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效应研究

2017-01-09 07:50刘文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男女生机能检出率

刘文娟

藏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效应研究

刘文娟

目的:探讨和分析藏族儿童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对象: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藏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方法:主要研究指标为身体形态指标:身高和超重肥胖,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50米跑、立定跳远、肌力、坐位体前屈和耐力跑。结论:1)1985-2010年藏族儿童青少年身高持续增高,突增期提前,整体发育水平已呈现“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2)1985-2010年藏族儿童青少年身体机能和部分身体素质水平快速下降,而肥胖的检出率则急剧增加,其中儿童期肥胖检出率上升迅猛,已出现严重的低龄化的态势。

生长长期趋势;负面效应;儿童青少年;藏族

前言

生长长期趋势是自19世纪以来人类生长发育进程中最突出的生物学现象之一。近100多年以来,众多研究通过对人体测量和生长发育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人类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青春期发育逐渐提前[1]。然而生长长期趋势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有着鲜明的“双刃剑”效应:既有积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2]。《教育部关于2010届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公告》发布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身体发展总体水平良好。但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迅速增长[3]。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关键期,身心发育整体上处于较脆弱状态。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社会生态学变化等相互交织,正在加剧长期趋势的消极影响,对整体上处于脆弱地位的青少年,带来比其他人群更多的负面影响[4]。

本研究以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中国藏族儿童青少年体质测试数据(1985年仅身高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25年中身高、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超重肥胖各项指标变化趋势,来探讨和分析藏族儿童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为预防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的发生提供科学参考,以避免给藏族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生活质量造成危害。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中国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从中抽取藏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1985年只有身高数据)进行分析。

2.2 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指标为:形态指标:身高,以及通过BMI(BMI=体重/身高)所得超重和肥胖两项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5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和耐力跑。其中超重和肥胖标准以WHO(2007)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标准进行判别[5]。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藏族男女生已呈现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藏族学生25年来男女身高增长表现出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特征。前10年(1985-1995)7-18岁男女生身高增长幅度整体上都超过1cm,男女分别达到2.3cm和1.9cm,后10年(2000-2010)身高增长趋势更加明显,男女生分别为4.2cm和3.4cm,较前10年提高1.9cm和1.5cm。男生身高发育突增期出现在13岁,女生出现在10岁。

注:Ir,表示2010年身高均值和1985年身高均值之差。

表2 1985-2010年藏族女生身高均值及变化趋势(cm)

注:Ir,表示2010年身高均值和1985年身高均值之差。

3.2 身体素质(机能)和身高增长未能同步增长

由表3可知,1995-2010年藏族男女生身肺活量分别下降264ml和296ml,1995年和2010年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身体素质方面,男生群体50米跑、握力、耐力跑和坐位体前屈分别下降0.4s、0.2kg、0.09min和0.7cm;女生群体分别下降0.2s、0.9kg、0.16min和0.5cm。男生立定跳远由173cm上升至174.2cm,增长1.2cm,女生则由142.9cm下降至147cm,增长4.1cm。整体上可以看出,藏族7-18岁男女生身体素质、机能没有与身高的增长保持同一方向,而呈逐年下降趋势。

表3 1995-2010年藏族男女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均值及变化趋势

注:差值,表示2010年均值和1995年均值之差;P,表示2010年和1995年比较,T检验。

表4 1995-2010年藏族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变化趋势

注:肥胖检出率包括超重检出率;P表示2010年和1995年比较,T检验。

3.3 肥胖检出率迅速上升且低龄化趋势加剧

由表4可以看出,1995-2010年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呈迅猛上升之势。从年份变化来看,1995年男生正常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9%和1%,女生为99.1%和0.9%,2010年男女生正常体重检出率下降到86.6%和87.2%,而肥胖率则快速上升为13.4%和12.8%,分别上升12.4%和11.9%,差异呈高度显著(P<0.001)。从生理发育期序列来看,男女生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大呈逐渐下降趋势,青春后期(17-18岁)超重检出率比儿童期(7-8岁)和青春期(9-16岁)要低。儿童时期肥胖流行状况在加剧,肥胖呈低龄化趋势。

4 讨论

4.1 身高的增长与身体素质和机能呈反方向发展

根据研究结果所示,藏族7-18岁男女身高逐年增高呈现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这反映生长长期趋势的积极一面,即藏族儿童青少年的身材越来越高大,体格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肺活量却整体在下降。此外,身体素质方面,50米跑、握力、耐力跑和坐位体前屈均值也逐年呈下降趋势,只有反映下肢力量素质的立定跳远有所增长。整体上,藏族7-18岁男女生身高不断增高的同时,速度素质、心肺耐力、柔韧素质和上肢力量每况愈下,与身高呈反方向发展趋势。这表明身高加速生长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发展趋势形成反差。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些研究认为,由于身高和体重与身体机能呈正相关,所以儿童青少年身材高大化导致机体运动时需要对抗的阻力增大,从而造成身体素质和机能的下降[6-7]。另有研究指出体力活动的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和身体脂肪含量的日益增多会造成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而体脂含量的快速增加是主要原因[8]。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与社会高速发展形成的强烈反差,是由于身体素质水平不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无限增长。通常是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初期,身体素质有一个快速增长阶段,而当达到一定水平后处于平缓阶段,如果营养过剩还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4.2 肥胖检出率的快速上升和肥胖的低龄化趋势加剧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1995-2010年藏族儿童期(7-8岁)男女生肥胖率快速上升,其增长状态表现为增速快、涨幅大。肥胖的增长与青春期和青春后期相比呈高速、迅猛上升之势。这与一些研究发现1995年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群体开始出现超重检出率的大幅增长,结果一致[9]。

生长长期趋势有益的一面表现为,身高持续增高,体重不断逐渐增大,身体充实度越来越高。身材的加速生长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本是好事,但增长过快则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超重和肥胖的低龄化趋势,即生长长期趋势所带来的主要不良影响之一。生长长期趋势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营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等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以身高、体重突增期和青春发育提前为主要特征的生物学现象[10]。 儿童肥胖率的迅猛增长,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与行为、环境等宏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11]。藏族地区受制于特殊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居民一般饮食较单调,营养素特别是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摄人不足,大多数儿童处于消瘦的状态[12]。自1984年西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藏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条件和营养摄取日益丰富使得藏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以不良饮食习惯、静态行为过多和体育锻炼活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肥胖易感环境”。而高能量低营养食物摄取过多、静态行为增加、体育锻炼活动减少、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降低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会造成超重和肥胖的大面积流行[13-14]。儿童少年时期的肥胖对其未来身体发育的危害是极大的,一些研究发现儿童少年时期的肥胖不仅影响当前的身体健康,还会持续到成年时期,并且带来一系列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15]。结合前文研究可知不良体重的快速增长可能会直接导致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低下。儿童时期的肥胖还会持续到青少年乃至成年,并发现与许多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16]。

造成儿童期超重、肥胖患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有研究指出,儿童患超重和肥胖疾病概率与父母体重有高度相关性,父母患超重和肥胖的家庭,孩子也容易出现肥胖[17-18]。超重和肥胖儿童接受母乳比例要少于正常体重儿童[19-20]。另外,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密切相关。父母教育水平越高意味着越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不健康的体重状态和对与此相关慢性病风险和并发症的认识[21]。儿童时期由于自制和自理能力较弱,所以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在遗传、社会和家庭等因素所构成的“肥胖易感环境”作用下导致儿童肥胖率激增。

综上所述,在外界环境的促进作用下,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愈加明显,但在体格发育水平提前的同时,超重和肥胖的流行同步提前,致使肥胖低龄化趋势加剧。而超重和肥胖的发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藏族儿童青少年在享受生长长期趋势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其负面效应。

5 结论

1.1985-2010年藏族儿童青少年身高持续增高,突增期提前,整体发育水平已呈现“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

2.1985-2010年藏族儿童青少年身体机能和部分身体素质水平快速下降,而肥胖的检出率则急剧增加,其中儿童期肥胖检出率上升迅猛,已出现严重的低龄化的态势。

[1] Danubio ME,Sanna E. Secular changes in human biological variable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 updated review and synthesis[J].Anthropol Sci,2008,86:91-112.

[2] 季成叶. 注意生长长期变化的双面效应[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 ,36 (2): 75-76 .

[3] 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

[4] 季成叶.正视和积极应对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53-1158.

[5]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EB/OL]. http://www.who.int/growthref/en/,2016-05-10.

[6] Malina R,Beunen G.Fatness and physical fitness of girls 7-17 years[J].Obes Res,1995,3:221-231.

[7] Minck MR,Ruiter LM.physical 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The Amsterdam Growth Health Study[J].Am J Human Biol,2000,12:539-599.

[8] Katherine, F. M, Margaret, C. D, Brian, K. K,et al.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trend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adults, 1999-2010[J]. JAMA, 2012, 307:491-497.

[9] 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10] Schor EL.Caring for your adolescent ages 12 to 21, 2nd, New York : Bantam Books[D]. 1996. 233-271.

[11] Katzmarzyk, PT.; Barreira, TV.; Broyles, ST.et al.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hildhood obesity, lifestyle and the environment (ISCOLE): Design and methods[J]. BMC Public Health 2013,13(10):1471-1478.

[12] 丁玲辉.浅谈影响西藏青少儿生长发育的因素[J].西藏科技,2000,(1):16-20.

[13] Carlson JA, Crespo NC, Sallis JF, Dietary-related and 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predictors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 2-year prospective study.[J] Child Obes, 2012, 8:110-115.

[14] Prentice-Dunn, H.Prentice-Dunn, S.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childhood obesity: A review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 Psychol. [J]Health Med,2012, 17:255-273.

[15] De Onis M, Blossner M,Borghi E. Global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J].Clin Nutr,2010, 92:1257-1264.

[16] Skinner AC, Perrin EM, Moss LA, Skelton JA. Cardiometabolic Risks and Severity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N Engl J Med. 2015,14 :1307-1317.

[17] Linabery AM, Nahhas RW, Johnson W,et al. stronger influence of maternal than paternal obesity on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body mass index: the Fels longitudinal study[J]. Pediatr Obes2013,8:159-169.

[18] McLoone P, Morrison DS. Risk of child obesity from parental obesity: analysis of repeat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s[J]. Eur J Public Health2014,24:186-190.

[19] Monasta L, Batty GD, Cattaneo A, et al .Early-life determinant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 Obes Rev 2010,11:695-708.

[20] Hunsberger M, Lanfer A, Reeske A, et al.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and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the IDEFICS study[J].Public Health Nutr 2013,16:219-227.

[21] Lazzeri G, Pammolli A, Pilato V,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8/9-yr-old school children BMI, parents' BMI and educational level: a cross sectional survey[J]. Nutr J. 2011,19(10):76-83.

A Study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Long - term Trends of Tibet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Liu Wenjuan

Aim: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long-term trends of Tibetan children's growth. Participants: Physical fitness test data of Tibetan children aged 7 to 18 in 1985, 1995, 2000, 2005 and 2010. Methods: The main research indicators are body shape index: height a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hysical function indicators: vital capacity, physical indicators: 50 meters run, standing long jump, muscle strength, sitting body flexion and endurance run. Conclusion: 1) From 1985 to 2010, Tibet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ir body height and the spurt period is earlier than before,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show a “long-term trend of complete growth.” 2) The Tibet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ody func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level decrease, while the detection rate of obesity increase dramatically, in which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ildhood obesity increase rapidly, there has been a serious trend of younger age.

secular trend; negative effec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Tibetan

刘文娟 (1990-) ,女,山东金乡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y Depart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G804.2

A

1005-0256(2017)01-0110-4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1.049

猜你喜欢
男女生机能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学校费心防早恋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
用加法自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