重点强调。夏先生随即在原来节奏不变的基础上再次级进上行,使此句表现力度骤然增强。笔者也借用此句歌词代为歌曲名,感觉较为贴切。间奏:
此小节是间奏部分,旨在推进音乐高潮“6”的再次出现,在前三小节同音反复的惯性进行基础上,同节奏同音反复强调三拍前提下,十六分音符迅速级进上行,为下一小节的高音做好充分的情绪积蓄与铺垫。第六句:
最后一句,歌词8个字,用了四小节,从最高音上级进下行,再次重复级进的后三个音。歌词的音值作了扩充处理,巧妙地形成渐慢收尾,很自然、果断地结束全曲。
(四)风格独特,节奏独树一帜
此曲为4/4拍,应为宽广,抒情的风格,但大部分小节中第一二两拍为附点节奏形式,第三四两拍为一拍一音得节奏形式,一二拍为一个整体,与三四拍顺畅组合,反复吟唱,有较为明显的三拍子律动式节拍感受,在4/4拍的节拍感上巧妙地创作出3/4得节拍感;上文提及此曲音调基本为级进的创作手法,节奏而节奏却有附点、切分、模进、推进等多种变化方式,尤其在“民智兮国牢”处三句号角式节奏模进以及间奏处十六分音符的推进,使整个作品富有活力,艺术表现力大为增强。
校歌《民智兮国牢》字句凝练,声声入心地体现了词曲作者迫切而宏大的兴国救国之心。二位时代的弄潮儿以深厚的学养将历史与思想用乐歌的方式呈现,凭借校歌火速传播的特点,将爱国思想迅速蔓延。走了一条乐歌教育形而上的新式路线。这种形而上的历史与社会根源,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深重思想的阅历与碰撞、艰辛人生的体验与历练、美好夙愿的追求与向往。
(一)深重思想的阅历与碰撞
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大凡起源于思想潮流的波澜,青少年时代的张謇与沈心工深受中国儒学文化——诚信、友善、勤俭、爱国等一系列民族传统精神的熏陶与滋养。1894年7月,中国和日本爆发了一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沈心工对腐朽的清王朝也是彻底绝望。张謇在自己的日记中也愤然写道:“亡国之马关条约,朝廷能忍,吾四万万同胞却不能忍,吾欲大声疾呼:坚决反对!”,振振之词,足以显示张謇的爱国之心。不难看出,甲午惨败,使得像张謇和沈心工一样的仁人志士思想深处的爱国热忱澎湃涌动,自发积极投身爱国救国运动中去。
同时,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与成效,使得西方的民主与宪政、三权分立的思想,以及传统东方的“知行合一”的实用主义哲学对此校歌的词曲作者产生了深远的时代导向性影响。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请开学校折》请求开办新式学堂,开设乐歌课。随后的《钦定学堂章程》与《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等一系列有关学校与学制的改革思想对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的明治维新资产阶级倾向萌发了张謇实业救国的理想,促使他放弃了呕心沥血取得状元功名,弃官返乡,兴办实业与教育。《剑桥中国史》主编费正清评价张謇:张謇在甲午战败后,突然开始兴办企业,主要是出于政治和思想动机,中国的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愿的理想主义的特征……揭示了中国早期的像张謇士商的资本主义想利用自己的实业来救中国。在戊戌百日维新的社会思潮中,沈心工在上海,也到英国人创办的格致书院,主动学习西方的文明与科学。受此影响,他开始萌发研究西学的思想。
(二)艰辛人生的体验与历练
张謇与沈心工出生清贫,都曾在科举的道路上艰难行走,艰辛生活与人生阅历的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力。
张謇在历经数十年辛酸的科举之路,41岁功成名就,问鼎状元的几个月后,因清政府的腐败不堪,“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毅然决然选择了弃官回乡,用实业与教育救国。“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揭示了张謇基础实业为教育服务的理念。
1902年4月,沈心工与学习师范的黄兴,学医的周树人等人坐上了同一艘轮船去日本留学。流亡日本的时代精神领袖——梁启超:“今日不从事教育者则以,苟从事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曲,实为社会之羞也”,此番话迸发了沈心工内心用音乐与教育救国的理想,然而因学费与生活费昂贵,仅在日本待了10个月就被迫回到国内。
(三)美好夙愿的追求与向往
“实业可振兴经济,教育可启发民智,而戏剧不仅繁荣实业,抑且补助教育之不足。”是张謇在南通创办全国第一所戏剧学校——伶工学社的感言。足以看出张謇对艺术教育功能的重视程度。1904年(光绪三十年)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撰写校歌,并请其挚友——南通地方画家单林(竹孙)模仿昆曲曲调谱曲。然而传统的昆曲曲调与张謇当时办新式学堂的革新理念不能合拍。当时的沈心工致力于学堂乐歌的创作,大多数作品都是植根于时代现状所做的呐喊,成为开启民智,传播文明最重要的手段,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传唱沈心工的作品,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故张謇特别邀请上海的沈心工先生用西式曲调重新谱曲,利用新的艺术形式鼓舞通州师范的学子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师范为教育之母……欲普及教育而不求师,则无导。”;“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句句表达了张謇先生对师范教育美好未来的憧憬。
学堂乐歌亦或是一种歌唱文化,以开创性的“新音乐”形式在20世纪初的中国开凿了近现代音乐创作之先河;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校歌《民智兮国牢》音乐本体与人文内涵双轨并行的音乐学分析,将百年爱国、强国、爱校的优良传统植根于我们的意识形态中,转化为我们珍惜当下美好,继承发扬百年师范传统,奋发进取,争做时代先锋的思想动力与源泉。
[1]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J].黄钟,2011,(10).
[2]余峰.近代中国音乐思想史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6).
[3]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
[4]梁茂春.音乐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
[5]朱嘉耀.南通师范学校史(第一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6]胡郁青.中外声乐发展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7]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J].音乐研究,1993,(3).
[8]姚亚平.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J].黄钟,2007,(4).
[9]张柔武.重温通师校歌[J].张謇研究年刊,2013,(12).
[10]詹皖.中国近代校歌又一先驱——张謇[J].人民音乐,2013,(7).
[11]詹皖.民智兮国牢——对张謇为我国早期校歌文化所做的贡献的研究[J].中国音乐,2011,(4).
[12]刘国基.校歌今昔——写在通师110周年校庆[J].南通高师教育,2012,(2).
[1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0).
黄海峰,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