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众创的门槛(上)

2017-01-07 01:16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业品雷区众创

汽车界的专家就像是雷区的向导,无论你是遵从,还是自己探索,最终都会发现可行的路线如此曲折狭窄

跟随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潮流,前不久我也参加了一场以未来交通工具为主题的设计众创活动。虽然创意环节的时间比较短,但考虑到数十名参与者是设计公司从业者、媒体记者和设计专业在校学生,都属于与设计紧密相关的高知人群,所以我对结果的预估还挺乐观。

但最终提报上来的创意让人很失望一一基本上不是无人机、智能导航这类滥大街的老想法,就是完全对工业和设计毫无概念的“少女幻想”,或者干脆就是神话故事,既无广度又无深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学术组织和某些汽车品牌主办的设计比赛,面对职业设计师、设计类高校、社会大众爱好者的都有。作为其中一些比赛的评委,多年来我从中受到的启发颇多,无论是洋溢年轻激情的未来设计师,还是以知识面广阔取胜的业余爱好者,都能让人感受到关于未来的新奇多彩、关于创造和创新的乐趣。

究其原因,还是人群的差异。

后一类比赛聚焦的是专业于汽车和交通工具的人群,前面说的众创活动参与者虽然也都与设计行业相关,但只是一般工业设计行业,并非汽车设计。这一活动其实颇能说明些什么——虽然众创大潮积聚了更多优秀设计资源,但汽车设计的门槛并未因此而相对降低。

我不是有意强调或夸大汽车设计的难度,不过作为唯一一个以产品名称命名,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划分中单列的民用工业品设计分支,如果不客观对待其特殊性,显然也是一种错误。

与一般工业品相比,汽车最首要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利益相关人非常多。比如一台电脑,只要考虑使用者单人的需求就可以,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基本只与单个人发生关联;一台冰箱,就要考虑一家人的需求,老人和孩子的差异也都要照顾到,但仍不过是几个人而已。

汽车则完全不同,虽然购买时做选择和决定的只是几个人,但在使用过程中会与许多人群、部门发生关联。

这么多人群都会对你的“私人汽车”提出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几乎全是以强制法规的形式实施的一一必须遵从,没得商量。

虽然搞清楚这些法规不算难事,但验证设计作品是否符合法规的过程却很漫长,不仅需要在设计推进过程中反复校验,最终还要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通过才算有效。

而经历这些法规约束之后,汽车设计的自由度的确大幅度降低了,不仅颠覆性革命性的设计出现的很少,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个性化特质也很弱,和其他工业品设计没法比。很多人学完工业设计之后不愿选择汽车设计行业,也是因为此——“创”得不过瘾。

繁杂的汽车设计法规体系背后其实是现代社会交通体系的需求。无论是新车还是老车,你都可以开着上路,加油、保养、行驶、停车都不是问题;无论是什么车,你都能根据习惯自如地驾驶,而且是桥洞就能穿、是地库就能拐;无论你是魁梧壮汉还是娇小女子,都能自由选购任何尺寸的车型,不需要像买衣服时那样挑选SML号码……

这些普通的让人难以注意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或者碰巧而成,而都是体系化的法规和制度约束使然。在这些约束下争取艺术创造的一点自由,正如戴着镣铐起舞一一在外人看来也许不够美,但惟有亲身体验才能明白。

有种说法称,“专家”就是告诉你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人,在汽车领域尤为如此。汽车产品相关的数百条强制性法规就像一个个不可逾越的地雷,阻止了许多众创者的梦想变成现实。而汽车界的专家就像是雷区的向导,无论你是遵从、还是自己探索,最终都会发现可行的路线如此曲折狭窄,几乎没什么自在从容可言。

当然,如果能够在雷区之外再开辟一块新区域,那自然会宽敞许多,但拓荒开路,只有激情怎么能够,也同样需要不少的耐心和力气(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工业品雷区众创
新零售浪潮对工业品营销体系建设的启示
如何做工业品营销,让企业不缺客户
如何做工业品营销,让企业不缺客户
谨防“勾股”中的“雷区”
你要避开的 “雷区”
因式分解八大“雷区”
兰州出台《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关于PPI对威海市经济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朝阳“五个工程”促进众创空间发展